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重点实验分 析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质,因为 有了它,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有了植物、
动物和我们人类。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本单元主主要由四部分内容构成: (一)认识空气的性质,这些性质包括:空气无一 定的形状、会流动、具有质量、要占据空间、容 易被压缩等。 (二)认识空气流动的规律。这部分内容包括:认 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 空气轻。
实验名称:土电话的制作 实验材料:土电话制作实验材料实验盒
实验步骤: 1、拿出实验器材。 2、装好塑料薄片,并固定好。 3、连接细线,注意不要弄破塑料片。 4、在实验时,注意线不能太松也不能 太紧。 5、整理实验器材。
当对着土电话话筒说话时,话筒的 底部就会震动起来,震动被细线传送 到另一个话筒的底部,这个话筒底部 周围的空气也震动起来,于是就听到 了声音。
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遇冷后体积会收缩。
实验名称:热传递实验(固体) 实验目的: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 酒精灯、试管夹、蜡烛、金属片、火柴
实验步骤: 1.利用蜡把火柴固定在金属片上(每两 根火柴中间要有一定的间隔) 2. 在金属片一端加热,观察火柴的掉落 情况,推测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3.在金属片的中间加热,观察火柴的掉 落情况,推测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4. 整理实验材料。
一、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 度较低的一端,直到两端的温度平衡。 二、热总是从中间向四周传递。
实验名称:热传递实验(液体) 实验目的: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热在液体中是怎样 传递的。 实验材料: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装了一定量 的水,茶叶末、火柴。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 2. 在烧杯里加入适量的茶叶末。 3.加热烧杯里的水。观察茶叶末的变化。 4. 整理实验材料。
本单元主要由五个部分的内容构成: (一)形成温度的概念,学会测量水温。 (二)认识热传递的方向和方式。 (三)了解物体受热和冷却后发生的变化。 (四)了解不同物质及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 和散热的性能是不一样的。 (五)了解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存在形式及水 的三态变化。
温度计的构造:
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 正确的方法是: A、手拿温度计上端,将其竖直放入水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 玻璃泡不要碰烧杯的侧壁和底部。 C、要等液柱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要 让玻璃泡继续停留在水中。 D、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
实际操作:
测量烧杯里的水的温度 (注意温度计的规范使用)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规范操作。 2、添加酒精一定要适量。
实验名称: 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 让学生知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并用这种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实验仪器: 酒精灯、固体热胀冷缩实验盒
实验步骤:
1、不加热铜球,看能否从铁圈中通过。 2、给铜球加热。 (1)、注意酒精灯的操作。 (2)、注意千万不能用手触摸铜球。 3、加热后,将铜球放入铁圈看能否通过。注意安全,不 能触碰铜球。 4、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在水槽中冷却两分钟以上。 5、不加热塑料球,看能否通过铁圈。 6、然后再按正确的操作方法给塑料球加热,看加热后的 塑料球能否通过铁圈。
6、把燃烧的火柴伸入集气瓶内。 7、观察现象。 8、记录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9、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器材,保持整洁。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说明:空气中 至少有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两种气 体,说明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名称: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器材: 小苏打、醋、烧杯、玻璃片、点燃的蜡烛 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目的: 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和性质
1、将碘酒滴在土豆块、花生和萝卜块上,看有什 么变化。 2、土豆块上滴碘酒的地方变蓝了,萝卜和花生没 有变。 3、再分别把花生、土豆、萝卜分别在白纸上画出 痕迹,看痕迹有什么不同。 4、花生能在纸上留下油迹,而萝卜和土豆则不能 留下油迹。 5、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名称: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实验 实验目的: 使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准备材料: 音叉、装有水的水槽、细线、泡沫塑料 小球。
敲击音叉发出声音,把音叉靠近 悬挂在细线下的泡沫塑料小球,小球 就会动起来,这说明,音叉是由于振 动而发出声音的。不论任何物体发声 时都是在振动,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 停止。所以说物体的振动发出声音。 不同的发声体,振动情况不同,发出 的声音也不同。
茶叶末会随着液体流动,通过观察 到的现象说明,水受热后会发生流动, (靠流动传递热的方式叫对流。)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
本单元的教学首先从声音的产生 入手,围绕声音产生的原因开展活动。 形成振动的概念,发现并将声音与物 体振动建立联系。学生通过各种办法 使物体发出声音,目的是利用学生的 生活经验,搜集所有可以使物体发出 声音的办法。
实验步骤:
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入烧杯中。 2、在烧杯里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3、倒入适量的醋,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通过实验,知道实验产生的二氧 化碳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第二单元
冷和热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对热源和热传 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通过实验,认识到 大多数气体、固体、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 现象。通过“热传递”的实验知道热总是 从温度高的一部分向温度低的一部分传递, 直至温度平衡。
(三)认识空气的主要成分,要求在前 面认识空气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 生学习关于空气组成的初步、浅显的 化学知识。 (四)认识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实验名称: 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目的: 了解空气的组成 实验器材: 蜡烛、火柴、玻璃片、集气瓶、装有 水的水槽。
1、将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放入有水的水槽中。 2、点燃蜡烛。 3、将集气瓶罩在蜡烛上。 4、观察现象。 5、将集气瓶连同玻璃一同取出。
第四单元
吃的学问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食物为 人类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也为人 类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在这个单 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要集中研究食物,了 解食物与我们健康之间的关系。
实验名称: 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 碘酒、白纸、滴管、剥皮的花生、土豆 块、萝卜块
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