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17届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选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不是直接由生物多样性下降造成的是A.生态系统多样性下降B.遗传多样性减少C.大量濒危物种灭绝D.全球变暖趋势明显2.下列可分布于动、植物细胞且与细胞分裂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B.高尔基体C.中心体D.内质网3.脂肪细胞中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的化合物是A.蛋白质B.脂肪C.水D.糖类4.下列由垂体分泌并对甲状腺的形态发育和功能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5.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下列对实验材料的选择错误的是A.大豆种子一一蛋白质鉴定B.花生种子一一油脂鉴定C.甘蔗一一还原糖鉴定D.白面馒头一一淀粉鉴定6.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B.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动作电位的传播C.反射中枢对传来的兴奋有分析和综合的功能D.全身每一块骨骼肌和内脏都有反射活动7.人体发生花粉过敏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渗出,由此造成的局部影响是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增加C.淋巴减少D.组织细胞内液增加8.豌豆的紫花对白花为完全显性。
自然条件下,将纯种紫花与白花植株间行种植,收获白花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继续播种,长出的植株将表现为A.均开紫花B.均开白花C.紫花:白花=3:1D.开紫花和白花,无固定比例9.下图表示动物细胞线粒体内的ATP产生速率与02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是10.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间异质性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温带群落的明显季节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影响动植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11.下列过程属于柠檬酸循环的是A.二氧化碳生成B.丙酮酸的生成C.三碳酸还原成三碳糖D.形成大量ATP12.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描述是A.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C.种群间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可称生殖隔离D.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从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13.如图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甲、乙种群在理想条件和自然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种群无K值B.甲种群的增#速率保持不变C.乙种群在C点时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乙种群在F点对应的时间之前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14.下图显示某种生物体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及其上基因的分布情况,若发生如下图的四种变异,其中与唐氏综合征变异类型相同的是15.下列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并具有分裂能力的是A.巨噬细胞B.效应B淋巴细胞C.辅助性T细胞D.致敏B淋巴细胞16.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活动中,甲容器盛有分别标A、a的小球各20个,乙容器盛有分别标有B、b的小球各20个。
现从甲、乙容器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重复100次。
计对这一活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模拟了基因的分离定律B.甲、乙容器可分别模拟雌、雄生殖器官C.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D.模拟了F1产生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17.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复制时,④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B.③的名称为鸟嘌呤脱氧核苷或胞嘧啶脱氧核苷C.①与②相间排列,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D.⑤的数目及排列顺序决定了DNA的特异性18.如图是一个基因型为MMNn的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一分裂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B.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有等位基因分离C.该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不具有同源染色体D.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交叉互换19.下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
据图分析正确A.过程①和②发生的主要场所相同且均需要解旋酶B.当核糖体到达mRNA的终止密码子时,多肽合成就结束C.过程③核糖体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D.DNA复制时以亲代的两条链为模板,复制出子代DNA20.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河北杨扦插生根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据表得出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组别萘乙酸溶液浓度(mg/L) 生根插条数(支)平均生根数(条/支)A 400 69 6B 600 85 13C 800 43 8D 0(清水)7 3A.D为空白对照组,是实现实验目的必须设置的一组B.生根插条数和每条插条的平均生根数均反映了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的情况C.为了确定促生根的最适宜萘乙酸浓度,应配制400-600mg/L的萘乙酸溶液再实验D.通过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生长素对插条生根作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结论21.下列有关“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临时装片制作的基本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散,便于观察C.高倍镜下观察装片,如需调亮视野可调节光圈和反光镜D.实验效果与根尖的处理时间有关,显微镜下大多数分生区细胞能观察到染色体22.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小是Ⅰ<Ⅱ<Ⅲ<ⅣD.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23.下面是有关某种淀粉酶E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
根据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试管Ⅰ试管Ⅱ试管ⅢPH 8 8 7温度℃60 40 40淀粉酶1mL 1mL 1mL淀粉1mL 1mL 1mL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pH,因变量为淀粉的相对量B.E在作用40min后便会失去活性C.E较适合在40℃和pH为8的环境下作用D.三支试管E的空间结构均发生了改变24.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它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B.气候是影响沙漠中仙人掌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外源性调节因素C.中温中湿条件下演替形成的顶极群落是苔原D.没有外力干扰,顶极群落将永远保持原状25.下图①-④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2和甘油通过图①方式运输B.图②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C.温度对图③方式不会造成影响D.图④被细胞摄入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26.【加试题】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某经济作物分为两组,Ⅰ组用遮光网处理以降低光照强度,Ⅱ组不做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c段植物叶肉细胞产生氢的场所有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B.f点较e点叶绿体内的ATP含量较低C.Ⅰ组植物在实验时间内a点时体内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少D.d点时二组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相同27.【加试题】免疫是人体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下列关于免疫应答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只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B.与记忆细胞相比,浆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较发达C.巨噬细胞将抗原分子降解成多肽,移动到细胞表面,形成抗原-MHC复合体D.浆细胞通过增殖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并分泌抗体28.【加试题】下列为某家族ABO血型与某遗传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些家庭成员的血型已经清楚(见图中标注)。
己知该地区人群中基因ⅠA频率为0.1,ⅠB基因频率为0.1,i基因频率为0.8;人群中患病的频率为1/10000。
己知控制血型与疾病的基因是独立分配的,假设控制疾病与正常性状的基因是E或e。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9号为该病患者的概率为1/303C.3号为0型血的概率为2/3D.3号与4号再生一个0型孩子的概率为1/24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29.(6分)图Ⅰ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Ⅱ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回答问题。
(1)图I中的A表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其中①过程表示作用,在图中的生物群落中碳元素是以的形式进行移动的。
(2)图Ⅱ中的生物戊所占据的最高营养级为第营养级。
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l ×108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 kJ的能量。
(3)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Ⅰ中某种绿色植物的数量锐减,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数量发生了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调节来实现的。
30.如图1表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某反应过程;图2表示某同学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装置,取几株有5个叶片、株高相近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内。
(1)图1表示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图中的①物质为该反应提供了,影响图1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每生成1分子物质④离开该反应会同时有分子的物质③参与RuBP的再生。
(2)利用图2装置可用于研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该实验光合速率的大小是用一定时间内的表示,此数值应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
31.(7分)果蝇的棒眼与圆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
现有一对圆眼长翅果蝇交配得到的子代比例如下表所示(没有基因突变发生)。
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雄蝇3/15 1/15 3/15 1/15雌蝇5/15 2/15 0 0请分析回答:(1)果蝇的眼形性状中,显性性状是,决定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这二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理由是。
(3)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子代雌果蝇中有部分致死,则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该致死个体在子代个体中的概率是。
(4)若子代出现XXY的残翅棒眼果蝇,引起这种变异发生的原因是。
32.【加试题】(14分)(一)已知某细菌的两种突变类型细菌Ⅰ和细菌Ⅱ的营养条件和菌落特征都相同,但细菌Ⅰ能分解有机物A而不能分解有机物B,细菌Ⅱ能分解有机物B而不能分解有机物A。
现有这两种类型细菌的混合液样品,要将其分离,有人设计了一种方案,部分操作步骤如下图。
(1)步骤一使用的是培养基,其中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营养物质,此外还必须加入,以利于对不同菌种进行分离操作。
(2)步骤一采用方法接种,此接种法可使接种细菌逐渐稀释,经适宜条件培养,可形成单个、独立的,最终可能得到纯种的细菌;要进行上述接种操作,必须在及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杂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