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第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
操作目标 准备金
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
最终目标 币值稳定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操作 其他工具
基础货币
其他目标
利率
其பைடு நூலகம்目标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金融稳定等
货币政策的主要最终目标
• • • • • 一、物价稳定 二、充分就业 三、经济增长 四、国际收支平衡 五、其他目标
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
1、加大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和投资的 风险 2、削弱了货币价值尺度的发挥,影响 了价格机制的运行 3、社会分配不公,生活水平下降,社 会矛盾 4、经济主体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抵御 通涨,造成了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5、导致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的收入再分配
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
1、影响货币职能的发挥, 2、影响市场机制中价格信号作用的发挥 3、影响了社会的再分配 4、影响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状况的预期
四、货币政策的功能
• 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p193 • 影响总供给的因素在短期内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实现社 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主要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 来完成。 • 社会总需求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购买能力, 货币供应量同社会总需求发生关联,并成为决定社会总需 求的一个主要因素。 • 因此,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调 节宏观经济的着力点,这也构成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
• 2.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 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能力, 货币对商品和劳务的追逐形成社会总需求; • 利率水平通过对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调节 而影响到社会总需求; • 汇率的变化将通过对进出口贸易、国际资本 流动的影响,形成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
3.货币政策调节机制的间接性。 • 货币政策的运行主要是通过货币供应量、信 用总量、利率水平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对经济 行为主体产生间接作用的。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
•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 信贷总量,调节利率和汇率水平等,以 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促进宏观经 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二、货币政策的特征
• 1.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主要是由产业政策 等来完成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 调控而产生影响。
一、物价稳定
• (一)物价稳定的意义 由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 运行构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中央 银行货币政策的一个传统目标便是维持 价格水平的稳定。
•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 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 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 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 完全失去了控制。 另外还有一种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又称隐蔽的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 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发 生。一旦解除价格管制并取消配给制,就会发生较严重的 通货膨胀。
•
• 4.货币政策目标的长期性。 • 货币政策是一种结合短期性与长期性,运用 短期性的政策调节措施来达到长期目标的工 具。
三、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
• • •
• • 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实现政策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 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目标和中介 目标; 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传导机制; 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等问题。
• 2.确保经济的稳定。p194 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稳定经济,一方面 要防止货币供给成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另一 方面也要利用货币政策抵消其他经济因素对 经济稳定的冲击。(逆经济风向)
第二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 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和中间性目标两个层次。 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者 所期望达到的、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结果,是中央 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依据。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 点和归宿,必须服务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 也需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保持一致 。
(二)物价稳定目标的形成
• 物价稳定目标是随着社会经济问题的产生和变迁而发展和 完善的。 • 金本位制时期,物价稳定的目的已经形成,但并没有形成 有效的货币政策。稳定币值成为当时货币政策唯一目标。 • “二战”后,美国经济出现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 政策重心便逐渐转向物价稳定。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滞 胀”及周期性不断发作的通货膨胀压力,使得中央银行将 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第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 内容提要 本章介绍货币政策的特征与功能、货币政策备 选目标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我国的货币政策目 标等内容。学习本章的目的是理解货币政策的 功能,掌握货币政策目标及其选择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概述
• • • •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 二、货币政策的特征 三、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 四、货币政策的功能
(三)物价稳定目标的含义
• 所谓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急剧 的波动,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 • 1、是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 • 2、是指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变化 • 3、不排斥对扭曲的价格水平的政策性调整
(四)物价稳定的衡量指标
• • • • • 物价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使用的是物价指数 主要指标有3种: 一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二是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 三是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WPI )
中间性目标又包括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一个长期的、非数量化的目标,它能够 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指导思想,却并不一定提供现 实的数量依据。因此,必须找出短期的、数量化的、比较精 确的金融数量指标作为实现最终目标的中介,这就是货币政 策的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又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中间变量 等),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 标变量的(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