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浙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第一课认识动画第二课《走进Flash》第四课《图形元件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元件的概念及其作用,了解实例的意义;2、通过制作动画作品中的角色元件,掌握创建元件、编辑元件和应用元件的方法;3、在临摹手绘角色的过程中,熟练掌握线条工具,选择工具的配合使用,并能综合运用常用工具制作完整的角色元件。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创建元件和应用元件的方法。

教学难点:临摹手绘角色,基本工具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同学们,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因此美食向来是无法被抵挡的。

在前面几节课,我们制作了主题为《舌尖上的嘉兴》的flash动画,来宣传、介绍我们嘉兴的美食。

展示几位同学的作品并进行适当点评。

师:我们的作品主要是宣传、介绍嘉兴的美食,那么在作品中绘制一位美食讲解员的角色,将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那怎么绘制美食讲解员的角色呢?引出本课主题——图形元件的应用学生欣赏老师展示的同学作品。

从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嘉兴美食主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1、黑板上展示本课的四个问题:①什么是图形元件?图件元件的作用是什么?②实例与元件有什么关系?③在图形元件中,具体怎么勾勒素材图片中的人物轮廓线条?④怎样填充与原图中人物一样的颜色?2、师通过一个FLASH实例来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形元件。

师展示实例,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图形元件。

学生课前预习本课内容,分小组讨论并提出问题。

学生认真观看实FLASH实例,初步认识图形元件、实通过学生预习的问题,来设计FLASH实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1:图形元件是可以重复使用并可以修改的静态图像。

(解决问题1)得出结论2:元件应用到舞台中或被应用于另一个元件中,就称为实例。

当元件被修改时,所以实例会同步更新。

师:那第三、四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实际操作中去解决它。

(引起本课任务)3、师布置本课作务:请同学们在图形元件中绘制“小女孩”角色,做为“美食讲解员”,并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师提出完成本任务要分三步走:①创建图形元件②编辑图形元件③应用图形元件学生上台演示操作第1步。

学生讲解如何在图形元件中实现临摹的方法。

老师进行补充讲解。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黑板上的第3、4两个问题。

4、拓展任务:请同学们在图形元件中绘制以下图片中的“美食讲解员”角色,并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学生上台演示操作第1步。

学生思考并参加讨论。

学生讲解如何在图形元件中实现临摹的方法。

学生尝试操作,完成本课任务。

第一个任务完成好的学生,继续完成拓展任务。

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分层教学,通过拓展任务,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作业评价选择一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点评。

肯定学生作品的优点,并点出出现的问题,分析。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师生共同回顾。

第五课制作角色动画第六课《制作逐帧动画作品》第七课《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第八课《丰富的动画补间动画》第九课《影片剪辑的制作与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元件的一类——影片剪辑元件2、明白何种对象要制作成影片剪辑元件3、学会制作简单的影片剪辑元件4、能够简单的应用影片剪辑元件重点难点1、对影片剪辑元件的理解2、影片剪辑元件的制作方法难点:如何正确应用影片剪辑元件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1、课前,播放课件、欣赏音乐《化蝶飞》,提高课堂学习气氛2、抛出问题“制作”蝴蝶飞舞的动画二、学生自主尝试创作1、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究尝试制作。

(要求同学们,只制作1段补间动画即可)2、针对学生作品,提出疑问:为什么动画感觉有些别扭、不自然?从而引出主题“影片剪辑的制作与应用”三、影片剪辑元件的认识理解1、概念:是Flash三大元件之一,是包含在Flash动画中的动画片段,通常是一段可以重复使用的动画。

2、作用:重复利用,同时能够让时间轴显的更加的简洁3、特点:它的时间轴具有独立性,就是说影片剪辑元件的时间轴与Flash场景的时间轴互不干扰、互相独立4、何种对象要制作成影片剪辑元件:一个对象或元素在一个帧上就要有动画的时候,就要制作成影片剪辑元件四、影片剪辑的制作方法【广播控制、教学演示】(下面1”为例,制作“蝴蝶1” 影片剪辑)1、插入->元件->影片剪辑,输入名称、回车、进入影片剪辑的编辑状态2、制作剪辑:制作过程同以前制作方法一样,可以是逐帧动画也可以是补间动画2.1、首先,需要将素材导入到库2.2、将“蝴蝶1”元件插入到第一帧2.3、在15帧处,插入关键帧(具体第几帧,可以自由控制),同时采用“任意变形”工具,对蝴蝶形状进行变窄操作,形成蝴蝶收缩翅膀的效果2.4、创建动画补间动画,敲回车可以预览动画效果3、点击“场景1”,进入场景编辑状体,退出剪辑编辑状态(可以双击库中的剪辑名称,再次进入剪辑编辑状态)五、影片剪辑的制作学习——制作“飞舞的蝴蝶”(通过模仿制作“飞舞的蝴蝶”,让学生学会影片剪辑的制作过程)1、学生尝试制作“飞舞的蝴蝶”(要求可以是1只蝴蝶飞舞,也可以是2只蝴蝶飞舞)2、再次抛出问题:能不能让蝴蝶在花朵上停顿一会儿?(让学生演示制作或则教师解答)六、影片剪辑的应用(通过自主制作,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1、给出效果与素材,让学生拓展应用(飞翔的小鸟、运动的汽车,让学生二选一)2、对于不容易上手的学生还可以提高视频教程七、课堂点评、小结1、点评2~3份作业2、小结教学后记本节内容安排在学生学了Flash基本操作及动画补间动画后面,那么就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动画制作基础。

因此,采用任务驱动法,向学生抛出一个任务,让他们独立自主的去尝试、挑战,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十课《多变的形状补间动画》教学后记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过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为形状补间动画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由于一周只有一节课,部分同学对于原先学过的内容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遗忘,需要进行复习温故。

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分离”这个概念,所以理解和学习起来也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制作文字形变动画,学会分离的方法,理解分离的作用,掌握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异同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联系旧知自主探究,掌握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通过自学课本,学会分离的方法,理解分离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学生在制作父亲节贺卡的过程中,感恩父亲,能更加关心父亲。

四、教学重点: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五、教学难点:第十一课《给动画配音》第十二课《规划动画作品》第十二课《规划动画作品》第十三课《引导层动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将外部素材导入到舞台、库,并将素材转换为元件;(2)理解图层的意义并掌握图层的编辑;(3)掌握引导层动画的创建;(4)初步掌握多个被引导层的设置。

2.过程与方法(1)任务驱动 (2)学件指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作品评价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3)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将外部素材导入到舞台、库;2.引导层动画的创建;3.图层的编辑。

教学难点:1.将外部素材转换为元件;2.引导线的设置;3.图层的意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演示与欣赏、实验和探索、任务驱动、个别指导教学准备:FLASH MX软件;音乐、多媒体机房和学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上完了这一堂课,我觉得自己真的还欠缺很多东西: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东西过于详细,对于“话说一半”的教学艺术还掌握的很不够,每个点都提到,有时候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学习和提高;另外,在教学过程的把握上,还欠缺火候,想到了知识的迁移,但实际上课的时候还是没有做的很流畅,对于小猫过桥,像有的老师说,如果能先给学生一个平的桥,让学生做一个动画,再给一个弯的桥,让学生自己发现利用之前的补间动画无法实现,这时,再提出引导层动画可能更加流畅和自然一些;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仍然强调不足,比如说很多学生还是把引导线绘制在了小猫图层,这一点以后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第十四课《创建按钮元件》第十五课《添加ActionScript代码》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十六课,是Flash动画制作的尾声课,在本课前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Flash基础,如了解了有关动画的基本知识,基本掌握了动画制作基本技能,本课教材选取贯穿教材所制作的“数字信息化”动画作品为载体,讲解了作品的调试、影片的测试和发布设置等知识点。

动画作品的调试贯穿于作品创作的始末,通过播放、修改再制作、再播放反复的过程,将动画作品制作得更流畅生动。

通过发布设置,学生可以发布前期制作的作品,同时也可对自己的作品设置版权保护。

二、教学目标(1)掌握动画作品调试与发布的步骤和方法;(2)学会根据需求对Flash影片发布的不同格式做有意义的设置。

(3)在对动画作品的调试与发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作品的调试和完善。

四、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课前环节一. 课前,学生根据微课学习任务单自学了两个微课《测试影片和发布设置》和《调试作品》,然后完成微练习,并对照动画作品评价量表,测试影片,调试作品,并进行发布设置,最后发布作品。

课前,学生根据微课学习任务单自学了两个微课《测试影片和发布设置》和《调试作品》,然后完成微练习,并对照动画作品评价量表,测试影片,调试作品,并进行发布设置,最后发布作品,提交作品。

活动2【活动】课前环节二.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情况。

这节课的两个技能测试影片和发布设置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但是调试作品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好在这节课当中的调试主要是细节的调试,但仍需要给学生一个支架,所以在学生课前学习素材包里我设计了一个动画作品评价量表,这样学生调试作品的时候就有着手点和方向,从而降低学生的自学难度。

从学生提交的作品来看,学生提交的作品中有以文件夹形式提交,文件夹中还包括源文件和影片文件及网页格式的文件,有些同学是直接提交的,但也包括以上格式的文件,说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影片测试和发布设置这两个操作技能,对比学生自主学习前和自主学习后的作品,发现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改进,但作品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活动3【导入】课堂环节一. 展示学生课前优秀作品。

活动4【讲授】课堂环节二. 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互评作品,通过他评更易发现作品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细节。

在评价作品的过程中渗透本课知识点的讲解。

活动5【活动】课堂环节三. 学生根据他评(生评)、自评和师评,然后调试并发布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