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论文关键字: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一、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概念界定(一)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一个细分,就是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销售商品和服务为目的,在国际市场上开展的一系列推广、售卖等活动。
国际市场营销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经历了从国内营销、出口营销,再到国际营销、多国营销,进而是全球营销的过程。
(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指国家或地区间商品与劳务的交换和转移活动,包括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以实现国家利益为目标,利用自身优势来参与国际互动。
(三)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联系二、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影响(一)国际市场营销是推动国际贸易的有效手段另外,国际市场营销的销售服务对象遍及个人、企业和国家,有目标性,也有灵活性,弥补了国际贸易单一和受限较多的不足,使得国际间交易更为广泛和多样化,为后续建立国际间友好关系、国际贸易协定铺路,进而提高国际贸易总额。
(二)国际贸易是国际市场营销良好运作的保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必不可少,对于一个想要获得持续收益和开拓市场的企业来说更为重要,国际市场营销为企业利润最大化服务,一个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解决了企业如何进入市场的难题,而在企业的市场营销面贸易摩擦和出现纠纷的时候,国际贸易又为企业提供了一层缓冲垫。
国际贸易作为一项国与国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一旦破坏,后果不可预料,所以一旦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遇方面到不公正的待遇,国际贸易这一块盾牌,会为企业尽快减少和缓解纠纷,维护合法利益起到有力的保障。
三、现代国际贸易环境下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一)加强国际市场调研,制定具体营销方案要进行国际市场的营销活动,就必须把握好市场特性,国际营销和国内营销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由于市场销售环节的不同,企业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存在着未知因素,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风险,所以企业应该加强企业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查,制定具体营销方案。
(二)调整企业产品策略,打造强势品牌面对现代国际贸易新环境,企业应该不断进行创新,使企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潮流。
在国际贸易的潮流下,企业应抓住机遇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改变传统的国际贸易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制定高附加值、高价格、高质量的、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形成国际品牌特色,以实现迅速抢占产品市场。
在国际贸易中,增强我国产品的出口价值,发展民族企业,树立国际品牌。
调整企业产品策略,进行市场细分和产品细分,找到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产品战略。
改变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走精品化路线,总结出有利于提高市场增长率和占有率的产品,与此同时将物质人力精力集中在高附加值的产品上。
尽管我国有一些知名企业在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上,实力都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市场份额,但是,面对国际市场营销,力不从心,比如海尔、TCL、华为,企业应该采取了行动,摆脱国内营销的束缚,根据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特点,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手段的调整,尝试更加新颖的营销手段。
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应该在坚持品牌战略的前提下,对诸如产品的售后服务、形象设计、文化内涵等多方面细节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打造。
我们知道在当前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要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应该增加产品的无形价值,这种无形产品价值对于企业的品牌形象、信誉等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时候要特别注重这些无形的价值,为构建企业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服务。
在国际贸易下进行国际市场营销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企业应该把握好时机,及时调整自身,以适应全球化市场发展要求。
(三)规范网络贸易的发展,开拓对外国际市场四、对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展望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互为保障的关系,加入世贸组织12年,我国在对外贸易和国际营销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相关理论的完善和丰富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和国际市场营销的科学化提供了支撑,展望未来,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将会表现出以下特点:(一)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趋同化(二)国际贸易理念转变(三)国际市场营销专业化和动态化参考文献:[1]杜洁.现代国际贸易环境下的国际市场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2]梁冰倩.变国际贸易为国际市场营销[J].销售与市场,2011(08).[3]贺翔.国际市场营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1(04).[4]王荣忠.浅谈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06(11).[5]肖光恩.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6]张钧淋.浅谈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0(2).[7]赵金柱.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国的对策[J].北方经贸,2009(01).[8]高洁.21世纪国际贸易区是以及若干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7(12).[9]胡辉.国际贸易背景下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国际商贸,2011(11).《试论文化环境因素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关键词]文化;国际营销影响一、文化环境因素在国际营销中的体现1.语言2.宗教信仰3.审美观和偏好4.风俗习惯和禁忌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代代相传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也是消费者的一种消费形式。
禁忌是风俗习惯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成功的营销活动总是与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风俗习惯的了解、分析、研究相联系的。
例如,不同国家的商人有不同的商业习惯和礼节,谈判的风格和礼节也各不相同。
比如,美国人喜欢边吃边谈,所以与美国人谈生意多在餐桌上,德国人很注意体面,注意形式,但比较缺乏灵活性。
在日本和新加坡,商业名片是通向商业交易的头等重要的人场券。
递交名片时,应双手呈上,微微鞠躬,并怀着感激的样子欣赏一番。
只有懂得了这些,才能带来商业交往上的方便。
总之,只有充分了解这些社会文化因素,才能制定出适宜的营销策略。
如对本公司的外派人员,不仅要在语言、产品性质、推销技巧方面进行培训,更要重点进行进口国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一商业习俗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适应国外的生活和工作。
二、文化因素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传统观念认为,市场营销是一种经济活动,经济因素是决定市场营销环境的唯一主要因素。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人们的经济收人普遍提高,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消费者的购买力投向有更强选择性的商品,单纯用经济因素已经不足以说明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它不能解释为什么两个收人完全相同的人或者人均收人相近的两个国家消费模式迥然不同。
近年来,经济发达国家间的相互贸易有增加的趋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收人水平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接近可能导致需求的趋同性,而实际上各个国家消费者的需求爱好、经济模式也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在消费品的市场营销方面,非经济的因素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市场营销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活动。
因为随着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消费者既是企业营销活动作用的客体,同时又是市场的主体。
所以,国际市场营销除了受目标市场的经济技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外,非经济的因素特别是文化的因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80年代的一项调查发现,欧共体国家中荷兰的真空吸尘器的家庭拥有率为95%,而意大利则仅有7%,这个差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只有很小一部分可归因于经济的原因。
因为在荷兰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地毯,而在意大利使用地毯的家庭则相当稀少。
又比如收人水平虽然是耐用品消费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可见,面临众多的社会变迁与截然不同的文化习俗,企业必须突破文化环境的障碍,积极寻找有利的市场机会,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营销中有所作为。
文化环境因素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还表现在不同的文化往往决定了不同的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已经深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
文化影响了消费者的生活态度,对商品的价值取向,对广告促销的反应,购买行为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消费方式。
在消费品市场上,食品的消费对文化因素最为敏感,文化的作用已经超越了经济收人水平的影响。
由此可见,文化因素往往也决定着某些商品的国际市场营销。
三、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1.对目标市场国的文化进行市场调研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省时、省费用,但对文化的调研却不太实用,因为文化这东西往往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必须要亲身去体会、去感悟,这个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所以,企业进行国际市场的文化调研时,要尽可能地找到一个在目标市场国长时间生活过的本国人,或者是在本国找到一个目标市场国的外来人来参与这项工作。
就是说必须要有一个双重文化影响下的人,这样,调研起来省时、省力而且相对准确和完整。
2.按照目标市场国的文化进行产品的设计文化对人的影响最终是通过行为流露出来的,这就是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往往是通过购买行为的差异表现出其所属的文化群体。
因此,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时,一定要把他们所属文化的特性设计到产品中去。
适应他们的文化个性。
大家知道,产品是由品牌、包装、式样、色彩,质地等一系列因素组合而成的。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其需求与审美观是不完全相同的。
体现在产品设计中的个性化要求特别强。
比如,一种法国头发油的牌子叫“TARTEX”,其发音在巴尔的摩听上去很像鞋油。
牌子是这样,包装也是如此,如非洲人常常喜欢喜欢醒目的颜色,因而包装可以选择国旗的颜色。
还有式样也是这样,中国生产的“老板杯”由于口太小,使大鼻子的老外倍感不适。
还有产品的质地问题也是如此,现今越来越多的出口厂商逐渐认识到必须符合ISO9000标准的重要性,可以由此参与国际竞争并赢得跨国公司的订单。
国外购买者,尤其是欧洲购买者要求达到ISO9000质量标准。
3.尊重与包容文化差异,建立共同的经营观和公司文化为了在全球化环境中卓有成效地工作,跨国公司的领导人必须提高对异族、异地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精神,要学会尊重文化差异,允许百家争鸣、各抒己见。
一位跨国公司的美国经理说得直截了当:你不得不把自己的文化弃之一边,时刻准备接受你将面对的另一种观念,这是将母公司文化与本土子公司文化相融合的组织保证。
企业要经常对领导和职工进行文化差异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
在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和公司战略发展的原则建立起公司的共同经营观和强有力的公司文化。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文化环境因素溶入到企业经营中去,极大地减少因文化因素而带来的营销风险。
参考文献:[1]黎伟:跨文化管理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2001(6)[2]刘白玉:文化差异与国际市场营销[J].商场现代化,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