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标准格式.
4.1 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 沿线所经主要城镇、河流、 公路及铁路等技术标准 4.2工程概况 (1)标段或合同段划分情况 (2)每标段工程规模。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 1 项 路线 总里程长度 路基路面工程 km 目 单 位 一合同段
表1
二合同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2、技术标准
根据初步设计批复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 定,采用公路等级,设计速度,路基宽度指标,汽车荷载等级;采用 不同标准时可采用表格形式。
3、原有旧路概况(改扩建公路)
3.1利用和废弃原有公路的情况(改扩建项目写) 3.2 废弃拆毁原有桥涵及其他构造物的情况(改扩建项目写) 3.3 原有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及其他构造物的利用、加固、加宽、 接长等情况(改扩建项目写)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第二篇 路线说明书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
1、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根据批复意见“列表”对批复内容叙述执行情况,对 路线部分评审意见逐条叙述并回复。
2、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按照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与本篇相关内容进行说明 (公路建筑限界、公路用地范围、停车视距、与铁路 交叉净空、安全设施);
表1
规范值 采用值
单 位
km/h m m m/处 m/处 m
最小平曲线长度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同向平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 反向平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 平曲线占路线总长
m
m m m %
3.3 路线纵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全线设置了X个变坡点,平均每公里变坡X次,竖曲线长度占路线全长的 X%。其中最大纵坡X%米/2处,最小纵坡X%,最小坡长X米,最大坡长X米。最小 竖曲线半径凸形X米/1处;凹形X米/1处。改建项目补充原有公路指标采用情况。
路基土石方(填/挖)
排水及防护工程 路基低填浅挖处理 沥青路面 桥梁、涵洞 大桥 中桥 小桥 涵洞 交叉工程 互通式立体交叉 分离式立体交叉 通道 天桥 平面交叉 管线交叉
k.m3
k.m3 km k.m2 m/座 m/座 m/座 道 处 处 座 座 处 处
内容根据道路等级不同增减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第一篇 总体设计说明书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
1、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简要介绍项目区域位置、项目里程长度。有条件时附地理位 置缩图。 1.1任务依据 (1)中标通知书或委托书 (2)XX单位编制《XX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 报告》)。 (3)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XX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批复及审查意见》。 (4)交通运输部颁布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等。 (5)地方政府、项目相关单位的有关文件、会议纪要、协议等。 1.2测设经过 工作前准备工作、测设内容、测设工作量。工作时间、协调 相关部门情况等简要叙述。 外业期间,公司对项目组外业勘察工作进行中间检查和指导;勘 察结束后,由项目业主组织对本项目组的外业勘察工作及整理完 善的全部定测资料进行了验收,验收后资料补充等工作。列表说 明外业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设计文件编制完成时间。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7、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主要材料(包括碎石、片石、砂砾、砂、水泥、水、钢材、木材、 沥青)供应地、运输道路状况、运输方式。 8、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 9、山区公路复杂路段局部路线方案的优化及比选论证 主要针对施工图阶段对局部路段方案比较优化论证结果及选用 情况论述;无比较方案时此内容删除。 10、分期实施设计的说明和对工程实施的建议(分期修建工程编制) 11、总体施工实施步骤的建议 12、有关工序衔接等技术问题的说明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13、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采用情况 (1)GPS测量技术; (2)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3)其它新技术、新工艺; 14、与有关部门协调情况
3、原有旧路概况(改扩建公路)
3.1利用和废弃原有公路的情况(改扩建项目写) 3.2 废弃拆毁原有桥涵及其他构造物的情况(改扩建项目写) 3.3 原有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及其他构造物的利用、加固、加宽、 接长等情况(改扩建项目写)
4、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 河流、公路及铁路等及技术标准、工程概况
3、路线设计
3.1 路线走向 3.2 路线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全线平面共设X个平曲线交点,X个转折点,平 曲线长度占路线全长的X,最大直线长度:X米。改建项 目补充原有公路指标采用情况。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平面主要技术指标表
指 标 名 称
设计速度 路基宽度 行车道宽度 最大平曲线半径 最小平曲线半径 不设超高”对批复内容叙述执行情况,包含路线走向、标准、 规模等内容。设计方案与初步设计不同时须说明变更依据及理由。
6、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 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6.1地形、地貌 6.2区域地质 参照地勘报告 6.3地震 项目区域位于XX地震区XX地震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规划项目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XXg,地震基本烈 度为Ⅷ度。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的规 定,本项目抗震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XXg。 6.4 气候、气象 叙述内容包含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冻深;内容满 足设计需要并和地勘报告内容保持一致。 6.5 水文 项目区水文情况。(包括所经过水系、河流;地表水、地下水来源)。
4、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 河流、公路及铁路等及技术标准、工程概况
4.1 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 沿线所经主要城镇、河流、 公路及铁路等技术标准 4.2工程概况 (1)标段或合同段划分情况 (2)每标段工程规模。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2、技术标准
根据初步设计批复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 定,采用公路等级,设计速度,路基宽度指标,汽车荷载等级;采用 不同标准时可采用表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