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 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迸bèng发慰藉jiè气氛fèn载zǎi歌载舞B. 召zhào唤思忖cǔn翘qiào首安土重zhòng迁C. 桑梓zǐ粗犷guǎng蛰zhé居自艾yì自怜D. 湍tuān急给jǐ予场cháng院绿lǜ林豪客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勾销褪色按部就班良辰美景B. 沉缅诙谐一如既往举棋不定C. 狭隘灰尽怨天尤人真知卓见D. 喧嚣掂念苟延残喘色彩斑斓3. 依次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⑴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极少为人类所 。
⑵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映月”等等。
⑶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抑制你的期望,我虽不致横蛮专制到你对“志愿”的选择,但我实在希望你能考进大学。
A. 领会陪衬干预B. 领悟映衬干涉C. 领会映衬干预D. 领悟陪衬干涉4.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们俩一个是无人理会的孤独者,一个是人见人厌的捣蛋鬼,现在同病相怜,玩到一起了。
B. 班主任事无巨细,每件事都要过问,真是锱铢必较。
C. 你家庭并不富裕,花钱却大手大脚,你还是身临其境替父母想想吧。
D. 他一向逆来顺受,自己无所事事,还总是惹父亲生气。
5. 下面的句子表述正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科学院植物所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不下30种的乔木病害是由病毒和类菌原体混合感染而致病的。
B. 在世界杯外围赛前的热身赛中,他执教的中国队连遭败绩,这一结果大大超出了中国球迷们的意料。
C.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子。
D. 特别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民族精神,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6.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
B. 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C. 其实,在“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于爱——纵使是自以为是的爱。
D. 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共18分,每题2分)(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7.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出人也远矣出:超过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羞耻C.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D. 士大夫之族族:一类8.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①其皆出于此乎②其可怪也欤B. ①而耻学于师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 ①授之书而习其句读②侣鱼虾而友麋鹿D. ①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②故为之文以志9. 就文言特殊句式看,下面与“句读之不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C.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灵异者D.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10. 下面对这段文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本段的层次结构是:总分总式B. 本段论述的观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C. 本段论述的角度是:从正面论证D. 本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有:对比等(二)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
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
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
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
太子建亡奔宋。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
”伍尚欲往,员曰:“楚之招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
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
俱灭,无为也。
”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
”尚既就执,子胥遂亡。
至昭关,昭关欲执之。
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
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
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
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
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
阖闾既立。
乃召伍员以为行人。
而与谋国事。
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
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
昭王出亡。
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
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
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好:美丽B.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媚:讨好C. 不能无怨望望:盼望D. 赐粟五万石,爵执珪爵:赏赐爵位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楚之招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 二子到,则父子俱死曰诗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C. 此剑直百金,以与父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D.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
家祭无忘告乃翁1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伍子胥“胆识才干”的一组是()①楚之招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②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③此剑直百金,以与父④乃进专诸于公子光⑤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A. ①③④B. ②⑤⑥C. ①④⑤D. ②③⑥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是儿媳的秦女据为己有,还听信谗言,杀害忠臣和骨肉,终于给楚国带来灾难。
B. 伍奢是个忠于职守的忠臣,他做太子建的太傅,就坚决维护太子建的利益,敢于当面揭露楚平王的罪恶,即使激怒平王,惹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终于同长子一起被杀。
C. 伍子胥是一个有胆识有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
在关键时刻,他一眼就看出楚王的阴谋,作出正确的抉择;在吴国,他帮助阖闾登上王位,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实现了借力报仇的愿望。
D. 江上渔父是个贪图富贵的人,他偶然中救了伍子胥,当伍子胥以百金宝剑相赠时,他看不上眼,说:“如果抓住了伍子胥,可得粟五万石,爵执珪,哪里只是百金剑呢?”却不知道眼前被救的人就是伍子胥,错过了好机会。
15. 联系全文,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史家的眼光,评价伍子胥的大丈夫之“忍性”与“大谋”B. 强调隐忍以行,方可成就功名,伍子胥正因能“弃小义”,故而能“雪大耻”。
C. 借用楚亡吴兴的史实,说明君王“亲贤远佞”的重要性。
D. 启示后人,怨则生悲,无论身份贵贱,都不可产生怨毒之心。
第Ⅱ卷(选择题,共70 分)三、(共17分)16. 把上面第二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译文:(2)不诛且为楚忧。
译文:q17.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6分)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依。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上片描写的秋景有哪些特点?答:(2)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表情达意的特点是什么?答:18. 默写(6分)①,。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②,羡长江之无穷。
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④,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题(共12分)流浪的二胡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
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
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
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韵律。
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
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撞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
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的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
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滔滔,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