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河南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初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选建于中国科举考试终结地——河南贡院旧址,汇聚河南大学堂等校文脉。

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

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河南大学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设有92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4300多人,其中专兼职工作的院士13人,正副高级职称1600多人。

全日制在校生6万人,其中研究生近1万人,留学生近300人。

学校拥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特种功能材料、植物逆境生物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实验室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

建有国家教育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4个国家级教育、科研基地。

建校百余年来,河南大学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弘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服务国家和人民需求为办学宗旨,坚持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的发展道路。

形成了植根中原文化沃土,打造区域人才培养高地的办学特色与传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教育部学生司关于做好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5]44号)精神,学校组织编制和发布《河南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全面系统地反映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及时回应社会关注,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我校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注:1. 河南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

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31日。

使用数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就业率、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等。

2. 第三方数据调查公司(新锦成)调研数据。

调研面向全校2015届毕业生,自2015年11月10日至2015年12月18日,历时38天,共回收有效问卷3114份。

其中,本科毕业生占有效样本的77.71%;毕业研究生占有效样本的22.29%。

使用数据涉及就业相关分析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部分。

一、毕业生规模2015届毕业生共10031人,其中本科毕业生7958人,占总人数的79.3%,毕业研究生2073人,占总人数的20.7%。

图1-1 毕业生规模(一)毕业生总体概况学校本科毕业生分布在27个学院或单位,如表1-1。

表1-1 本科毕业生学院/单位分布毕业研究生分布在25个学院或研究单位,如表1-2。

表1-2 毕业研究生学院/单位分布学院人数比例文学院163 7.86%外语学院163 7.86%艺术学院159 7.67%教育科学学院152 7.33%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147 7.09% 经济学院118 5.69%商学院118 5.69% 环境与规划学院101 4.87% 体育学院98 4.73%生命科学学院93 4.49%化学化工学院90 4.34%历史文化学院87 4.20% 法学院82 3.96%新闻与传播学院82 3.96%药学院66 3.18%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61 2.94%药学院60 2.89%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51 2.46%物理与电子学院45 2.17%数学与统计学院42 2.03%马克思主义学院25 1.16%护理学院24 1.16%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17 0.82%土木建筑学院16 0.77% 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13 0.63%(二)性别结构本科毕业生中,男生3847人,女生4111人,男女性别比为0.94:1。

毕业研究生中,男生695人,女生1378人,男女性别比为1:2。

图1-2 本科毕业生性别分布图1-3 毕业研究生性别分布(三)生源结构本科毕业生来自全国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其中省内生源所占比例为78.75%,省外生源所占比例为21.25%。

毕业研究生中,92.28%的毕业生是省内生源,7.72%是省外生源。

图1-4 毕业生生源结构二、就业率及毕业去向(一)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图1-5 毕业生就业率及毕业去向2015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1.64%。

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2.85%,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86.98%。

(二)就业流向1.地区流向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主要集中在中南地区,占比75.20%,其中69.62%的毕业生在河南省就业。

表1-3 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中南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4094 75.20% 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600 11.02% 华北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429 7.88% 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新疆、西藏128 2.35% 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120 2.20% 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73 1.34%注:就业形式包括协议就业、合同就业、灵活就业以及应征义务兵。

毕业研究生就业地区流向分布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中南地区,占比为91.17%,其中88.8%的毕业生在河南省省内就业。

表1-4 毕业研究生就业地区流向注:就业形式包括协议就业、合同就业、灵活就业以及应征义务兵。

2.单位流向图1-6 毕业生就业单位流向注:其他企业指除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主要包括民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等。

77.76%的本科毕业生在其他企业就业,其余分布在国有企业、中初教育单位及医疗卫生单位等,占比分别为7.37%、6.36%、5.12%。

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主要是其他企业、中初教育单位及高等教育单位,占比分别为51.59%、16.08%、13.78%。

3.行业流向根据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统计显示,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呈多元化分布,其中15.12%的毕业生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13.08%的毕业生选择教育行业。

40.28%的毕业研究生选择教育行业,其他涉及行业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等。

(三)国内升学流向2015届毕业生中,有1673名本科毕业生选择升学,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1.02%,有92名毕业研究生升学深造,占毕业研究生总人数的4.44%。

以本科生为例,对毕业生升学院校、升学专业一致性和升学原因统计结果如下。

1.院校层次图1-7 本科毕业生升学院校层次注:此处“211”院校不包括“985”院校。

国内升学的本科毕业生中,51.65%毕业生选择在“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211高校”深造,23.19%选择在本校攻读硕士学位,其余25.16%选择其他普通高校。

2. 升学专业一致性93.77%的本科毕业生选择与本专业一致或相近/相关的专业升学。

升学一致性最高的专业有临床医学、化学、法学和金融学,一致性均达到100%。

图1-8 本科毕业生升学专业一致性3.升学原因图1-9 本科毕业生升学原因毕业生选择升学深造主要是为了增加择业资本、站在更高的求职起点和提升综合能力,占比分别为47.79%和26.75%。

(四)出国(境)流向图1-10 本科毕业生出国(境)国家2015届毕业生中,分别有262名本科毕业生和9名毕业研究生出国(境)深造。

毕业生首选的出国(境)国家为澳大利亚,其次是英国和美国。

(五)自主创业流向2015届毕业生中,分别有40名本科毕业生和12名毕业研究生选择自主创业。

学生选择的创业行业主要如图1-11所示。

图1-11 本科毕业生创业行业毕业生就业相关分析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毕业生的月薪分布;毕业生就业与其所学专业的匹配情况;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适应情况;毕业生就业能力满足度以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

一、本科毕业生就业相关分析(一)就业机会调查数据显示,在落实第一份工作之前,我校近五成本科毕业生能够获得4个及以上的终面机会,近三成的本科毕业生能够获得4个及以上的录用通知。

0-3个4-6个7-10个11-15个16-20个20个以上终面机会51.64%31.20%9.92% 3.78% 1.09% 2.35%录用通知70.65%22.54%4.12%1.26%0.34%1.09%0.00%20.00%40.00%60.00%80.00%图2-1 本科毕业生就业机会分布(二)月薪水平我校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为3861.09元,主要集中在2001-5000元(66.21%)区间段。

本科毕业生月薪较高的就业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

北上广不仅是毕业生就业首选城市,也是薪酬较高的地区。

图2-2 本科毕业生薪酬分布(三)专业对口度本科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对口度为81.85%,如图2-3所示。

图2-3 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度注:对口度=“很对口”占比+“比较对口”占比+“一般”占比。

(四)工作适应度2015届本科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适应度相对较高,为98.40%。

很适应, 19.75%比较适应, 54.87%一般, 23.78%应, 1.43%图2-4 本科毕业生工作适应度注:适应度=“很适应”占比+“比较适应”占比+“一般”占比。

(五)就业能力满足度图2-5 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满足度从满足度来看,本科毕业生各项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满足度均处于85%以上,尤其是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能力、自学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实干与执行能力,满足度均处于96%以上。

(六)就业满意度95.45%的本科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处于一般及以上水平,且对目前工作各方面的满意度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对目前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职业发展前景满意度达90%以上。

很满意, 10.69%比较满意, 47.05%一般, 37.71%意, 3.70%很不满意, 0.84%图2-6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图2-7 毕业生对工作各方面的满意度二、毕业研究生就业相关分析(一)就业机会数据显示,在落实第一份工作之前,约四成2015届毕业研究生获得的终面机会在4个及以上,获得的录用通知数量在4个及以上的占比达21.71%。

图2-8 毕业研究生就业机会分布(二)月薪水平毕业研究生的月均薪酬为3650.88元,75.29%的毕业研究生月薪在2001-5000元区间。

毕业研究生从事行业中,月均薪酬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制造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