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陕西省普通高级中学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及实施细则
陕西省普通高级中学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及实施细则
10
C10.坚持定期专题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并形成制度,班子成员每学年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至少有1篇以上心得体会或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10
B5.管理机制规范、高效,信息化程度高
(40分)
C11.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能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积极进行学校内部管理创新,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责任制;干群关系和谐,形成相互支持、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10
C49.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配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设有心理咨询室,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3年内没有因心理因素而引发的恶性事件。
10
C50.学校重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设有法制副校长,能够针对学生实际定期开展各种法制教育活动。
10
B21.重视对学
生人文科学和
合作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
25
B16.课程实施
成效显著并
发挥示范作用
(15分)
C35.有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总结性报告。
5
C36.学校有关人员在政府部门或民间组织的学术研讨会议上交流过学校课程实施的经验,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过有关学校课程实施的论文。
5
C37.学校课程实施成果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能够给其他学校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特长
(10分)
C51.有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共事、社交能力有一定提高。
10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估要素
标准分
评估方法
得分
A4
课
程
与
教
学
(120分)
B12.认真落实
国家课程方案,
有针对性地开
发选修课、校
本课程和综合
实践活动
(20分)
C25.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熟悉国家课程方案,具备开设各类国家课程的规范场地、设备设施、教师和教辅人员,能按规定开设课程,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实施方案。
二级指标
评估要素
标准分
评估方法
得分
A2
学
校
组
织
与
管
理
(120分)
B4.校长和学校
领导班子的
整体素质适
应素质教育
的需要
(40分)
C7.校长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并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组织参与实施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10
1.查阅班子成员个人业务档案、学校办公会议记录、教研活动记录等有关档案资料;
20
1.听取负责人汇报;
2.查阅档案资料;
3.实地查看;
4.召开教职工、学生、家长座谈会。
C2.学校办学特色明显,教职员工和学生熟悉学校历史,能够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各项工作不断创新。
15
B2.教育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
目标
(30分)
C3.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部门有落实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及实际行动,并取得显著成绩。
10
C14.学校非教学人员与教学人员的比例适当,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之比为3.5:1以上。
5
B6.办学行为符合有关法律、法
规和政策要求
(40分)
C15.能坚决纠正各种错误的办学行为,抵制妨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不良影响,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5
1.问卷调查;
2.召开师生座谈会。
C16.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按照国家或省市有关规定收费,接受社会监督。
2.召开教职工、学生、家长座谈会。
C8.领导班子成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包括同等学历),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职称;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理论修养、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实干精神;有较高的学校管理水平、教学水平及科研水平;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10
C9.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合作,成员之间相互尊重,有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和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
5
1.查阅有关教育教学活动记录等档案资料;
2.听课、参观活动;
3.召开学生、教职工、家长座谈会,个别访谈;
4.查看近三年学科教师教育教学计划和备课笔记、教育教学工作笔记及总结等材料。
C26.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50%以上的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适应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逐年增加,并受到学生欢迎。
15
1.查阅档案资料;
2.召开教职工、学生、家长座谈会;
3.听课评课、实地查看。
C4.能依据办学理念和目标设计并实施组织管理、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及校园建设等教育教学活动。
15
B3.有明确的、切合学校实际
的发展规划
(35分)
C5.能依据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和方向,制定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本校实际的学校发展规划。
5
1.查阅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及学校、教研组近2年教科研活动记录;
2.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
3.召开教职工座谈会
C44.近3年内学校与省内外著名中学有合作或交流的友好关系,并推广了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或科研成果。
5
C45.学校有专家型教师涌现,专家型教师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了作用。
5
C46.教师的科研成果受到重视和推广,曾在校内外进行交流。
4.查看近三年学科教师教育教学计划和备课笔记、教育教学工作笔记及总结等材料。
C33.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学生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
15
C34.合理利用教具和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握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10
C17.严格学籍管理制度,不招收复读生,“三限生”不超过国家或省上规定比例。学校规模原则上控制在18—60个教学班;班级规模不超过60人。不搞不合理分班。
15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估要素
标准分
评估方法
得分
A3教师队伍
建
设
(100分)
B7.师德建设
措施有力
(10分)
C18.学校认真落实《教师法》有关规定,依法促进教师全面成长,有师德建设的具体措施。教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并尊重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有合作与奉献的精神,学生、家长、社会满意。
5
A6
素
质
教
育
与
学
生
发
展
(120分)
B20.德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以及在张扬学生个性方面有措施,有成效
(40分)
C47.认真贯彻中央8号文件精神,注重学生爱国情感和道德品质培养,能够结合地区和学校实际积极开展“三讲两实践”系列教育活动;学校德育工作目标明确,德育管理机构、德育教育队伍、德育教育基地、德育工作经费、德育教育途径和措施俱全;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0
1.查阅部门工作计划、总结,部门职能与职责分工及工作制度等有关档案资料;
2.实地考察机构设置、职能分工及工作运转情况;
3.召开教职工、学生、家长及社区代表座谈会。
C12.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有效,以人为本;管理科学、规范,手段现代化。
15
C13.学校校务公开,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和教代会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和社区能有效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并监督学校工作。
15
1.查阅学校发展规划和近三年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等档案资料;
2.召开教职工、学生、家长座谈会。
C6.学校有近期目标(3年)和中长期目标(5-10年),有具体的目标任务、工作思路及措施;有相应的规划监测、评估、反馈和调整机制;有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总结;各种规划、计划和总结有文本存档。
20
一级指标
15
C21.有保证教师继续学习措施,确保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各类校外继续教育和学术研讨活动,一定数量的教师能赴省外、国外考察学习
15
B9.建立以校为本的培训制度
(20分)
C22.学校有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计划与经费保障措施;教师有自我发展的目标和计划。
20
B10.有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
(20分)
10
1.查阅有关资料,召开师生座谈会;
2.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查看近2年学校活动记录;
3.抽查学生学籍档案或个人成长记录等;
4.查阅有关课程计划、实施计划、机构制度建设等资料;
5.查看近3年特色学科教师教育教学计划和备课笔记、教育教学工作笔记及总结等资料。
C48.学校各类活动,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各科作业和各类测评都能体现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张扬学生的个性。
C30.学校能结合课程改革的有关要求,制订学校教学改革和考试考查等评价改革方案,且有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
10
C31.教师认同并树立了现代教学理念,了解教学改革和评价改革与发展趋势,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10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估要素
标准分
评估方法
得分
C23.评价内容具有导向作用,包括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合作精神、自我发展能力等;评价方式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家长、社区共同参与。
20
B11.有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10分)
C24.学校具有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划、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班主任建设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导向作用,有一定数量的班主任获得各级表彰奖励,或出外进行经验交流。
10
1.查阅教师业务档案等有关档案资料,抽查本学期教学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
2.召开教职工、学生座谈会,个别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