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的特点.ppt
社區工作的特點
結構導向分析角度
宏觀的角度 問題非個人,而是與社區環境、社會制度及 整個社會密切相關
社區環境與制度如何影響人的社會性功能 問題解決之方法是改變不合理的制度及政
策 解決問題之責任亦非個人:
不採用「責難受害者」的模式
寬廣的層面
社區問題涉及制度與整個社會層面 社區工作關注社會發展 重視提升社會意識及社會資源和權力的分
Thomas 分類法
資源分配面向: 組織民眾,就民眾切身之事,爭取合理平 均之資源分配,以保障其權益
民眾發展面向: 1. 促進公民權的發展:政治責任感 2. 促進社會發展凝聚力:增進相互關係以 及對社區的歸屬感
Rothman與Thomas 分類法之異同
Thomas在過程目標上進一步闡述公民權與社區 凝聚力的重要性
加強民眾對社區的歸屬感:抗衡社區解體
善用社區資源,滿足需要 應避免資源重複及浪費
配
強調集體參與
鼓勵民眾參與兒不僅僅是提供全盤服務 明瞭責任與權利 參與可加強敏感度、影響決策 集體行動解決問題:
個人力量有限 團結力量大
運用社會資源
民眾的潛能發掘與運用 非專業的支援網絡
如鄰居、朋友與親屬
政治性
社區工作不能迴避政治 凡涉及資源與權力分配皆可視為政治
現今社會圖像
許多邊緣社區 環境惡劣 資源不足 民眾需求被忽略 人之間關係疏離 參與社區事務冷淡 不公平的社會政策 權力與資源分配不均
社區工作具體目標
促進民眾參與解決自己的問題,改善生活素質 -- 鼓勵民眾參與及學習解決問題
改進社區關係與權力分配:勇敢表達意見 令社會資源及權力有較平均的分配
提升民眾的社會意識:表達意見,坐言起行 --社區問題不是個人問題
發揮人民潛能:集體行動的重要性與強化民眾自 決及自立的能力
社區工作具體目標
社區工作的目標
社區工作目標二分法
Rothman 分類法
任務目標:
解決特定的社區問題,滿足社區特別的需要,完 成並落實具體的任務
過程目標促進社區人士的能力
是在執行工作的過程中,喚起民眾對社區的關心 與興趣並實際參與,加強對公民事務的了解,以 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信心與技巧並培養互助合 作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