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
(四)经线
特点:
①形状:半圆。
北极
②指示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③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约A 为2万千米
④相互关系:相交于南北极点。
⑤数量:无数条。
B
南极
.
4
(五)经度(划分和重要的经线)
180°120°60° 0° 60°120°180°
西经W
线本 初 子 午
东经E 东
(度数向东减小) (度数向东增大)
之间有何联系?
等高线相交吗?
等深线:水域深度相等的点的连线。
3、五种小地形 缓坡
陡坡
山谷
山脊
鞍部
山峰 陡崖
地形部位辨别:
3000m2500m 2000m 1500m 1000m
山峰
1.等高线闭合 2.数值内高外低 3.一般用 表示
地形部位辨别:
232 234 236 238
盆地
1.等高线闭合 2.数值内低外高 3.山区聚落多分布 于山地盆地
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图幅不变)
地 图
方向
一般 有指向标
有经纬网
图例和注记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地距离
等高线图上坡度大小的比较
坡度与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①②
③
①②同, ③大,坡陡
①③同,②大,坡陡
两相同,另一大则陡
②③同,①大,坡陡
③同,①②不同,坡度﹦—等—高——距 比例尺分母
地形部位辨别:
山脊 山脊
山脊
1.等高线向低值凸 2.山脊线数值高于两侧 3.山脊线又称分水线
山谷
1.等高线向高值凸
2.山谷线数值低于两侧
山谷
3.山谷线又称集水线
地形部位辨别:
鞍部
鞍部
360
364 365
鞍部 364.2
362 358
360.3
360.4
360
鞍部
鞍部
1.位于两山峰之间 2. 地势比较平缓 2.呈马鞍形状
PS:三条特殊的等高线——0m、200m 、 500m
说出A、B、C、D、E的地形名称。
C
D
E
A B
说出A、B、C、D、E的地形名称。
高原
C
山地
D
盆地
E
丘陵
B
A 平原
说出A、B、C、D、E的地形名称。
高原
CC
山地
盆地
DD
E
E
丘陵
BB
A A 平原
图示区域地形单元是( )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我国哪一地理区内,最可能
有此地形分布(D)
A.云贵高原 B.两湖盆地 C.黄淮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梯田
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 为什么?
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 为什么? 甲 坡度较缓,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思考方向
答题思路
绝 经纬度位置 纬度(点)、纬度范围(面)。位于南(北)
对
半球,跨南北半球,纬度带、热量带
位 置
经度(点)、经度范围(面)、东(西)半 球、跨东西半球
相 海陆位置 XX大陆的XX方位,XX方位临XX海,岛国
对
(内陆国)
位 相邻地区 与XX国家接壤、与XX行政区相邻、位于XX
置
地区的XX方位
3、微地形
中高周低为峰 凸低为脊(高) 凸高为谷(低) 重叠为崖 峰间为鞍 密陡疏缓 中低周高为盆
凸高为谷
山谷
凸低为脊
山脊
鞍部
两个山峰之间的部位
中高周低
山峰
陡崖
等高线重叠
高速公路切穿鞍部
两 头 高 , 两 侧 低 , 形 同 马 鞍
1、识别地形名称A、CD、EF、H、G
2、读等高距d
D.丘陵
图示区域地形单元是( D )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丘陵
图示区域地形单元是( )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丘陵
图示区域地形单元是( D )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丘陵
5、特殊地形——沙丘、梯田、冲积扇、地上河、火山等
沙丘
梯田
冲积扇
地上河
新月形沙丘: 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较陡。
陡坡
陡崖
鞍部 山谷 缓坡
山脊
4、大地形 ——依据:等高线的数值、疏密、形状和走向
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平原; 200—500米,等高线稀疏,较和缓—— 丘陵;
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 —— 山地;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 而顶部明显稀疏—— 高原;
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中高周低—— 盆地。
弯曲状况
山脊——凸向低处;山谷——凸向高处
局部闭合
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盆地、洼地: 四周高中间低。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的 特点:“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二、等高线图中相关计算
4万千米=8万里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一)纬线
特点: ①形状:圆形 ②指示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③长度:赤道最长(40000千米),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④相互关系:相互平行。 ⑤数量:无数条。
.
2
(二)纬度(划分和重要的纬线)
N
北
北
N
半 球
N
南
半
S
南
球
南S
S
.
3
20°W
西东 半S 半 球球
160°E
.
5
经纬网意义(应用)
• 定位置(赤道投影图、极地投影图、柱状投影图)
• 定方向
• 定距离
• 最短距离、航向----大圆的劣弧 定“距离” • 定范围
南北——纬度变化
东西——经度差
<180° >180°
公式
比例尺
大小比较(分母大,比例尺小) 缩放与图幅关系(范围不变)
经济位置 所处经济区、临近(远离)XX经济区
交通位置 所处重要的交通要道(枢纽),控制XX海峡
专题: 等高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相对高度
甲
乙ΔH=500米
H=1000米
H=1500米
海平面
2、 等高线: 海拔相等的点的连线。
等同高一线条的等特高点线上海拔有何 特同点线?等高
同同一图幅等图距上等高距有何特 点闭?合曲线 等密高陡线疏都缓是闭合的曲线吗? 等不高交线不的叠疏(密除与陡坡崖度)陡缓
沙丘
下图是某地区的等高线图,请回 答1-2题: 1.该地区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我国哪一地理区内,最可能 有此地形分布( ) A.云贵高原 B.两湖盆地 C.黄淮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下图是某地区的等高线图,请回 答1-2题:
1.该地区的盛行风是(B)
地上河
冲积扇
等高线呈圆弧形,上密下疏。 多有放射状河流或季节河流。
火山
等高线封闭,呈较有规律的 环状,上密下疏。突出特点 为中心海拔突然降低。
6、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
判读项目
判断依据: 等高线特征
判读内容
数值范围与极值 区域地势起伏大小,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延伸方向
地形走向
疏密程度
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坡面的凸凹:高 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