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四大句式
一、判断句
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几乎不用判断词“是”字。
1、基本形式“……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者……”例: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 …也”例:鱼,我所欲也。
“……者也例:莲,花之君子者也。
2、用“为”“乃”“则”“是”等判断词表示肯定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于人为可讥。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是”作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4、不用判断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判断。
例:刘备,天下枭雄。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
主要有:
1、省略主语例:(祖父)暴霜露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
3、省略宾语例:具告(之)以事
4、省略介词例:有碑仆(于)道
5、省略量词例:今日割五(座)城
三、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例:甚矣,汝之不惠。
/踯躅青骢马
2、宾语前置。
(谓语的宾语和介词的宾语,都可前置)
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不吾知也。
②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则何以哉?
③用“之”“是”字作为宾前标志词例:何陋之有?/唯命是从
④固定词组例:是故(因此)
3、定语后置。
(“者”字煞尾,相当于“的”;“之”,定后的标志词)
①中心词+之+定语+者例:马之千里者
②中心词+之+定语例:蚓无爪牙之利
③中心词+定语+者例:求人可使报秦者
④中心词+数量词例:冠者五六人
4、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介宾短语在文言中,除少数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①介词“于”、“以”和它的宾语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
例:始舍于其址
②副词作状语后置例:后秦击赵者再
四、被动句
1、“为……所……”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为……”例:为天下笑
2、“见(受)……于……”例:臣诚恐见欺于王。
/ 受制于人“……于……”例:不拘于时
“见……”例: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3、少数用“被”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意念被动例:日削月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