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七年级生物学科(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张丽丽
小结与预习小结: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影响
预习: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后反思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同学们对生物有了简单的和初步的认识,为了使他们对生物产生更大的兴趣。

在教课时应采用提问的方式,并且让所提的问题具有创新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充满求知欲望的心态下学习新的内容。

达标测评题
选择题
1.香蕉在北方地区不能很好的生长,影响它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
A.北方降雨少
B.北方温度低
C.土壤酸碱度不适
D.光照强度不够
2.下列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一群麻雀一起去觅食
C.两只狗为争骨头而争斗
D.小鸟为占巢区而在周围鸣叫
3. 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缺乏( )
A. 空气
B. 水分
C. 阳光
D. 适宜的温度
4. 柑橘在北方生长不好,影响柑橘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水分
D. 温度
5. 下列各项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 食草动物
B. 阳光
C. 空气
D. 温度
6. 一块农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 阳光
B. 温度
C. 田间杂草
D. 水分
7. 同种生物之间( )。

A. 有互助、有斗争 B . 无互助、无斗争 C. 只互助不斗争 D. 只斗争不互助
8.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B.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不利的
C.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D.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9. 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 )生活的适应。

A. 沙漠
B. 水中
C. 陆地
D. 空中
10. 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

A. 生物不能改变环境
B. 生物能改变环境
C.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D. 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
11. 猫头鹰有利爪与( )生活相适用。

A. 飞行
B. 草食性
C. 肉食性
D. 陆地
12. 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
A蚯蚓要见阳光B土壤中的温度太低 C. 蚯蚓要寻找食物 D. 土壤中缺少氧气
13.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这主要是( )。

A. 骆驼刺喜欢沙土
B. 骆驼刺怕被风刮走
C. 骆驼刺需要营养物质
D. 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参考答案
1、B
2、B
3、B
4、D
5、A
6、C
7、A
8、C
9、B 10、B 11、C 12、D 13、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