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家庭健康、护理指导
[疾病概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由于钙磷代谢失常,使钙磷乘积下降,形成骨骺端骨样异常堆积,骨的生长期停滞,扁骨发生同样障碍。
骨干骨质疏松,受外力影响容易发生弯曲畸形,甚至病理性骨折。
[用药指导]
1、首先孕妇加强营养,多晒太阳,加服维生素和钙片。
2、新生儿生后2~4d开始每天服用预防量维生素400IU/D,直到2周岁。
未成熟儿前3个月内预防量应加倍。
小儿从小就接触阳光,进行户外活动。
人工喂养儿加服钙剂以改进牛乳内的钙磷比例利于吸收。
可选用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每日1~3g。
3、佝偻病活动期轻症2000~5000IU/ D,伴有骨骼改变者1万~2万/日。
一般先服1个月,若临床好转即可改为预防量,若无进步,可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重症活动期或合并其它疾病如长期腹泻,黄疸和迁延性肺炎可考虑突击治疗。
早期一次肌注30~40万IU,重症每月肌注30~40万IU连注2~3次,重复前注意有无维生素中毒症状,然后2~3个月起继续服预防量。
[饮食指导]
1、服用含钙、磷、维生素D以及其他营养素。
2、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益于胎儿储存充足维生素D以满足出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
[生活习惯、环境指导]
1、多接触阳光,全身皮肤暴露愈多,照射的时间愈短,荫凉处获得的反射光线一样有效,普通玻璃不能透过紫外线。
2、不全站立时鼓励俯卧,以防脊柱后凸或侧弯,1岁左右不多站,多走,以防下肢弯曲畸形。
[特殊指导]
1、定期到儿童保健门诊随访。
2、适当安排户外活动及锻炼身体。
出院指导
1.嘱家长遵医嘱按剂量使用维生素D。
2.钙剂口服应稀释,注意勿与牛奶混用。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