高中语文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阅读练习3一、阅读下面的演讲词,完成1—7题。
科学与青年爱因斯坦①看到你们这一支以应用科学作为自己专业的青年人的队伍,我感到十分高兴。
②我可以唱一首赞美诗,来颂扬应用科学已经取得的进步;并且无疑地,在你们自己一生中,你们将把它更加推向前进。
我所以能讲这样一些话,那是因为我们是生活在应用科学的时代和应用科学的家乡。
但是我不想这样来谈。
我倒想起一个娶了不称心的妻子的小伙子。
当人家问他是否感到幸福时,他回答说:“如果要我说真心话,那我不得不扯谎了。
”③我的情况也正是这样。
试设想,一个不很开化的印第安人,他是否不如通常的文明人那样丰富和幸福?我想并不如此。
一切文明国家的儿童都那么喜欢扮“印第安人”玩,这是值得深思的。
④这样了不起的应用科学,它既节约了劳动,又使生活更加舒适,为什么带给我们的幸福却那么少呢?坦率的回答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怎样正当地去使用它。
⑤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应用科学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
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人们绝大部分是一天到晚厌倦地工作着,他们在劳动中毫无兴趣,而且经常提心吊胆,惟恐失去他们那一点点可怜的收入。
⑥你们会以为在你们面前的这个老头子是在唱不吉利的反调。
可是我这样做,目的无非是向你提一点忠告。
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
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和成果会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⑦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1.本文是一篇讲演稿,通读全文,重点结合第一段,这篇讲演稿的听众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9字以内)。
2.第2段中“但是我不想这样来谈”主要指:(在第二段抄选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第3段中“一切文明国家的儿童都那么喜欢扮‘印第安人’玩”,这是因为,至少文明国家的儿童认为印第安人的生活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在第3段中选原文填空)。
4.第4段在全文结构中起_________________作用,而重点在_________________。
5.第6段主要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8字以内)。
6.第6段与第7段中的某两个词语是前照后应的关系(即照应),这两个词语分别是:第6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第7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第6段的内容,作者论述的主要观点用一句话来概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15字以内);若从两个方面解释这个观点就是不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宇宙有没有方向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博德·诺特兰和堪萨斯大学的约翰·罗斯顿两位科学家声称,宇宙有上下左右之分。
目前,有关宇宙的理论是以宇宙空间所有方向上都是一样的、宇宙没有上下左右之分的观念为基础的。
这个认识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现在这两位科学家认为,这一观点可能并不正确。
他们通过分析、研究全世界天文学家对160个遥远星系的观察结果,发现这些星系的无线电波在太空运行中是变动方向的,其转动的速度似乎依无线电波发出的方向而定。
在六分仪星座和阿基拉星座之间的结构线上,无线电波似乎转动最快。
地球是在这两个星座之间设想的一条连线上。
不过,他们两人尚不知道这条线意味着什么。
他们的发现说明,有一种神秘的北斗星在操纵着宇宙。
英国天文学会发言人斯蒂夫·马兰认为,这两位物理学家进行的研究使这一课题增加了趣味性,但他又说,多数天文学家对他们的发现提出了疑问,原因之一是,过去对遥远星系无线电波的测试都是出于不同的目的。
天文学家们倾向于对这些星系重新观察,以便证实或否定宇宙的方向性。
8.第二段的“认识”指的是()A.有关宇宙的理论。
B.宇宙空间所有方向上都是一样的,宇宙没有上下左右之分。
C.有关宇宙的理论是以宇宙空间所有方向上都是一样的、宇宙没有上下左右之分的观念为基础的。
D.宇宙有上下左右之分。
9.第三段的“这一课题”指()A.有没有神秘的北斗星在操纵着宇宙。
B.地球是否在六分仪星座和阿基拉星座之间的连线上。
C.地球在两个星座之间的连线上意味着什么。
D.宇宙有没有方向。
10.对“有一种神秘的北斗星在操纵着宇宙”一句,正确的理解是()A.宇宙间存在着尚未被人了解的北斗星,它主宰宇宙的一切。
B.现在我们常见的北斗七星,有可能在宇宙中发挥着某种神秘的操纵力。
C.“北斗星”是借代的说法,这句话是说宇宙有方向性。
D.“北斗星”是借代的说法,这句话是说整个宇宙被某种神秘星球支配着,但这种星球是什么,目前尚不得知。
1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组是()①有关宇宙的基础理论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组成部分。
②全世界天文学家观察了160个遥远星系,没有发现太空中的无线电波是变动方向的。
③有一条线是六分仪星座和阿基拉星座间的结构线,目前尚不了解这条线是起什么作用的,要继续对它观察。
④过去,天文学家们出于不同的目的,对遥远星系发射了很多无线电波进行测试。
⑤目前,多数天文学家认为美国两位科学家“宇宙有上下左右之分”的说法根据不足,但也未加否定。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5题。
一提起第六感觉,往往会想到它有某种神秘。
可是不久前发现,第六感觉可能就藏在鼻腔里。
人类和大多数动物一样可能会通过皮肤发出大量无臭无味的化学物质:信息素,也叫外激素。
顾名思义,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向其他人传递信息。
不知不觉中,人类的很多基本行为都受到这种化学物质的影响。
这包括求偶行为和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
美国解剖学家戴维·玻利拿医生从人的皮肤细胞中分离出了信息素。
玻利拿博士和其他著名的嗅觉专家不局限于成见,发表了一些研究报告,初步揭示了人体的信息素系统。
他们说,这个系统很久以来被忽视,是由于依照传统的说法,人们感受信息素的器官只存在于胚胎时期,在婴儿降生前就消失了。
费城墨内尔化学感觉中心主任加利·比彻姆博士说,仅仅在5年前,大多数专家还不相信人体会散发信息素。
然而如今这个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了。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试图深入了解人体感受信息素,以及向大脑传递相应信号的系统。
美国宾州大学嗅觉和味觉研究中心的戴维·默兰博士说,动物的鼻腔有两个感受通道,并且在大脑有着各自的终端和神经。
这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一个是感受气味的嗅觉系统,另一个是信息素神经系统,负责感受信息素并且做出反应。
默兰博士认为,信息素在人的生长发育各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胎儿感受外部世界,婴儿识别自己的母亲,儿童进入青春期,成年人寻找配偶,所有这些过程都是在信息素的引导下完成的。
另外,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罗基山味觉和嗅觉研究中心的布鲁斯·费贝科博士和宾州大学的默兰博士正在深入研究人类鼻中的信息素神经感受系统。
他们发现所有接受调查的人的鼻中隔两侧都有两个小小的凹窝,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凹窝后面的一条小管和一组细胞连在一起。
这些细胞具有神经细胞的特征。
默兰博士说,研究人员倾向于认为,这些细胞就是信息素感受器。
为了证实这一点,美国犹他大学的生理学专家路易斯·蒙地博士与玻利拿博士合作,把电极放在受试者的鼻腔,然后把含有信息素和其他气味的气体喷在鼻腔的凹窝以及普通细胞嗅觉感受器上。
蒙地博士发现,只有鼻腔凹窝对信息素有反应。
不过,大多数专家认为,在许多其他研究人员获得相同实验结果之前,信息素感受器是否存在还有待证实。
12.“不局限于成见”的“成见”是指()A.很久以来人们忽视信息素系统的存在。
B.很久以来人们忽视对信息素系统的研究。
C.大多数专家还不相信人体会散发信息素。
D.人们感受信息素的器官只存在于胚胎时期,尔后就消失了。
13.“人体的信息素系统”是指()A.人体感受信息素以及向大脑传递信号的系统。
B.信息素在人的生长发育各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的神经系统。
C.由信息素神经感受系统和向大脑传递相应信号的系统组成的系统。
D.人的鼻腔中有着各自终端和神经的两个感受通道组成的系统。
14.下列叙述与默兰博士的看法相一致的一项是()A.人的鼻腔中可能存在着信息素神经感受系统。
B.人类在不同阶段的主要行为都是在信息素的引导下完成的C.人的鼻腔凹窝后面的一组细胞就是信息素感受器。
D.接受调查的人的鼻中隔两侧都有两个小小的凹窝。
15.下面的语句分成4组,全都可以说明“第六感觉可能就藏在鼻腔里”的一组是()①人体会散发信息素②动物的鼻腔中有着两个感受通道③接受调查者鼻中隔两侧的凹窝后面有一条小管④鼻中隔两侧凹窝后面有一组与小管相连的细胞⑤鼻腔凹窝对信息素有反应⑥鼻腔中有感受气味的嗅觉系统A.①②④B.③⑤C.①③⑥D.④⑤16.阅读下面的文章,模仿它写一篇有关《宇宙的未来》的读后感。
心情文字之读霍金赵翔读不懂。
读不大懂。
读懂了。
读不懂。
……好像每一个读霍金的人都是这样。
读了很多遍,似乎都明白了。
其实很快发现又什么都没有明白。
与其说这是霍金的神奇,不如说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神奇。
世上造诣高深的学者太多了,可是像霍金一样执著而且可以写出如此神奇文字的却不多。
很早之前就捧读过霍金,似懂非懂之中沉醉于造物主创造的一切——精妙而且和谐,后来又读了不知多少遍,终于也明白了许多。
直到这时才发现,其实最初的那种懵懂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明白了,自然好像就在大脑里进化(或曰退化)成了一些理性的记忆。
可从前的那种对世界的类似崇拜的感觉却再也找不到了。
我们可以为一个又一个的现象找出合适(或曰自己认为合适)的理由,我们可以把未知(或曰自己未知)的东西斥之为虚无,把不合规律(或曰不合常规)的东西斥之为变态。
可是却早已把本来的那些内心里对外界的好奇,骨子里对奇妙事物的追求都抛开了,结果就像从感性的花园来到了理性的城市,生活也许更好了,但是却失去了太多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