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难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措施、辅助检查。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启发提问法、图片展示法导入新课
5
分钟
我把两张在网上搜索的潘长江的搞笑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想这是什么病呢?
学生观看之后,进行思考,讨论。然后给出答案。
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同时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学生对以下内容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借新闻素材、列图表、电教播放、图片等方式讲授新课
5
分钟
一、用图片展示为学生讲授佝偻病的概念。
认真学习
学习新知识
10分钟
二、先为学生讲解佝偻病的发病原因,然后为学生播放有关佝偻病患儿的新闻。
观看新闻,思考问题
通过新闻内容,补充了我们课本外的一些知识,充实了课堂内容,同时也拓展了同学们的学习空间。
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让每位同学参与到角色表演中,今后应合理安排时间,弥补不足。
板书设计
(三)
小组
讨论
6 分钟
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布置一道思考题
学生以10人为一组进行讨论,最后由一名同学进行总结发言。
通过讨论,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评价
总结
4 分钟
对学生的小组讨论内容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为学生展示板书设计。
学生认真听老师总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护理措施。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锻炼学生归纳、概括和表达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大胆实践、以及严谨的工作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勇于探索医学奥秘的热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身体状况、发病原因、护理措施。
通过拓展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探索医学奥秘的热情;提高了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五个对接”的新型职教理念。
四、
教学
反思
特色与创新:巧借新闻素材创设情境,利用图片图表化难为易,视频展现增加信息容量。运用教、学、做一体的新型教学方法,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五个对接”教学改革目标的指导下,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临床奠定夯实基础。
10分钟
佝偻病的身体状况是重点内容,其中骨骼改变有很多的医学名词,如果只用语言表述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采用大量的图片配合老师的讲解,同时为学生播放佝偻病身体状况的电教。
在观看的图片和电教的同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说出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表现的患儿属于佝偻病患儿,让学生积极发言。
选用了多幅图片和电教,让同学们反复的观看,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这部分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设计方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赵 凤 霞
黑河市卫生学校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黑河市卫生学校
教师
赵凤霞
学科
儿科护理
年级
二年级
课题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
2学时
人数
46人
日期
2012.05
授课类型
理实一体
教具准备
电教、图片、模拟婴儿教具
使用的教材
《儿科护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 高凤
10分钟
在讲解佝偻病辅助检查时,通过列图表的方式,解决本课的难点内容。
让学生熟记表格中的数值,在图表中找规律。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问题,我设计了一个表格,通过列图表的方式,化难为易。
教学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要求学生在仿真模拟实训室中运用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进行佝偻病护理措施的讲解
20
分钟
我用婴儿仿真模具为学生边讲边操作,学生则是边听老师讲解边操作练习。
讲授之后学生进行反复的强化练习,老师要巡视指导。
然后由三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饰演患儿的家长、医生和护士。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本节课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
通过角色扮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非常直观,加深了印象。通过仿真实训操作,老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体现了教、学、做一体的职业教育特色的新型教学方式、方法;同时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的理念。
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理解教学内容。
(五)
巩固
练习
10分钟
我为学生在计算机上设计了人机交互的自测题。
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自主的进行答题。练习的结果计算机可以给予相应的提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对接的职教理念。
(六)
拓展
学习
课余时间
布置课余时间的拓展性作业
上网搜索资料——利用假期时间走访幼儿园——为幼儿教师指导——为家长制定健康教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