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__最全版
盆地: 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 高、但相对崎岖的地形区
山地的基本要素:
山顶、 山谷(集水区)、 山脊(分水岭)、 鞍部、 陡崖
山脊
山谷
陡崖
分层设色地形图 晕渲图 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晕渲图 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
试一试: 下列有河流发育及流向正确的( A )
山
300
200
100
A
脊 100 200 300 B
山
300 200 100
C
谷 100 200 300 D
2、分别沿着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路上山 顶,下面每两条线路比较,正确的是(C)
A.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③容易· B.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④容易 C.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②难 D.沿线路③和线路④上山难度一样
(1)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D别是 A.1:1000和1:50000 B. 1:2000和1:50000 C. 1:5000和1:20000 D. 1:20000和1:5000 C (2)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 分别是 A.350米和200米 B.300米和250米 C.300米和350米 D.200米和300米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5种基本地形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800米 > 500米 200米- 500米
0米-200米
地表 起伏不 坡度较 起伏 大,边 陡,沟 程度 缘陡峭 谷较深
等高 中间疏 线特 四周密 密集
征
坡度和缓 稀疏
四周 高中 间低
中间 疏四 周密
平坦 广阔
稀疏 平直
6、海底地形判读
等深线
200m
100m 0m 100m
等高线
200m
300m
最高处[300, 400)
最低处(-400,-300]
225
220
C
215
B
? 210 A
M
N
MA B C
N
225
210 215 220
A
M
B
55
50
45 40
B
60 55 50 45 40
M
N c
c N
如果要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该地形, 结果会怎么样?
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3)方位判断:公路走向、山脉走向、 河流流向、聚落方向等。(注意指向标)
(4)气温推测:6℃/1000m (根据相对 高度)
(5)距离判断:公路长度、河流长度等。 (注意比例尺)
N
思考?
乙
(1)河流流向
西北 东南
(2)桥梁走向
东北——西南
(3)桥梁长度
1100
等高线和地形图
五种基本地形:
高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
五种地形的识别
高 原: 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 1000米以上的地形区
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地形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呈 条带状分布的地形区
丘陵: 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岖不平的地形区
100 150
200
100
150
150
100
100
100
2、等高线的绘制
山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100m 200m 300m 400m
500m
三、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高度的判读和计算
A、坡度的识别
山 坡陡的 地方
2、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A点的高度?
(一) 陡崖的相对高度:
A
1.陡崖顶的海拔:
0 5千米
300
250
250
200
150
100
100
50
250 ≤ H(最高) <300
2.陡崖底的海拔:
(二)陡崖A点的海拔
1
2
0 5千米
300 250 200 150 100
50
(一) 陡崖的相对高度:
150≤H <250
2.如图,ABCD四副等高线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 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 B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高度的判读和计算
B、地形的识别
例1:思考下图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
山峰
盆地
鞍部
闭合曲线,内 高外低,示坡 线在等高线外 侧。
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阔深的避风 港湾。 建疗养院: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 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2、选线
公路、铁路: 一般尽量选在缓坡, 距离较短、弯路较 少的线路。避开山 脊、陡崖、滑坡, 尽量少过河建桥, 通往山顶的公路, 往往需建盘山路等。
2、选线
引水路线: 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
a、数学法
山脊线即分水线
山脊
向低值处弯曲为山脊 向高值处弯曲为山谷
山谷
山谷线 即集水 线,往 往形成 河流.河 流的流 向与等 高线弯 曲方向 相反
b、穿越法
100
300
200
200
低A300 B高
C底 高A100 低B
C高
山脊
山谷
中间高,两边低为山脊
中间低,两边高为山谷
c、流水法
山脊
山谷
4、鞍部:相邻两山顶间呈马鞍形的地形
1200m<R<1300m。
(3)M、N两点处的等 高线数值范围各是多少
3?00m<M < 400m 500m< N < 600m
规律:两条相邻等高线间 的闭合等高线内部数值为 “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1、地势高低判读
②计算相对高度:
(1)AB两地的相对高
度是________.
B
(2)50R0Q米两地的相对高
山 顶
山
地 图
山
顶
鞍
部
山 谷
山 脊
山
脊
一、地面高度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二、等高线 1、概念: 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
100
100
100
150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100 200
200 150 200
AA.海M拔、可N能B相.等M的、两P 地是
C.M、Q D.P、Q
5.若在 Q 地建一小型度 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
AC.的风自沙然B灾.害洪是涝
C.滑坡 D.寒冻
Q
N M
P
五、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确定观测点的通视状况
等高 线剖 面图 的画 法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A
1.陡崖顶的海拔:
陡崖的相25对0 ≤高H度(最范高围)<为 300
2.陡崖底的海拔:
(n n:-悬1)崖d 处≤ H重5最0合高<的-等H高H(最线最低低条)数< ≤(n1+010)d
25△0 d:等高距
100
1
2
例3: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 并估算 陡崖的相对高度
D (1)陡崖顶部的甲点海拔可能为( )
(3)注在意等高:线“稀疏等程高度线相越同,密等,高则距相地同形的坡情度况下越,大
比”例,尺这越只大;能坡用度于越大判,断反同之一则越幅小等高线图
公式: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练习:
1、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从山顶向下看,线圈越大,海拔越高 B.等高线在有山顶和盆地的地方闭合,其 他地方不闭合. C.等高线之间相互平行,永不相交。 D.等高线间距越小,说明地形坡度越大。
1、判断下列等高线图所代表的山地的各部 分的名称。
山顶 A 300米 200米
山脊 B
鞍部 C
D 陡崖
E 山谷
2、下列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山地为( C )、 高原为(A)、平原为(D)、丘陵为( E )、盆 地为(B )。
3、2005年广东卷)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 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 为1cm,读图回答(1)-(2)题
A、59m C、199m
B、99m D、259m
解(1)250m≤H顶<300m
A (2)陡崖底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 A、51m B、50m C、151m D、150m (2) 50m<H底≤100m
A (3)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 )
A、150m B、250m C、251m D、149m (3)150m≤ H顶-H底<250m
练习: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1)、求 P点海拔———— (810m<P<820m) O点海拔 ———— (860m<O<870m)
2)、O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为( C )m
A、40〈H〈41 C、59〈H〈60
B、49〈H〈5060m)
相对高度公式:(n-1) d <H<(n+1) d
1、地势高低判读
①判读海拔高度: 例题3:(1)如图,A、B 的海拔高度各是多少?
A:400米 B:900米
解释:如果闭合曲线取的 值是两条相邻等高线中的 大值,那么闭合曲线的内 部数值就B大于那个大值, 反之就小于那个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