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11(第五章其他
第三节 伊斯兰教礼拜寺
二.我国的礼拜寺发展 早期礼拜寺:(保持外来的风格)
髙矗的光塔、葱头形尖拱券门、半球形穹窿顶礼拜殿等 1.福建泉州清净寺(始建于南宋,元代重建) 3.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 较晚的礼拜寺:(与我国传统相融合的建筑形式)
建筑结构与形式——我国传统木构架 神龛、装饰题材——伊斯兰风格 2.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明)
第四节 佛塔
2、按形式和结构类型分: 1)楼阁式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筒体木结构是中国现存唯 一木塔,世界最高木塔,高67.3米 ——苏州虎丘云岩寺塌(五代)—砖石混合、筒套筒结构,八 角形 ——苏州报恩寺塔(南宋)—砖石混合、筒套筒 ——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南宋)—镇国塔、仁寿塔
实例:2.1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
十二边形平面; 砖塔; 我国现存最早的塔。
实例:2.1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
实例:2.2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唐)
方形平面; 砖塔,可登临; 塔体流畅的抛物线轮廓。
实例:2.2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唐)
实例:2.3山西灵丘觉山寺塔(辽)
3.单层塔 基本特征: 大多用作墓塔或供奉佛像。
八角形平面,金厢斗底槽; 副阶周匝; 明五暗四,共九层; 各层收分; 平坐暗层有斜撑; 桁架筒体木结构。
实例:1.1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
八角形平面,金厢斗底槽;副 阶周匝; 明五暗四,共九层; 各层收分(楼层递收、挑檐递 收);各层设平坐及走廊; 平坐暗层有斜撑(同独乐寺观 音阁); 我国现存唯一的全木构木塔; 现存世界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 (67米)。
第四节 佛塔
2)密檐塔:盛于辽金时期,砖石材料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单筒结构,十二边形塔的 孤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密檐塔,也是现存最早的塔 ——西安小雁塔(唐) ——山西灵丘县觉山寺塔(辽)
第四节 佛塔
3)单层塔:大多用作墓塔或在其中供奉佛像 ——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隋代)-四边形 ——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塔(唐)-最早的八边形塔,砖塔 ——河南安阳宝山寺北齐双石塔(北齐)
石质好,全雕刻,不用塑像 及壁画; 发展的早期,吸收外来影响 较多。
四、实例 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
石质好,全雕刻,不用塑像 及壁画; 发展的早期,外来影响较多。
四、实例 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
石质好,全雕刻,不用塑像 及壁画; 发展的早期,外来影响较多。
佛像柱
塔柱
四、实例 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
实例:4.1北京妙应寺白塔(元)
实例:4.1北京妙应寺白塔(元) 凸字形台基; 亚字形须弥座2层;
实例:4.1北京妙应寺白塔(元)——宝盖
实例:4.2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明) “十万佛塔”
宝瓶 宝盖 相轮 宝匣 塔身 塔座
5.金刚宝座塔
高台上建塔五座(中央高,四角低); 台上为密檐塔或喇嘛塔; 仅见于明清。
第四节 佛塔
3、按功能用途分: 1)佛塔:收藏佛物; 2)墓塔:收葬高僧; 3)文峰塔:纪念事、人; 4)风水塔:镇风镇水; 5)瞭望塔:料敌作用。
五、实例 1.楼阁式塔 基本特征: 内设楼梯,可供登临; 每层设门窗、平坐腰檐。
云冈石窟
实例:1.1、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重点)
二门
石牌坊 大门
木牌楼 影壁
2.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明)——木牌楼
2.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明)——石牌坊
2.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明)——碑亭
2.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明)——省心楼
2.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明)——礼拜殿及月台
2.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明)——礼拜殿内景
3.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
特点: 1、建筑以方底穹顶和平顶构成 为主; 2、院落中较少辅助建筑; 3、礼拜殿分为内外拜殿。
3.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高低礼拜寺
礼拜殿:坐西向东(朝西礼拜) 外殿+内殿
3.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绿顶礼拜寺
3.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高礼拜寺
3.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高礼拜寺 外殿
3.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高礼拜寺 天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高礼拜寺 内殿
第四节 佛塔
副阶周匝是指建筑主体周围包绕一圈
外廊。宋式名称,多见于大殿、宝塔 等比较庄重的建筑。
八角形平面,金厢斗底槽; 副阶周匝; 明五暗四,共九层; 各层收分; 平坐暗层有斜撑; 桁架筒体木结构。
铸铁塔刹
藻井
八角形平面,金厢斗底槽; 副阶周匝; 明五暗四,共九层; 各层收分; 平坐暗层有斜撑; 桁架筒体木结构。
典型实例 1.湖北武当山道教宫观——总体布局
1.湖北武当山道教宫观——金顶
1.湖北武当山道教宫观——玉虚宫山门 遗存
1.湖北武当山道教宫观——紫霄宫大殿
1.湖北武当山道教宫观——天柱峰紫禁城
1.湖北武当山道教宫观——天柱峰 金殿
1.湖北武当山道教宫观——天柱峰 金殿
所谓踩是指斗拱挑出的部件,分为三踩、五踩、七踩、九踩,属于清代的称 呼,出一跳为三踩、两跳为五踩、三跳为七踩、四跳为九踩,牌坊斗拱可多 至十一踩。
实例:3.1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隋)(重点)
平面方形、全部石建; 四面各开一圆拱门; 方形塔心柱,柱面刻佛; 檐部叠涩,四角攒尖顶。
实例:3.2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唐)
国内已知最早的八角形塔
平面八角形、全部砖建; 南面开圆拱门, 其它面假门假窗;
4.喇嘛塔
分布于西藏、内蒙古一带; 作为寺塔或僧人墓塔; 内地元代始见,明代塔身变瘦高,清代添加“焰光门”。
仁寿塔 八角形平面; 花岗岩砌造,仿木。
实例:1.4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南宋)
八角形平面; 花岗岩砌造,仿木。
实例:1.4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南宋)
八角形平面; 花岗岩砌造,仿木。
2.密檐塔 基本特征: 底层高,二层起层高骤减; 多数不能登临; 砖石结构。
实例:2.1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 十二边形平面,是我国 塔中的孤例; 我国现存最早的密檐砖 塔。
一、塔的起源
西域早期佛塔 塔刹(神祠+伞盖) 塔身(覆钵状) 塔基(圆台)
第四节 佛塔
汉地佛塔: 西域佛教 + 汉地重楼 (塔顶覆钵) (多层楼阁)
第四节 佛塔
二、塔的基本组成
1.地宫 2.塔座 3.塔身 4.塔刹
第四节 佛塔
三、塔的作用
1.供佛:经书、舍利等 2.墓塔 3.瞭望:料敌(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 4.标志:导航引渡(浙江杭州六和塔) 5、风水:文峰、文昌、文兴塔,立于县城东南角 6、城关过街塔:居庸关过街塔
第二节 道教宫观
道教建筑 1.宫、观、院 2.相对于佛寺,规模偏小,未形成独立的系统与风格
• 特征:
– 1、殿堂设置在中轴 线上,两边布置配殿; – 2、宫观一般呈层层 院落依次递进; – 3、宫观大殿一般采 取等级很高的建筑规 制; – 4、继承中国传统建 筑思想、格局和方法, 同时又注入道家审美 思想和价值观念,形 成独特风格。
2.山西芮城永乐宫(元)
邱祖殿(遗址)
重阳殿 纯阳殿
总体布局: 纵深轴线; 各殿甬道相通,前 有月台,不设配殿。
三清殿
龙虎殿(无极门)
宫门
2.山西芮城永乐宫——龙虎殿(无极门;元)
2.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无极殿;元)
2.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无极殿;元)
减柱造; 前有宽大月台二重; 殿内供奉太清、玉清、 上清三神像。
第四节 佛塔
4)喇嘛塔:内地始建于元代 ——北京妙应寺白塔(元)—阿尼哥(尼泊尔)设计 ——五台山塔院寺白塔(清) 5)金刚宝座塔:仅见于明、清两代 ——北京大正觉寺塔(明) ——西黄寺塔(清) 6)小乘佛教塔 7)变体塔:花塔—塔身上半部装饰着各种繁复的花饰;过街 塔—建于街道中或大路上;宝箧(qie)印经塔(阿育王 塔),制作了八万四千小塔,作为藏经所用。 ——河北正定广惠寺花塔 ——居庸关过街塔
第六节 石窟 摩崖造像
二、我国石窟的类型 1.塔院型:以塔为石窟中心; 2.佛殿型:以佛像为主; 3.僧院型: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窟中立佛像,周围 凿小窟若干,每窟供一僧打坐。
1.塔院型:以塔为石窟中心;
1.塔院型:以塔为石窟中心;
2.佛殿型:以佛像为主;
2.佛殿型:以佛像为主;
3.僧院型:窟中立佛像,周围凿小窟供僧人打坐修行。
底层佛像
顶层佛像
实例:1.2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南宋)
我国最早使用双层塔壁的楼 阁式砖石塔 八角形平面;副阶周匝; 塔高九层;塔身层层内收; 双层塔壁;砖拱券; 斜塔。
实例:1.3江苏苏州报恩寺塔(南宋)
八角形平面; 副阶周匝; 砖木混合,共九层; 塔身砖造,平坐腰檐木构; 秀美、轻巧。
实例:1.4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南宋)
3.甘肃敦煌莫高窟(晋)
3.甘肃敦煌莫高窟(晋)
3.甘肃敦煌莫高窟(晋)
4.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北齐) 仿木构的程度进一步增强。
石质好,全雕刻,不用塑像 及壁画; 发展的早期,外来影响较多。
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
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
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
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
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
3.甘肃敦煌莫高窟(晋)
3.甘肃敦煌莫高窟(晋)
-始建于十六国,历经多 个朝代修建;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 圣地,被称为“东方卢 浮宫”。
第四节 佛塔
四、塔的分类 1、按材料分: 1)木塔(早期) ——木塔实例以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最早(辽) ——完全用木的塔在宋代以后已经绝迹 2)砖塔、石塔、砖石塔、琉璃塔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为最早的双层塔壁砖塔(五代) ——河南开封佑国寺塔为最早的琉璃塔(宋)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为最早的砖塔 3)砖木混合塔(唐、五代) ——塔心用砖石,外面用木,如平座 ——杭州保俶(chu)塔 4)金属:铜、铁塔 ——湖北当阳玉泉寺铁塔、陕西五台山显通寺双铜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