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优秀教案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优秀教案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教案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②明确“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并有兴趣参与课堂探究活动,愿与同伴合作。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表达能力;
②能从观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设计一些简单实验。

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体会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认同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巴斯德实验的教学录象片断;巴斯德的生平资料;学生每小组一碗已经变酸的肉汤、部分豌豆种子等。

教学环节及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5分钟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课件、小黑
板或口述等)呈现对上节课学过的
学生回忆、看书
等,要给出准
将复习旧知常态
化,从而强化知
主要知识的提问确、规范的答
案,必要的要进
行板演。

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
(屏幕展示一组鲜美的食物,
创设问题情境)休息日或节假日回
家的时候,老爸老妈总会做一桌好
饭菜招待你。

可是吃不下的饭菜往
往会怎样呢?
(实物感知,以小组为单位分
发小碗肉汤,请学生用各种感官来
观察肉汤。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面
前的肉汤,发现有什么特点?为什
么会变质呢?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今天我们已经能用科学探究的
方法有效地解决好多日常生活中和
生物学习中的疑难问题,那么科学
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呢?150年前
的巴斯德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引入课题并板书或投影)
学生根据老师
提出的问题阐
述自己的观点。

以日常生活常见
现象导入,学生
根据生活经验知
道饭菜久置会变
质。

既创设情景,
使学生产生疑
问,迅速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望,
为学生的探究学
习进行了铺垫。

又自然而然的引
入课题。

这样设
计还可以培养学
生学习本节知识
的积极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6分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需要
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

首先必须发
现值得探究的问题。

(板书:提出
问题)面对眼前的肉汤,你能提出
什么问题呢?
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发现了很多
问题。

我们看一看,巴斯德探究的
是哪个问题呢?
一种现象我们能发现很多问
题,我们要找出其中有研究价值的
问题来进行研究。

那巴斯德是什么
观点呢?
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作
出假设。

为了证明这个假设,我们
该怎么做呢?能不能直接就做实
验?
让学生分
组,并鼓励学生
对自己提出的
问题所导致的
结果做出大胆
的猜测,并且可
以在多种设想
的结果中,选择
一种设计。

如肉
汤变酸是空气
中的物质落在
肉汤上形成的
等。

在学生初步
观察肉汤并提出
问题的基础上,
进一步引导学生
从大量的生活经
验中去思考巴斯
德探究的问题,
并理解科学探究
的基本步骤。

组织学生快速的
抢答,鼓励学生
提取平时积累的
知识,给他们表
现的机会,激起
竞争意识。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8分钟
过渡:巴斯德设计了一个非常
著名的实验。

阅读课文第10—11页,
大家分组讨论如下问题:(多媒体
或小黑板展示题组)
1.巴斯德用了哪些实验装置,
设计了几组实验?
2.这几组实验装置有何相同和
不同之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
么?
3.在这个实验中巴斯德最大的
创意是设计了非常有特色的瓶子。

其中曲颈瓶妙在何处?
4.在实验中,除了控制变量之
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保证
结果的准确、可信?
5.如果实验成功了,巴斯德据
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6.如果实验失败了,你觉得该
怎么去做?

7.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
出问题到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可
认真观察分析
巴斯德实验图
解,在老师的引
导下,分析出两
瓶在设计上的
相同和不同之
处,知道只能有
一个条件是不
同的,这个条件
就是实验变量。

阅读,结合巴斯
德的实验设计
理解实验变量
和对照实验。

学生分析、交
流、作答
学生通过自学对
巴斯德实验设计
的思路有了感性
的认识的基础
上,老师稍加点
拨,即可让学生
学会如何分析实
验条件的相同和
不同之处,从而
明确单一实验变
量导致了实验结
果的不同。

“授
人以鱼不如授人
以渔”,此处更
重要的是让学生
学会分析的方
法,从而提升学
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小组合作
交流,归纳科
分为几个步骤?探究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是什么?
(板书科学探究的六大环节,点评学生回答问题情况。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强调第三环节的要点:对照实验的设计。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可能会要求预测实验结果,这需要考虑到实验结果的各种可能性。

生物学中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除了实验以外还有哪些方式?
(观察法、测量法、调查法等)现实中我们往往采取的方式不是一种,可能多种方法并用。

阅读第12页常用的探究方法,并举例说明。

在老师的引导
下归纳总结,并
知道自己探究
得出的结论与
假设相悖时该
如何做。

学探究的一般
过程和研究生
物学的基本方
法。

使学生的
分析能力和综
合能力得到提
高。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8分钟100粒黄豆种子,萌发的过程需不
需要阳光?请依据题目设计探究
实验。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__________________
实施计划: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交流:__________________
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积极而
有序,也基本上完成了我们的学习
目标。

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分组进行
分析、交流,拿
出活动的设计
方案。

学生自主回顾
本节所学所得。

学生学习兴
趣的一种方法,
通过这一环节,
让学生在探究中
发现新的问题,
引发新的思考,
从而学会在新知
中迁移,在迁移
中应用,在应用
中发现,在发现
中思考。

树立他
们探索生物学的
远大志向。

引导学生从
知识、方法等方
面谈自己本节课
的收获,让学生
在求知中体验,
在体验中求知,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
5分钟独立完成助学8页当堂达标:1-8.
课下作业:
A类:教材13页1-2题、《新课程
助学丛书·生物助学》12页3、11
题;
B类:教材13页1-2题、《新课程
助学丛书·生物助学》12页3题。

C类:教材13页1-2题
学生独立自主
完成,小组内核
对答案并向老
师反馈
通过练习加强学
生对所学知识的
理解,同时培养
学生的答题速度
和规范,将学习
延伸到课下。

针对不同层次的
学生提出明确的
完成目标。

板书设计: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一、巴斯德实验
观察发现肉汤变酸

为什么肉汤会变酸→提出问题

认为空气中的微生物导致→作出假设

实验过程→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确实是空气中的微生物导致→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二、科学探究方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观察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从而使学生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上课开始,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一学生全身过敏,过敏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而引导学生作出猜测,并试图查出原因。

在此过程中,即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了感性认识,又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探索知识的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