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案 (2)
1.师: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情景图)
学生可能会说:
生1:图中有6只兔子,其中3只黑兔子和3只灰兔子。
生2:图中共有6根水萝卜,2根胡萝卜,10根白萝卜。
……
师:图中的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6根,也就是3个2根,这时我们就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课件演示对比过程)
师:请你画一画,白萝卜的根数有几个2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的看法。
教
学
目
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具体意义。
2、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教学
重点
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
教学
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二次
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咱们一起玩一会摆小棒的游戏吧!
让学生根据要求摆小棒。由组长安排先让其中一个学生摆一个正方形,再要求第二个学生白的正方形个数相当于第一个同学摆的2个那么多。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备课时间:2014年10月19日(第九周)
主备人:曹晓燕
教
材
分
析
1、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以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3、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的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的具体意义。
教学
难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
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内容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白萝卜有10根,每2根圈成一组,可以圈成5组,说明10里面有5个2根,所以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对于解答正确、叙述条理清楚的学生给与表扬和鼓励。
2、教学例2.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即使是同学们司空见惯的值日活动中也有数学。瞧,老师把同学们值日的场面用相机拍摄下来了,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教
学
目
标
1、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通过画图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知道了擦桌椅和扫地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师: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跟小组同学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是用摆小棒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先摆了12根小棒表示擦桌椅的12个人,又摆了4根小棒表示扫地的4个人,这样很容易看出擦桌椅的12人里面有3个4,也就说
教材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12是4的3倍,所以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生2:我们是用画图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先画出某种图形表示擦桌椅的12人,然后用相同的图形画出扫地的4人,每4个图形圈成一组,可以把12人圈成3组,所以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
师: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说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几个4,用除法计算,12÷4=3.
2、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情境图,以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倍”的含义,然后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学
情
分
析
由于“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什么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倍”的概念。第二,通过反复用学具操作,在学生脑海里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为得出用乘法计算作铺垫。这个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去经历,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去探索,在亲身的感受中明白道理。
师:你用了多少根小棒:列算式计算一下。
生:我用乘法计算得出4×2=8(根)。
师: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两个正方形要用2个4根,也就是2个4根可以说成4的2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板书课题)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53页练习十一,第1题。
板书设计: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擦桌椅●●●●●●●●●●●●12里面有几个4
扫地○○○○12是4的3倍
12÷4=3
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教学反思:
第2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5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个数之间的关系除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这种倍数关系,你想了解什么是“倍数”关系吗?
那就好好学习今天的数学课吧!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