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作业习题(按照教材的章节)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西周的学校设臵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王都郊外的学校称。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B、御C、诗D、数()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A、孝B、礼C、忠D、仁()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三、判断题()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2、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

()3、孔丘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

( ) 4、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中,“性”是指先天素质,“习”是指行为习惯。

( ) 5、私学是出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对贡献之一。

()6、孔子所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而墨子所提倡的“爱”是有差别的“爱。

()7、孔子的“六艺”教育中,“书”是指教学生识字、写字,以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

四、名词解释题1、学在官府:2、六艺:3、"有教无类":五、简答题1、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2、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六、论述题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历史特点。

2、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七、思考题1、从学校的萌芽到“学在官府”,再到“文化下移”私学兴起,我们看到了一个官学于私学轮替的现象。

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官学和私学之间的发展变化是否有规律可循?2、孔子把人分成上智、中人、下愚三种,而且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种观点和做法与他提倡的“有教无类”是否矛盾?3、作为一名政治改良主义者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有没有缺陷?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学派和学派。

2、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3、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4、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或“贤士”,5、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6、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8、《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八条目”是、、、、、、、”。

9、《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10、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2、“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A、荀子B、孔子C、孟子D、庄子()3、“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A、荀子B、老子C、庄子D、孔子()4、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6、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7、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三、判断题( ) 1、孟子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扩充人固有的“善性”的过程。

()2、墨家教育中所谓的“博乎道术”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文史知识的教育。

()3、稷下学宫是战国初期文化教育中心,各家私学的集散地,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四、名词解释题1、稷下学宫:2、虚壹而静:3、三纲领八条目:4、豫时孙摩:5、教学相长:四、简答题1.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历史意义是什么?2、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3.墨家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是怎样的?有何独到之处?五、论述题1.从“人性论”入手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2、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六、思考题1、墨子、孟子、荀子三人的教育思想有什么共同点?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臵弟子员,标志着的正式设立。

2、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

3、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的形式。

4、汉灵帝时设立的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5、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

二、单项选择题()4、“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4、“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A、唐代B、汉代C、秦代D、周代()8、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三、判断题()1、秦朝实施“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加强了民众的法制意识,因此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进步。

()2、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文教政策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3、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为汉高祖采纳,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文教政策使儒学成为封建教育的主流。

四、名词解释题1、三大文教政策:2、察举制3、次相授受4、文翁兴学5、“设科射策”五、简答题1、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六、论述题1、汉代太学的设臵与发展是怎样的?2、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七、思考题1、秦始皇采用的是“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政策,而汉武帝采用的“独尊儒术”的政策是不是另一种软化的文化专制手段?后一政策的确立是否意味着汉初宽松的文化氛围的结束?2、董仲舒强调“性待教而后善”,那么从逻辑上说,承认了“性已善”就等于否定了教育的必要性了。

如此看了,孟子既认为“性本善”,又重视教育,这不是矛盾吗?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下令立,以后发展成为与太学相区别、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开中央官学教育分别士庶的先例。

3、《》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

二、单项选择题()1、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A、国子学B、宫邸学C、四门学D、鸿都门学()2、《颜氏家训》是由谁写的:A、颜之推B、颜渊C、颜元D、颜真卿三、判断题()1、东晋时期创办国子学的目的是为了“殊其士庶,异其贵贱”。

四、名词解释题1、九品中正制:五、简答题1、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六、论述题1、什么是“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和。

2.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

3.唐代官学教育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二、单项选择题()1、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A、魏晋南北朝B、唐朝C、隋朝D、宋朝()8、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D、“性三品”思想()6、“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A、隋代B、宋代C、唐代D、汉代三、论述题1、试述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2、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3、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六、思考题1、有些唐代的统治者信奉道家思想,但是为何还要推行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制度?2、学校为科举考试提供生源,两者应该是密不可分的。

应该如何理解唐代是就出现了“重科举轻学校”之说?这种说法与现在的重考试轻素质是否有类似之处?科举制是否一出现就有很大的弊端?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四书》包括《》、《》、《》、《》。

它是由编定的。

2.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主持发起,史称“”;第二次是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第三次由主持发动,史称“”。

3.两宋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湖南长沙的等。

5.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等。

6.朱熹将人性分成“”与“”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7、朱熹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与两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2、“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3、《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A、王守仁B、湛若水C、阮元D、朱熹三、判断题( ) 1、“国子监”既是宋朝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

( ) 2、“积分法”作为一种学生学业考核方法,始于宋代,到元代趋于完善。

() 3、殿试制度是在宋代成为制度的。

() 4、“书院”这种教育组织萌芽于宋朝末年。

( ) 5、在儿童教育上,朱熹强调对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王守仁强调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

四、名词解释题1、苏湖教法:2、三舍法五、简答题1.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2、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有哪些发展变化?3、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六、论述题1、试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2、朱熹关于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有哪些论述?七、思考题1、书院属于私学吗?如果是,那为什么没有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这种私学也能有如此的发展呢?这种学院式的私学与孔子创办的私学在体制上有相同之处吗?第八章明朝的教育一、填空题1.朱元璋曾下令对《》一书大加删节,以符合其专制主义的文教政策。

2.永乐年间按程朱理学思想编纂《》、《》、《》,颁行天下,作为学校钦定的教科书。

3.明初国子监还实行“”,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

7、明清普遍设臵的蒙学主要是,蒙学教师一般称为。

8、从明代开始,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4个步骤。

二、单项选择题()1、“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2、在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是:A、岳麓书院B、学海堂C、漳南书院D、东林书院三、判断题( ) 1、“监生历事制度”是明代出现的一种教学实习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