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一、语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寥廓.(kuò)彷.徨(páng)长篙.(hāo)共.其乏困(gòng)B.瓦菲.(fēi)督亢.(háng)间.道(jiān)挥斥方遒.(qiú)C.青荇.(xìng)寡.人(guǎ)创.伤(chuāng)人为刀俎.(zǔ)D.峥.嵘(zhēng)彳.亍(chì)箕.踞(jī)夜缒.而出(z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百舸挣流颓圮摇曳瑕不掩瑜B.浪遏飞舟勠没笙箫杞人忧天C. 一去不返苍芒斑澜意气风发D. 劳苦功高火钵戍守天伦叙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公羊传》《榖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十二策。

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D.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徽、羽、变宫、变徽七音。

变徽是徽的变调,声调激愤;羽,声调悲凉。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D.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5.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谢C.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D.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轲B. 又欲肆其.西封吾其.还也C.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D.夫晋,何厌之.有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7.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A.是寡人之过也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群臣侍殿上者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二.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8.(1)她是有,,。

(《雨巷》)(2)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

(《再别康桥》)(3),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4)“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心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

(5)《荆轲刺秦王》中,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

三、诗歌阅读(共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9—11题。

七律长征【注】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年10月【注】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只等闲”举重若轻,“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中“腾”、“走”两个动词使山以动衬静,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C.“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两句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D.诗人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102分)11.诗的结尾“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对全诗的作用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B卷四.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之。

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汉王听之。

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

楚击汉军,大破之。

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

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

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

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汉王曰:“善。

”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

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

”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

”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

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城父、舒、六等为地名。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乃引兵解.而东归解:涣散,松弛B. 楚兵罢.食尽罢:通“疲”,疲惫C. 以舒屠六,举.九江兵举:“尽”的意思D. 歌数阕,美人和.之和:应和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良足智多谋的一组是()(3分)①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②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③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④大司马周殷叛楚⑤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⑥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②③④D. ①③⑥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项王与汉王订立和约后,就带上队伍回去了,但是汉王接受了张良等人的计谋,言而无信,又发动了战争,最终使项羽陷入绝境。

B. 张良献计,如果合力击楚,打败楚军之后,从陈县往东至海滨一带地方给彭越,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方给韩信,终于使彭越、韩信出兵击楚。

C. 霸王别姬时,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军情何等急迫!而司马迁却以舒缓的笔调去写项羽夜起帐饮,慷慨悲歌,表现出项羽英雄末路、深情无奈的侠骨柔肠。

D. 本文巧于构思,善于将复杂的事件安排得井然有序。

在激烈的军事冲突中,插入情意缠绵的悲歌别姬一段,使情节发展急徐有致,节奏疏密相间成趣。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

(5分)⑵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5分)五.阅读下面这篇散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21分)心灵踱步张秀亚(1)又是阴天,浮云的帘帏还未曾拉开。

火车行过那长遍茅草的山坡,渐渐地速度快了起来。

她觉得那垂垂的草叶,好像她的思绪,如波,如带,纷披,凌乱。

(2)打开车窗,她又似呼吸到青麦那股特有的沁人芳香。

比那香味更农的乡愁,似烟非烟,弥漫开来,沾濡上她的睫毛了。

啊,在这阴沉沉的天气,无处不萋萋,在她这怀乡病的患者,也就无处不凄凄了。

(3)她眨了眨眼睛,车子正在浊水溪上的铁轨桥上狂奔,这溪水已经干涸了,只是溪床上一些乱石,大睁着茫然的白眼,无语地凝望着天空。

(4)车子在终点停下来了,她的眼睛自车窗外收了回来,那本单调但有趣的大书,遂暂时向她阖起来了。

她走下火车。

亲切的目光到处逡巡着。

(5)长髯的老榕树旁边,是几辆饱经风雨的破旧三轮车,那些车夫还认得她,古铜色的脸上,浮漾着古铜色的微笑。

在数不清的曰子里,在那简陋的车儿上,她享受过多少清风与明月。

那时候,两个孩子还小。

她可以从容地坐在车子座位中间,那两个蠕动的小身子,紧紧地依偎着她,有时候,一张红通通的小脸突然贴了过来,小手开始摸弄她的面颊,拉扯她的头发。

她那时感觉到幸福,温馨,毕竟有两个美丽的小生命需要她……想着,想着,她不知怎的竟跳到一辆三轮车上来了。

(6)车子上只有她一个人,空荡荡的,当年那两个可爱的孩子呢?他们的生活的天际线已经扩展了,他们有了他们自己的新天地,他们已不再需要一个母亲过分关怀与扶持……她的嘴角在搐动着,她在笑呢,在笑吗?(7)—缕阳光,穿过了车篷的缝隙,照到她的髯边。

暖洋洋的,她像当年两只温热的小手捧着她的脸,接着,嘘着气的小嘴巴贴到她的耳边来了,“嗯,姆妈,给我五毛钱,去买个大气球。

”她笑了,这一次笑得真开心,但还未敢笑出声来,怕车夫听了会感到诧异。

车子走过一片凤凰木树荫,顽皮的阳光隐去了,也没有了那甜甜的,泡泡糖味道的耳语了。

(8)车子又转了一个弯,她看到那座图书馆了,白色的屋顶,土红色的墙头,散布着木棉花的影子,有着夕阳一般颜色的木棉花,给人一种古香古色的感受,和墙里边那些旧书的纸色一样,令人总想到过去的日子。

(9)“啊,没有什么,秋天的落叶!”(10)在把玩着那些落叶时,她每随口念出那几句译的诗。

的确,一片普通的枯干了的叶,原本没有什么,只是它代表着一个浅碧的春天,一个浓艳的夏日,一个有回忆的瑰丽生命。

(11)车子停下来了,也打断了她的沉思。

啊,这是她的老“家”呢——什么地方才是一个游子的“家”呢。

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谁家孩子养的鸽子在吐着泡沫般的声音。

邻居门口的榉树,守望着一地日影,一条发亮的蜥蜴,在她这旧宅的短墙上爬过去了,是她的断了线的思想吗?(12)她原来是想在这个旧家里呆一个下午的,但是到了门口,看到那锈了的铁锁,实在不想进去了。

那宅院里满潴着一池清水似的寂静,她不想去搅动它。

(13)这些残破的砖头,这么多年来,看过多少次她的身影的闪出闪进,听过多少次她的絮语同歌声?真的,如今她已忘了那些老歌,那些可爱的老歌。

她如今转而爱谛听寂静,她多喜欢那两句:“虚空至极,转觉万籁有声。

”她如今已会自“无”中求“有”了。

(14)太阳渐渐地斜下去了,她一直还未开启旧宅门前那把锁,任着它生锈吧,任着它锁住一地夕阳吧,她又要走了。

(15)她默默地祝福,为她那些老邻居,为了她的这座旧舍,为了这条长巷,为了这座小城。

(16)当晚,她又坐夜快车回到某城,她觉得很疲惫,也很快乐,她已做了一次心灵的踱步。

(有删改)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融记叙、描写、抒情为一体,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将个人情思与人生感悟相结合,意蕴丰富,引人共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