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心理学第二章-变量及控制
实验心理学第二章-变量及控制
➢ 在实验设计中,自变量也叫因素或因子(factor)。通常讲的单 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是指自变量的个数,一个、两 个或多个。
➢ 水平是同一个自变量采取的维度,即自变量的不同取值,也叫 实验处理。每种自变量水平也叫一种实验处理。
二、自变量的分类
1、作业变量 2、环境变量 3、被试变量
1、作业变量 task variable:实验作业、任务,各种可以操纵质和 量变化的刺激。
(三)根据变量的性质分:存在变量和引发变量
存在变量 预先已经存在的,并非研究过程中引起的变量,如性别, 学校类型等。属于准自变量,只能选择,不能操纵。
引发变量 在研究过程中由研究者施加或引起的变量,如刺激的 呈现方式等。属于真正的自变量,可以操纵。
(四)根据其来源分:stimulus variable(S)、organism variable, (O)、reaction variable/ response variable(R)。
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就是要探明这三类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因 果关系,因此,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程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R=f(S,O)
1、刺激变量
刺激变量:来自外部的刺激情境,是心理实验中对被试的心理或行 为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外在条件或因素。包括自变量与额外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想研究的并借助于实验过程以探明其对被试的 心理或行为能否产生影响的变量; ➢额外变量:不是主试想研究的,但是可能对被试的心理或行为产 生影响。
content
2、因果变量
相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说变量x是导致变量y变化的因。 则必然会有:
x 和 y 之间存在关系; 非对称的关系,即x的变化先于y的变化,而不是相反; 不管其他因素发生与否,x 的变化必然会引起 y 的变化, 即有 x 必有y(充分条件),但并不意味着“没有x就没 y (必要条件)”,y 通常不止有 x 一个因素的影响。
第二章 心理实验中变量的分析与处理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心理实验中的变量分析 第二节 自变量及控制 第三节 因变量及控制 第四节 额外变量及控制
第一节 心理实验中的变量分析
一
、
变 量 概 述
二 、 变 量
的
分
类
一、变量概述
variable:在性质上和数量上可以发生变化的 事物的属性。
变量是使实验运转的嵌齿和齿轮,因此, 实验的关键在于变量的有效选择和操纵。
化
四、自变量的控制
(一)制定操作性定义 (二)确定检查点 (三)自变量呈现仪器的控制 (四)确定自变量的呈现方式、次序、空间位置、时间长短等
(一)制定操作性定义
operational definition: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 对自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例:给“学习态度”进行操作定义? 答:用学生到校率、迟到和早退的次数与时数、上课认真听讲情 况、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等具体可感知的现象代表学习态度。 例:饥饿 答:剥夺仅是24小时后个体存在的状态。 练习:给“幸福”“班主任的业绩”进行操作定义?
1、相关变量:在方向、大小方面存在一定关系,但不能确定它们 之间哪个是因,哪个是果,主要存在于相关研究中。
➢ 正相关;负相关; ➢ 伪相关:两变量的相关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由第三变量引起
,当第三变量消失时,相关关系亦随之消失; ➢ 中介相关关系,即变量x与中介变量c相关,而x又与变量y相关
;或可能是“伪零度相关”,即两变量本来存在相关,由于第 三变量各与两者相关,使两变量之间显现不出相关关系(了解 )。
2、环境变量 environmental independent variable:各种环境因素 充当的自变量。如学校、地区、班级等。
3、被试变量
又称机体变量,是指在外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被试间不 同程度的持续性特征。如年龄、性别、不同文化程度、职 业、健康状况等的个体差异。严格讲这些变量是准自变量。
混淆变量:指那些不想研究但却与自变量一起发生系统改变的变量 ,使得被试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原因无法确定。
研究问题: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效果比较
表2.1 存在混淆变量的检验学习方式的实验设计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第一组 3小时 —— —— —— 测验 第二组 3小时 3小时 —— —— 测验 第三组 3小时 3小时 3小时 —— 测验
结果:证实了假设,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好
2、机体变量
可能对被试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的被试自身的特征或身心特 征。如被试的性别、年龄、身心健康水平、认知方式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学实验中,可操纵的变量和机体变量都 可以作为自变量,但实验中至少有一个可操纵变量,才可以揭示 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实验的 自变量全部为被试变量,则该实验很难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 的因果关系。
4、暂时的被试变量
通过主试的言语、态度及用某些方法使被试的特性、机 能状态等产生一时的变化,由这一时的变化作为自变量 的被试因素。如疲劳、焦虑、恐惧、奖励、饥饿等。
5、复合变量
大多实验往往是同时操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 效率高,易保持额外变量的恒定,结果更接近实际。
三、自变量的特性
♣ 可控性:可以由实验者直接操纵 ♣ 变化性:值是可以变化的 ♣ 诱发性:可以引起某些心理活动或行为表现的变
如:吸烟导致肺癌
3、反应变量
也叫因变量,由于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被试反应或内外变化。 因变量是在实验中需要观察和记录的,通常包括强度、速度等。
心理学实验中变量的分类
自变量被操纵 因变量被观察 额外变量被控制
第二节 自变量及控制一、自变量定义independent variable:又叫独立变量、刺激变量,指在实验中由 实验者操纵、控制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相关的术语:因素、水平、实验处理。
二、co变n量te的n分t 类
(一)根据变量之间关系的性质分:相关变量与因果变量 (二)根据变量的数据形式分:连续变量、非连续变量 (三)根据变量的性质分:存在变量和引发变量 (四)根据其来源分: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 (五)根据实验研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自变量、 因变量、额外变量
(一)根据变量之间关系的性质分:相关变量与因果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