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4教案 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4教案 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4教案苏教版必修1教材:(凤凰国标课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设计的人机关系章节: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第一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课时:第2课时作者:林雅芝(浙江省嵊泗中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中权衡的思想方法。

(2)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举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进行设计分析的方法。

(2)在思考、讨论和实践过程中,体会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基本思想方法。

(3)在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技术设计的兴趣与热情。

(2)体会到在产品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形成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3)养成科学、严谨地对待技术设计的态度。

(4)进一步形成“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技术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从技术角度,对案例不同层面思考、分析、讨论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技术设计理念。

三、教学难点能分析具体产品设计中所涉及的人的静、动态尺寸和生理特点。

四、教学方法以情景教学法为主,结合谈话法为主、讲授法等。

五、设计思想1. 课本分析本节课是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这节内容有两个方面要求:一是能理解什么是人机关系;二是能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三是了解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本节教学内容是全书的基础内容之一,和上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都是围绕技术与设计的问题展开的,是技术的性质、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文化的组成部分,起到由技术的性质到技术设计的过渡作用,也是“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这里的人机关系不是专业的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了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的视野中认识设计,为以后学生经历产品设计中的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

本节的重点应放在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上。

本节共为2课时,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因此本节的重点是在了解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学习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 设计理念“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讲述的是基础性知识,是后面内容学习的基础。

本节是第二课时,与第一节应该衔接起来,使教学具有连贯性。

本节主要利用教室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景,对课本的案例进行了灵活的处理和筛选。

通过问题交流复习旧知识,从观察与思考某小区的建筑设施入手,直截了当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安排了两个观察是为了学会分析,找到问题的原因,为学习新内容埋下伏笔。

补充无障碍案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眼界,包括对人民币的多种文字设计,展示特殊人群的需要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产品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形成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安排动、静态人和手是为了让学生能理解人及手等部位动、静态尺寸不同。

服装设计引起学生思考并作为案例引证。

再安排考虑课桌椅设计时动、静态尺寸是为让学生能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安排沙发椅和多功能家具是为了引起学生思考,合理的人机关系还要考虑“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通过体悟人手与工学键盘和鼠标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再通过分析手机和自行车案例得到巩固。

安排残疾人车道和盲道的案例让学生关注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也是要考虑的。

学生谈对房间的色彩和空间大小的感觉是对已有心理感受经验的回顾和假设体验。

通过一组“ALESSI公司的产品”再次体验视觉引起的心理感受,领悟和理解产品设计应体现人的心理需求。

同时用盲人门球运动员试戴“香妃帽”的案例点明心理需求人人都有,并要适度考虑。

安排“电话机”和“电脑”是为了使学生理解信息交互的途径和方法的多样性。

通过阅读课本P35页,汽车的颜色案例,点明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各环节设计始终围绕着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使学生进一步形成产品设计“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核心设计理念,为学生今后进行产品设计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策略设计这节课“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是在学习第一节人机关系概念及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利用身边的实体案例和媒体提供的案例关键是让学生领悟到考虑到哪些方面,如何把握尺度设计才是合理,才能实现人机关系的目标。

(1)启发学生进行“问题”交流,复习已有知识。

(2)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和思考某小区的建筑设计,为引出“特殊人群”和“普通人群做铺垫。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设计体现了这种合理的做法?”尽量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做必要的补充,拓展知识面,让学生加深理解。

(4)引导学生从尺寸角度观察和思考教室的门。

(5)两组图片要让学生分别体会人的整体和部分动态的变化。

(6)阅读课本P33“小词典”。

时间不要花太多,了解区别就好。

(7)对服装的思考和领悟要让学生说出两者设计时涉及的动态尺寸不一样。

(8)要启发学生思考课桌椅设计时动、静态尺寸怎么考虑?多做几处具体的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不同产品,不同部位所涉及和考虑的人机关系是不同的。

(9)对沙发椅、床和席梦思案例,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对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加以思考。

(10)要让学生充分体悟人手与工学键盘和鼠标之间的关系。

(11)要启发学生思考和分析手机和自行车案例中,具体跟人手生理特点相关的设计。

(12)观察与思考:这些设计合理吗?引导学生更应关注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和需要。

(13)启发学生谈出对房间的色彩和空间大小的感觉。

(14)提示学生从心理角度欣赏和感受这些设计优秀的产品,加深对心理需求的理解。

(15)要启发和引导学生说出现在操作电脑方便性体现在哪里?4.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人机关系”的含义及设计中要追求的人机关系目标,为本节的学习作了铺垫。

但是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并不完全清楚,也较少关注。

作为本课的设计针对的是我们学校理科平行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处于中下水平,本节的知识点对他们来也不难,关键是会具体考虑和分析。

如何激发学生对技术设计的兴趣,需要在观察、思考、分析、活动中得到体验和感悟,进而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素养,对今后的教学至关重要。

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情景和问题,列举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实例,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和剖析,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符合认知规律。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的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普通教室、教学课件PPT等。

2. 教学课件的准备结合本节的教学设计,课件总体比较简洁。

课件的图片内容主要是为提出问题、分析、探究创设的情景和方便教师讲解知识点提供案例。

文字内容是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和安排一些学生活动的内容,方便教师开展各个教学环节。

七、教学过程1. 学生交流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上堂课的问题思考进行交流。

先请某某同学谈谈,大家认真听。

学生:考虑司机的心理是为了行车安全,考虑乘客的心理是为了满足心理舒适。

2.问题教师:设计中除了要考虑实现安全、舒适目标外,还需要考虑健康、高效等目标。

那么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人机关系以达到这些目标呢?请同学们观察和思考:这一小区住户不多,为什么要设计台阶和斜坡两条路口呢?学生观察和思考:它们分别是正常人通行的阶梯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通行的车道。

教师:设计产品要考虑到不同人群(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即考虑:(1)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课件)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设计体现了这种合理的做法?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图片]补充:马路、小区等设置残疾人车道、盲道、盲文、盲图、残疾人售票窗口、残疾人售票窗口、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无障碍公交车、无障碍出租车以及人民币的盲文、阿拉伯数字及四种少数民族等都考虑了除汉人之外特殊人群的使用。

教师:大多数产品是为普通人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

如教室和家里的门高200厘米,宽70~80厘米度和门把手的位置高100厘米等都是以普通人群的身高、体宽和左右手习惯设计等为标准设计的,适合普通人群操作、使用。

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特殊的需要,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它们的需要。

3.问题思考教师:我们平常进出教室的时候,都是一个个经过门的,为什么门要做得这么宽?不是很浪费材料吗?(课件)学生思考:因为人在走路的时候要摆动手臂。

为了使手臂不碰到门框。

教师:对。

人们在使用物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交替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的动态尺寸。

(2)显示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

(课件)静、动态人和静、动态手。

4.阅读课本P33“小词典”5.思考教师:同样是外衣,为什么西服和运动服的尺寸大小不一样?学生:因为人运动时比走路时的动作幅度大。

因此,运动服的动态尺寸要大些。

6.思考教师:我们课桌椅设计时动、静态尺寸怎么考虑?学生:桌面大小考虑两手臂间的静、动态尺寸;桌脚的高度和跨度考虑两腿的静、动态尺寸;桌兜考虑手和手臂静、动态尺寸。

椅面的大小考虑臀部的静、动态尺寸;椅脚的高度考虑腿的静、动态尺寸。

因为玩具车的人机关系涉及了人的各个部位,而手机只跟手和眼睛产生人机关系。

(可以让学生补充完成)7.思考教师:椅子为什么设计成弧型,床为什么还要使用席梦思?为什么我们看一眼就喜欢它们呢?学生1:因为臀是圆弧形。

而席梦思比较软,所以舒服。

学生2:木板床比较硬,没有曲线。

人躺在席梦思能自然形成曲面的床,和人体的曲线吻合,所以舒适。

教师: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既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课件)(3)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课件)[图片]人体工学键盘8.观察与思考:下列产品的哪些方面设计跟手的生理特点有关?(分别请两位同学回答。

)学生1:手机的大小、重量、按键的大小和力度与手的生理特点相关。

(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学生2:自行车方向握把的大小及与刹车柄的距离、力度等(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9.观察与思考:这些设计合理吗?[图片]学生:不合理。

教师:特殊人群的生理需求是我们设计中更加要关注的。

教师:人的心理需求包括:视觉:对产品色彩、形态,空间关系的感觉。

听觉:对产品声音的感觉。

味觉:对产品口味的感觉。

嗅觉:对产品气味的感觉。

触觉:手、足、皮肤对产品的感觉。

红代表喜庆、热情,危险,警示;白给人的感觉是纯洁,神圣,高雅,轻,飘;黑显得有力,坚固,沉重,神秘,严肃,罪恶;灰则是平凡、谦和、失意、中庸的象征。

10.谈一谈教师:请你们谈谈对房间的色彩、空间大小的感觉?学生1:房间如果是暖色调,给人以温暖感;反之给人以安静的感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