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必修第七单元第五节日本说课稿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必修第七单元第五节日本说课稿

《日本》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粤教版七年级地理必修第七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本节知识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

本节有两个特点:
1.在教材知识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是世界地理必考国家之一。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地理基本方法,对后面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一下期的学生经过课改,个性突出,他们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并且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自然地理特征。

(2)掌握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了解日本加工贸易经济的特点,其工业分布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通过对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的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

难点:(1)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2)日本加工贸易经济的特点,其工业分布及其原因。

五、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基于此,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结合初一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的特点,我采用的教法是:点拨法、师生对话法、发现探究法等;并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生生对话、交流展示等几种学习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看这样一幅动态图。

(二)预习展示:
由“导学小专家”检查各小组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

(三)合作探究:
活动一:说——位置与特征
展示多媒体课件《日本在世界上的位置》和《日本国》和《日本的气候图》
(1)找出日本周围的海域和邻国
(2)明确日本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教师小结:
1、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

它位于北温带,与中国一衣带水,而且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相望,西南与我国隔东海相望。

2、气候特征: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日本南部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北部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适合樱花的生长、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活动二:明——构成及原因
(1)多媒体展示《日本岛国图》、展示《富士山》图、《六大板块示意图》
(2)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师小结:
1、日本四个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主要城市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日本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比较短小。

2、多火山、地震:“富士山图”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3、日本位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活动三:析——工业及特点
多媒体展示:日本加工贸易经济的特点
有利条件:
⑴劳动力丰富,素质高,技术发达
⑵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⑶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不利条件:
⑴市场狭小——产品主要靠出口
⑵矿产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
日本“进口-加工-出口”贸易的特点––对外依赖严重。

多媒体展示:日本工业分布及其原因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品。

活动四:拓展延伸
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

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

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活动五:课堂小结
畅所欲言:让学生用以下句式进行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我发现了……我理解了……我懂得了……”
(四)达标反馈
精选几道有梯度的常规性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五)课堂总结
老师对本堂课重要知识点和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和着轻音乐,欣赏日本的特有风土人情图片,结束本节课!
七、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