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对中国的影响
侵略: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反抗: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地主阶级开始了洋务运动;;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在洋务的诱导下,民资产生、发展
侵略: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成为了两半社会;反抗:中国人民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农民阶级发动了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近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同点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动力
蒸汽机
电力 内燃机
成果
生产:珍妮机的发明(哈格里夫斯)、改进蒸汽机(瓦特) 交通:汽船(1807,富尔顿,美国)火车(1825,史蒂芬孙,英国)
生活:电灯(爱迪生,美国),电话电报; 交通:汽车(1885,卡尔本茨,德)飞机(1903,莱特兄弟,美)
启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同点
(1)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都推动社会发展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级
(3)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能源

电力、石油
特点
生产经验总结(科学和技术尚未结合)
科学技术相结合
发明者
工人技师
科学家
工业结构
轻工业为主
重工业为主
中心
英国(一枝独秀)
欧美多国(遍地开花)
顺序
从英国开始 然后向外扩张
欧美多国同时进行(有的国家两次革命交叉进行(如俄国、日本)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影响
推动各部门工业生产机械化出现近代工业 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 创造了巨额的社会财富。(生产力)
生产力得到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形成两大对立阶级。(生产关系)
导致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世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