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管圈对骨科患者功能锻炼效果的作用重点

品管圈对骨科患者功能锻炼效果的作用重点

效在此得到体现㊂另外,每日工作时间是固定的,整理床单位这种有形工作时间的缩短意味着无形工作时间的延长,与患者沟通㊁交流的时间多了,对患者的信息了解更全面,通过情感交流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患者对护士有归属感,护士对患者有亲情感,人文关怀在无形工作时间中亦得到体现,因此,模式3更适合应用于老年干部病房㊂4 结论责任制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有的是 8小时在班㊁24小时负责制 ,有的是小组责任制﹝6﹞,有的是 整体人服务 包干责任制﹝7﹞等㊂总之,无论何种形式的责任制,其中心点都是患者有专门的护士负责,护士有专职护理的对象,但如何达到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 中提出的 三满意 ,需要我们在护理工作中进行探索,改革护理模式㊁改革排班方式﹝8﹞㊁改变思维观念㊁改变管理方法㊂优质服务要求护理人员要树立 主动服务㊁按需服务㊁不依赖家属 等优质服务理念﹝9﹞㊂我们在开展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 过程中,根据开展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排班模式㊁工作要求,一路实践㊁一路完善㊂通过 三个阶段 运行的不断改革,找到了目前最适合老年干部病房优质服务的 个人负责㊁小组协作制 护理模式,该模式结合了功能制与责任制的优点,使分工与合作各自发挥最大功效,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高,人文关怀得到了充分保障,不但达到了 患者满意㊁社会满意㊁政府满意 的活动目的,而且也收获了 医生满意㊁护士满意 的双赢成果㊂参考文献1 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30.2 朱秀琴,黄丽红,郭巧珍,等.责任包干制结合工效挂钩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0,25(21):20-22.3 丁兆霞,周万春,周剑峰.护理伦理学在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中的应用﹝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1):76-77.4 王山,黄秀芝.创新医院主动服务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1):58-60.5 张兰,李萍,周晓丛.老年干部病房护理人员合理配置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130-132.6 顾明莉.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5):106-107.7 田宇红,黄叶莉,汪萌,等.特需病房实施 整体人服务 ㊁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的探讨﹝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24(3):182-183.8 陈晓红.对开展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活动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16-18.9 李雅静,纪彩卿,张卫红,等.循证护理在开展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6-27.(本文编辑:王溪婷)品管圈对骨科患者功能锻炼效果的作用殷峰ʌ摘 要ɔ 目的 探讨品管圈管理对骨科患者功能锻炼的效果㊂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100例骨科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列出患者日常功能锻炼中存在的问题㊂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100例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针对列出问题,应用品管圈对患者功能锻炼进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性及进行有效锻炼持续时间㊁护士床边指导时间及护士的功能锻炼知识掌握情况㊂结果 对照组患者功能锻炼准确性㊁有效锻炼时间及护士床边指导时间均明显低于实验组(均P <0.05)㊂结论 将品管圈应用于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中,不仅拓展了护士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患者功能锻炼效果,降低了疾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卧床时间,提高了患者日常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住院满意度㊂ ʌ关键词ɔ 品管圈; 骨科; 功能锻炼; 住院满意度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09.036作者单位:225400江苏泰兴,江苏省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兴人民医院品管圈简称QCC,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1﹞㊂复位㊁固定和功能锻炼是现代医学治疗骨折或关节脱位的3个重要环节﹝2﹞㊂所以骨折治疗不仅是骨折的愈合,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尽早尽快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㊂但在临床上常因护士㊁患者及家属对功能锻炼重视程度不够㊁患者依从性较差,导致锻炼不到位造成患者的正常功能丧失,降低了生活质量㊂我科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骨折患者功能锻炼方面进行实践指导,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100例骨科患者作为对照组,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8岁,其中脊柱骨折15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8例,四肢骨折36例,髋关节置换21例,颈椎骨折2例,骨盆骨折5例,膝关节镜手术13例㊂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100例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男59例,女41例;平均年龄55岁,其中脊柱骨折13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8例,四肢骨折39例,髋关节置换18例,颈椎骨折1例,骨盆骨折4例,膝关节镜手术17例㊂两组患者在年龄㊁性别㊁文化层次㊁受伤类别以及手术过程方法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㊂1.2 实施对策1.2.1 对照组采用日常护理指导和措施1.2.2 实验组首先科室成立品管圈㊂品管圈活动时间为2014年1~4月,每2周集中活动1次㊂护士长担任圈长,圈员共12名,其中护理后备人才1名㊁医疗组长3名㊁其余圈员由自愿参加科室竞聘考试合格的专业知识强㊁综合素质好㊁有工作责任心的护士组成㊂圈员讨论确定圈名为蚁力圈,寓意是圈员个人力量很微薄,但只要像蚂蚁一样团结一致定能达到目标㊂明确每位成员的职责,通过收集资料㊁制定计划㊁追踪检查㊁评价效果以及定期根据反馈结果总结分析㊁落实整改措施㊂1.2.3 确定活动主题和目标通过调查骨科患者功能锻炼方面缺失的具体原因:①本病区缺乏专业康复训练师和相关健康教育标准;②从管理层面就未引起重视,监管力度不强㊁未真正与绩效考核挂钩,科室的康复锻炼手册和工具较少㊁对护理人员康复知识培训不到位;③护理人员缺乏专业化康复锻炼知识培训㊁知识面不广㊁责任心不强㊁对患者功能锻炼指导存在惰性㊁健康宣教力度不够㊁部分护理人员沟通能力欠缺,轮转护士较多;④首选患者及家属对功能锻炼意识不强,患者害怕疼痛担心影响伤口及骨折的愈合㊁加重出血,患者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差等造成锻炼方法不正确;患者之间的负面影响;⑤科室医疗小组未与护理人员达成一致发挥积极作用;⑥病房加床较多,病房环境比较嘈杂等㊂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对管理环节的管理因素㊁护士因素㊁患者因素㊁其他因素等4个方面进行要因分析﹝3﹞,逐次找出最重要问题以确定活动内容,从而不断提升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终以促进早日康复㊂1.2.4 圈会讨论确定计划①根据科室常见病,圈会讨论在医疗组长的指导下,制定康复功能锻炼标准和宣教流程﹝4﹞,要求图文并茂,修订口袋本保证人手一册,制定功能锻炼计划表及专项督促表便于进行质量考核;在每个病房统一位置摆放康复手册,按需将踝泵运动卡悬挂在患者床边;②组织全科人员学习骨科疾病的康复训练知识,提高认识;③科室购置足底压力泵,加强患者的被动运动;④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实行医护患一体化的护理查房;⑤加强无痛病房的管理,真正落实超前镇痛;⑥加强巡视,强化宣教,贯穿患者住院的整个过程中,提高患者及家属锻炼的依从性,使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了住院日,增加了病房周转率,减少加床,加强陪护人员管理,保证良好休息环境;⑦根据实际住院患者数,申请增加护理人员,达到应有的床护比例㊂1.2.5 执行过程①每天利用晨会时间组织在班人员学习骨科常见病康复训练知识及优质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每周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回顾性学习一次,并动员科室内训师制作PPT讲解护患的沟通技巧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多方面知识;每天通过床头交接班㊁护理查房加强对护士床边实践能力的培训;对新轮转护士及年轻护士分配导师带教制加强培训及考核㊂②责任护士从患者入院开始就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发放健康教育卡片;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计划表;每天利用晨午间护理㊁治疗巡视病房期间,进行功能锻炼的讲解示范,包括健侧肢体关节的全方位活动和患侧肢体的主动被动肌肉地舒缩运动,并进行量化活动指标,指导锻炼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发展,顺势增强,可收到骨折愈合与肢体功能恢复同时并进的效果﹝5﹞,但应向患者说明有以下情况者不宜进行功能锻炼:骨折延迟愈合㊁关节内有骨折片及损伤性关节炎﹝6﹞;及时检查评估患者有效功能锻炼是否有效,做到班班宣教记录;在日常护理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心理动态﹝7﹞,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波动变化,给予鼓励以增强信心;平时宣教时也要将家属带动起来,我们在指导患者康复训练的同时,要教会家属并发症预防和康复训练的方法﹝8﹞;针对不同患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层次强调锻炼的目的㊁重要性,以及不锻炼所造成的并发症㊂③年轻护士可参照图文并茂的康复手册或口袋本知识要求指导患者锻炼,同时指导患者可在空闲时,自己按照康复手册上的步骤进行锻炼㊂④针对意识模糊的不能配合或功能锻炼依从性差的患者及老年患者,我们在个性化指导的同时使用足底泵给予被动运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㊂⑤改进白班工作流程,采取医㊁护㊁患一体化的查房模式﹝9﹞,护士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患者;对于手术患者由于医疗组长是圈员,所以我们能及时了解所管患者的手术方式㊁固定材料的类型㊁固定方法等情况,与医疗组长共同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每天根据计划安排的内容进行指导㊁督查是否到位﹝10﹞㊂⑥加强疼痛的护理,每班给以评估,指导服用止痛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并指导锻炼时循序渐进,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止㊂⑦将常见病的锻炼方法做成视频,在病区的电视机上循环播放,给患者提供一个锻炼的环境氛围,增强锻炼效果㊂⑧对于出院患者,圈员定期随访,了解在家中的锻炼情况,及时指导,并将锻炼情况记录于随访本上,嘱患者定期来院复诊㊂⑨每天由圈长和圈员巡查病房2次,了解护士宣教情况及患者的康复锻炼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锻炼的频次是否符合要求等并进行考核指导㊂月底蚁力圈通过功能锻炼专项督促表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功能锻炼相关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通过PDCA列入下一个循环中㊂1.2.6 评价标准将科室自制的患者功能锻炼督查表㊁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和护士调研表作为评价标准㊂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进行数据的描述和分析㊂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㊂2 结果2.1 两组患者功能锻炼技术掌握情况实验组患者锻炼依从性㊁锻炼方法的正确率㊁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㊁每天锻炼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疼痛指数及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㊂见表1㊂2.2 两组患者的相关满意度指标比较情况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㊂见表2㊂2.3 实施品管圈前后对护士所做的调研情况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后,护士沟通能力㊁专业知识㊁护患关系㊁医护关系㊁护护协作关系明显高于开展前(均P<0.01)㊂见表3㊂表1 品管圈开展前后患者功能锻炼相关指标督查情况比较分组例数患者依从性锻炼正确锻炼时间达标患侧移动知晓辅助工具使用正确疾病注意事项疼痛感受疾病相关并发症对照组100524240503949588实验组100706971866480170 x2值 6.8114.7619.4629.7812.5120.9835.868.33 P值<0.01<0.01<0.01<0.01<0.01<0.01<0.01<0.01表2 品管圈开展前后患者满意度调查指标比较分组例数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护士主动巡视沟通医护人员锻炼指导相关疾病知识宣教病区环境改善状况总满意度(%)对照组100625949573748.8实验组100897876846577.6 x2值19.718.3715.5517.5315.69P值<0.01<0.01<0.01<0.01<0.01表3 品管圈开展前后对护士的调查情况比较项目调查例数沟通能力提高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对患者心中有数增强护患关系增加同事团队协助关系开展品管圈前1005360545162开展品管圈后1007681727884 x2值11.559.52 6.9515.9212.28 P值<0.01<0.01<0.01<0.01<0.013 讨论田君叶等﹝11﹞研究显示,骨科患者需要更多关于手术和康复的知识㊁功能锻炼的方法㊁活动的注意事项等信息㊂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及患者对锻炼的理念不够重视,造成疾病恢复延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㊂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我们完善健康宣教的相关知识,修订常见病的功能锻炼手册及口袋本,制定的骨科专科功能锻炼督查表,强化了护理人员知识培训,加强对护士㊁患者的督查,从而降低了患者功能锻炼的缺失率,促进了锻炼质量的持续改进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个体㊁家庭和社会在决定满足其健康需求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自我护理正成为一个发展趋势﹝12﹞㊂对骨折患者实施品管圈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在护理人员的带动下变被动为主动,从疼痛到无痛,成为我们这次活动的推动者和支持者,患者通过积极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和避免肌肉萎缩㊁骨质疏松㊁关节僵硬等多种并发症,使肢体迅速恢复正常功能﹝13﹞㊂目前,品管圈作为一种管理的手段被广泛用于医院的管理﹝14﹞㊂它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其优势是全员均享有更高的自主权㊁参与权和管理权,管理不再是以护士长和科主任为主,而是全员积极参与﹝15﹞㊂圈员在参与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获得荣誉感,激发了护士自觉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和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增加了科室的凝聚力,同时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工作场所;增进了医护㊁护患㊁医患关系,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㊂因此,QCC工作方法不仅有利于措施的执行与效果,也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建立,从而提高管理效益和执行力﹝16﹞㊂参考文献1 马春远.品管圈用于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3):90.2 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65.3 马兰,李惠萍.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2,27(14):95-97.4 江美齐,钟劲. 品管圈 活动在提升骨科功能锻炼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5):216-218.5 姚传玲,唐莹河.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后功能锻炼的指导﹝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2(1):63-64.6 崔丽华,朱强.常见骨伤骨病护理康复指导﹝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25-133.7 姚蕴伍,吴之明.护理学基础﹝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62.8 韩根生.长期卧床者的床上康复方案﹝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5:290.9 蒋海兰,刘冰,曹敏,等.护理查房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5)348-349.10 朱秀英,孔丽军,樊丽萍,等.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8, 14(4):537-539.11 田君叶,刘均娥,穆红.骨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77-379.12 计惠民,徐归燕.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9):403-404.13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77.14 黄璐,熊永芳,朱立珍,等.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NICU护理卡书写质量﹝J﹞.护理学杂志,2011,26(7):55-56. 15 顾军养,王燕萍,朱燕均.品管圈对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观察效果﹝J﹞.护理学报,2012,19(3B):41-43. 16 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945-1946.(本文编辑:牛铁兵)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健康教育执行率中的应用陈嘉刘丹ʌ摘要ɔ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健康教育执行率的影响,以达到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㊂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为 提高护士健康教育执行率 ,按照品管圈的活动步骤,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护士健康教育执行率存在的问题,拟定活动计划㊁把握现状㊁设定目标㊁验证真因㊁实施对策与检讨等㊂结果经过 品管圈 小组5个月的良性干预,护士健康教育执行率由活动前的82.5%提高到活动后的93.7%,完成了预期90.8%的目标㊂结论 品管圈 活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共同制定标准的操作规范,提高了护士健康教育执行率,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㊂ʌ关键词ɔ品管圈; 健康教育; 执行率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09.037作者单位:133000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陈嘉);132000吉林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刘丹)品管圈(QCC)是指一个工作现场的人,为了解决问题㊁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