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教学活动及其设计

课堂教学活动及其设计

刘兆义老师在线
教育部全国英语骨干教师秋季远程研修第一阶段活动于2007年8月20日至8月24日全面展开,共有5000多名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

为了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并分享有关专题的研修活动,本报从第5期开始连载刘兆义老师参加“在线研讨”过程中所发表的培训文章以及部分教师评论的摘录,欢迎广大读者就这些专题撰写论文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发表看法,“刘兆义老师在线研讨专题”。

专题之三:
课堂教学活动及其设计(一)
刘兆义
英语课堂都十分注意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小学英语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以活动为基础”。

activity(活动)的典型特征应该是学生广泛参与和他们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进行听、说、读、写和语言运用等。

“Get as many students involved as possible to realize certain objectives.”没有目的的活动就不能称其为活动。

activity 一定与act、acting、action、activate、active等相关。

下面,我就借用这几个词来谈谈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原则:
Act. 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一定要力求行之有效,要努力让学生以活动的方式“做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cting. 活动必须要让学生来“执行”,而不是教师。

教师在活动中只是充当组织者、帮助者、协调者、控制者、评判者等角色。

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其语言技能,运用语言。

Action. 课堂活动及活动的过程一定要有目的性,有明确的目标。

教师一定要根据目标思考活动的内容及形式。

Activate. 课堂活动应该力图激活学生的情感、感官、思维、知识、求知欲望、多元智能、想象力和创造力。

Active. 课堂活动重在学习者的积极参与(active participations)和针对某目标用英语“行事”。

英语教学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即在活动中学习、巩固、掌握和运用英语。

活动按照其目的可以分为课堂热身活动、语言学习活动、语言操练或实践活动、语言运用活动。

1.课堂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关注,这有助于推进课堂的教与学。

如在课前组织学生学唱“One, two, three. Hop, hop, hop. Four, five, six. Now let’s go.”,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边演唱边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关注英语数字的发音,为英语数字的学习起到了热身效果。

2.语言学习活动。

语言学习活动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通常从听入手,采用实物或生动的课件等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感官活动,学生通过观察、聆听、听辨、猜测、思考和选择等方式理解和学习所学内容。

如在观看了一段与麦当劳有关的动画或短片后,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对观察到的画面或图像和聆听到的声音进行思考、联想、猜测等,如了解对话情景,对看到的食品和声音进行联想等,进而学习有关词语和表达结构。

3.语言操练或实践活动。

语言操练或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学习、掌握所学语言。

如听对话录音勾出你所听到的食品,或是两个同学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模拟对话练习,等等。

4.语言运用活动。

语言运用活动的目的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的内容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活动。

这种活动的设置要尽可能创设出“信息差”(information gap)。

一般来说,语言的学习和实践如果发生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中,学习者会更容易接受,学习或实践也会更加有效。

教师所组织的课堂活动最好能为学生创设活动的情景,情景越贴近真实,课堂活动就越生动自然,操作性也就越强。

创设活动的情景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情景要尽可能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和体验,即学生自己或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这样他们才能有话可说,有思维的方向,有事可做。

作者简介:刘兆义,特级教师,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双语学习报》总主编,教育部全国英语骨干教师秋季远程研修活动初中和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课程团队的负责人之一。

在线研修评论选登:
徐教菊老师:“活动应该围绕着教学的内容来设计,这样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林山老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首先要先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课堂教学活动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让学生能够在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并能够学好新的知识。

在设置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的同时,要考虑其科学性和适用性,这是提高教学活动效果的前提。

在活动过程中,活动的方式、方法的合理性与教育资源利用的程度,要依据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要求来评价活动程序和活动节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王维丽老师:我认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这样一种错误倾向,即课堂游戏活动花样繁多,乍一看,整个课堂轰轰烈烈、热火朝天,但热闹的背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并不理想。

学生,包括听课教师对课的重难点都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这种只求形式不求实效的课堂设计,我认为归咎于教师没有针对性地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

设计课堂活动是为更好地完成语言学习,因此,评价课堂活动的好坏,不能看表面上的“活”、学生形式上的“动”。

如有老师在教学basketball时,让学生进行拍球比赛。

学生动起来了,兴奋起来了,但关注点显然已经不在单词的学习上了,而是在拍球的结果上了。

这个活动就已经脱离了语言的学习与习得了。

所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注意:课堂活动的设计不能喧宾夺主,为了活动而活动;课堂活动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真实、有意义;活动的情景是正在发生或能够发生的,活动的内容要有明确的主体和指向;活动要有真实的语用、真实的评价!
薄守娟老师:教学活动讲究有效性、层次性、趣味性,三者缺一不可。

只有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刘安佳老师:要弄清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老师教学的目的,有了目的,才有教学的方向。

周华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多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学生乐于接受的、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效的活动。

原载于《学生双语报·教师版》2007~2008年度第7期第2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