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进生转化之我见

后进生转化之我见

后进生转化之我见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具备了接受知识的生理条件和智能,但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或学习成绩方面稍差一些的学生。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后进生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一样,完全是一种正常现象。

有的教师视后进生如另类,从不加以辅导,而是一味地冷眼相看,任其放任自流;有的教师只爱优秀生,一心一意辅导他们,把他们当成宝,而对差生,往往连正眼也不看一眼。

这些现象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十分普遍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呢?笔者认为,要搞好后进生工作,教师必须做到“三多三少”。

1 多表扬,少批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后进生也有优点。

所谓“寸有所短,尺有所长”,有些方面优秀生还不如后进生呢,而优秀生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也有缺点。

所以,后进生犯了错,我们不要恶言相向,要想方设法进行“医治”。

如果他们没有考好,我们要多鼓励他,给他加油打气。

作为一名教师,要深入了解他们,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丁点进步也要给予表扬。

这样就使后进生觉得老师在夸他,同学们没有抛弃他,这极易激起后进生的上进心,成为他们学习的无形动力。

2 多沟通,少冷漠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语言的交流、心灵的碰撞。

我们要了解学生实际,给他们以爱心,少一点冷漠。

后进生自制力特别差,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不能听个别学生的一面之辞或“小报告”,要深入了解他们,与他们心与心地交流,用爱去打动他们、改变他们,和后进生交朋友,尽量帮他们排忧解难,鼓励全班同学团结友爱,大家共同进步。

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集体的温暖。

3 多引导,少强迫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做错事了不要紧,要紧的是知错能改。

对于后进生,我们要多引导、少强迫。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由此可知引导、启发的重要性。

我们要充分调动后进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引导他们走入正常的学习轨道。

有的教师,后进生一词写错罚抄百遍,一个词语写错罚抄十遍,如此强迫法,效果不言自知。

有的学生有反叛心理,你越强迫他就越反抗,犹如打太极拳一般,出力越大,反弹性越强。

所以,对后进生我们不能用强硬手段逼其就范,而是要想方设法给予引导。

伟大的物产阶级导师马克思说过:“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后进生“摔跤”了,我们不要漠然视之,不要恶言咤之,要从正面引导他们,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让他们自我调节,自我奋进,这样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点燃奋发图强的希望火种。

总之,做好后进生工作任重道远。

要靠你,要靠我,要靠大家,不是三两天就能做到的。

我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我们奋战在教育最前线的教师能携起手来,同心同力,那么,后进生也要变成“前进生”了,不是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