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技术规范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技术规范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
车载终端》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在国家一系列鼓励政策的支持下,电动汽车技术迅速发展,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各大企业和部分示范运营城市建立了电动汽车运行监控平台,但各平台自成体系,兼容性差,影响了电动汽车行驶数据统计和电动汽车运行的有效监管。

有必要制定全国统一的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及通讯协议标准,提高电动车辆远程监控系统及通讯协议技术水平,增强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的通用性和兼容性,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推动电动汽车的技术进步和推广应用。

本标准制定计划由国家标准委下达,标准计划名称“电动汽车远程监控技术规范第2部分车载终端”,项目编号20141027-T-339。

2、主要工作过程
2014年9月,国家标准委下达了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系列国家标准制定计划,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4/SC27)秘书处召集成立了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成员主要包括电动汽车整车企业、充电运营企业、车辆运行数据监控终端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检测机构和高等院校等。

工作组自成立之日起系统地开展了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

(1)2015年10月20日召开了工作组启动会,来自北京、上海和深圳的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平台负责单位总结分享了实践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标准起草组介绍了标准总则、车载终端和通讯协议的大纲,就原则性问题在工作组内部进行讨论,形成第一轮标准草案。

(2)2015年11月,秘书处收集整理三项标准草案并草拟了《推进新能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体系国标建立的调查问卷》,发送到标准工作组成员收集意见,共收到有效反馈意见20余份。

(3)2016年3月-4月,根据工作组反馈情况,起草组对标准草案进行重要修改,主要对标准名称和范围进行了调整,形成新的工作组讨论稿。

(4)2016年4月6日至2016年4月7日,召开标准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对该标准草案进行了逐条讨论,根据参会代表讨论意见,对工作组讨论稿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形成了标准第二轮草案。

(5)2016年4月19日,标准起草组组要负责人向工信部装备司相关领导汇报了标准制定工作进展,听取了主管部门对于标准草案的修改意见,起草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编制原则
(1)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
本次编写标准参考了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7月14日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和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发展改革委4部委2011年8月18日发布《关于加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安全管理工作的函》(国科办函高【2011】322号)两个国家政策要求。

(2)中立性/兼顾各方诉求
在标准制定时充分考虑了政府、整车企业、车载终端企业、第三方机构的诉求,并征集各方意见,使得国标具有中立性,兼顾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诉求。

(3)实用性
标准起草中只提了必要的要求,减少不必要的要求,企业可以自我约束的,可以交由企业自己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对整车厂的设计/生产影响。

(4)协调性
标准起草充分借鉴了北京地标的经验和好的内容,使其内容更合理并与现行产业形成协调性。

2、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车载终端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用于采集、存储和传输车辆相关信息的设备装置,其它类似设备可参考使用。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车载终端安全策略
2)功能要求
——时间和日期
——车辆信息数据的采集功能
——车辆信息数据的存储功能
——车辆信息数据的传输功能
——定位功能
——管理功能
——异常情况下独立运行功能
——远程控制功能
3)性能要求
见本文第三部分
4)可靠性要求
车载终端使用寿命不低于5年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标准主要包括以下的测试项目:
四、明确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及相关测试方法均不涉及专利。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
由于电动汽车无污染、零排放、节能环保的特点,电动汽车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广。

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电动汽车运营的安全、推广补贴的发放标准的核定等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

本系列标准通过统一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中车载终端的技术要求,将对规范整车企业和各级政府监管提供支撑作用,促进整车行业的优胜劣汰,健康发展,促进电动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
平的对比情况,国内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引用了国际标准1项【ISO 20653-2013道路车辆防护等级(IP代码)-电气设备对外来物、水和接触的防护】。

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是汽车行业中的国家推荐性标准,基本结构和内容沿用北京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DB11/Z 993.2—2013《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车载终端》。

与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协调一致。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重大的分歧意见。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本标准建议为国家推荐性标准。

作为电动汽车服务与管理引用。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在电动汽车准入或提供国家补贴的时候贯彻该标准的要求,并进行相关验收活动。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颁布实施后,建议废止现行北京、上海等地关于电动车辆远程监控的地方标准。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