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平面连杆机构3)
许多机器要求特殊的运动特性,如在某个 时段内将工件从位置A移到B。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设计就是针
对典型的运动学应用问题得到可能的平面连杆 机构的设计解。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1、型综合(type synthesis)
功能要求
运动要求 +
约束条件
型综合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1、型综合(type synthesis)
设计:保持图形A1M1N1D1(AB1C1D) 形状不
变,使A1′M2N2D1′≌ A1M1N1D1,得到A (A1)、D(D1)的新位置A1′、D1′。
M2 N2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4-5-2 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的设计问题
运动生成机构(motion generator)的设计 函数生成机构(function generator)的设计 轨迹生成机构(path generator)的设计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1、运动生成机构的设计 (刚体导引机构的设计)
运动生成机构靠执行构件的若干特殊 位置(角度、方位)完成特定工作。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设计:校核连杆机构的尺寸条件和机架条件,
校核传动角。如果条件不满足,需重新选择B、 C点。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注意:
由于活动铰链B、C的位置是自由选定, 本题理论上有无穷多解。在这些解中,并不 是所有解都是可用的。还可自行设定其它约 束条件,缩小方案范围。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3、解析法(analytical design)
以机构位置分析为基础,求得各构件
之间的函数关系,求解精度较高,能
解决较复杂的问题,但不直观,计算量较 大。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数值计算方法 的迅速发展,解析法由于精确、便于综合和 动态地分析问题而凸显优越性,逐步得到广 泛应用。
M1
s1
N1 M2
N2
A(A1)
D(D1)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设计:保持图形A1M1N1D1(AB1C1D) 形状不
变,使A1′M2N2D1′≌ A1M1N1D1,得到A (A1)、D(D1)的新位置A1′、D1′。
M2 N2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设计:保持图形A1M1N1D1(AB1C1D) 形状不
1、图解法(graphical design)
用几何作图法求解运动参数:简
单、直观、快捷、易于理解,但精度不高, 常用于简单工程问题或精度要求不高的场 合,也可用于运动参数的预选。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2、实验法(experimental design)
利用图谱、表格及模型实验等方法求 得运动参数:方便、实用、直观,但精度 较低,可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或预选 参数。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若要求机构具有急回特性,是输出构
件(摇杆或滑块)的两个极限位置与原动曲 柄的两对位置关系,也归于输出构件相对输 入构件存在函数关系的函数生成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3、轨迹生成机构的设计
工程实际中,有时利用连杆上某点描 绘期望的运动轨迹,完成特定功能。即机 构需要控制连杆上的某点实现特定的轨迹。
分析:这样,B、C 点就变为虚拟的“固定
铰链”, B、C 点就是转化机构中“连架杆” 的回转中心,则B、C点的位置可求得。
s1
A
D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设计:在连杆平面内自由选定MN作为位置
标线,自由选定连杆平面的某个设计位置作 为新“机架”位置,如M2N2。
M1
s1
N1
M2
N2
A
D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AD的长度,据μL计算出实际长度。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设计:校核连杆机构的尺寸条件和机架条件,
校核传动角。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1、实现三位置的运动生成机构设计 例4-2 连杆输出——三位置复合位移的运动
生成,不规定运动铰链点位置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问题:某构件在运动过程中若能依次占据S1、
S2、S3三个预定位置,可满足工作要求。试设 计一个铰链四杆机构,生成要求的运动。
B1 s1
C1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设计:在连杆平面任选B、C铰链位置,确
定S1、S2、S3上的B1C1、B2C2、B3C3位置。则 四杆机构中还应确定A、D的位置。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设计:则AB1C1D为机构的一个设计位置。
测量连架杆AB1、C1D的长度、连杆B1C1、机 架AD的长度,据μL计算出实际长度。
位置B1C1运动到B2C2 ,再运动到B3C3 。求固 定铰链点A、D的位置。
B1
C1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设计:选定长度比例尺μL,在平面上绘出
连杆BC的三个要求位置B1C1、 B2C2、 B3C3。
B1
C1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设计:则AB1C1D为机构的一个设计位置。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设计:测量连架杆AB1、C1D的长度、机架
等条件,预先规定固定铰链A、D位置。
s1
A
D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分析:设BC为“机架” ,原机架AD成为
“连杆”,A、D点分别绕B、C点旋转。据A、 D点的几个位置即可确定“固定”铰链B、C 的位置。
s1
A
D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这种将机构中的某个运动构件转化为虚 拟“机架”,利用变换机架进行机构运动设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鹤式起重机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某种搅拌器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电影摄影机胶片前进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通过适当巧妙的设计,还可以使连 杆机构实现一些综合的功能要求。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带钢飞剪机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除了完成特定的运动要求,还必须
综合分析机构的工作特性,如是否存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参阅:
“机械原理”(邹慧君等主编)中“第3 章连杆机构设计和分析”
“机械原理(第六版)”(孙桓等主编) 中“§8-4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机械设计—机器和机构综合与分析 (原书第2版)”(诺顿著)中“第5章 连杆 机构综合的解析法”。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图解法、实验法、解析法都是对同一
只有对机构方案详细分析 (运动分析、受力分析) 后,才可能明确方案的可 行性或性能优劣。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设计是综合和分析二者不可或缺的、
需多次反复的、较为复杂的问题。
设计也不同于解题,不见得会有唯一的 或标准的解(方案)。
通过筛选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和综合判 断,才能得到当时的一个相对有优势的解。
设计:由于“机架”固定不动,因而将连杆
的第一个设计位置M1N1移至“机架”位置 M2N2,与M2N2重合。
M1
s1
N1
M2
N2
AD中国农业大学机来自原理设计:保持图形A1M1N1D1(AB1C1D) 形状不
变,使A1′M2N2D1′≌ A1M1N1D1,得到A (A1)、D(D1)的新位置A1′、D1′。
要导引构件通过若干(或一系列)预定 位置,生成需要的运动。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铸造造型机砂箱翻转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three_positions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炉门装置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运动生成是常见的工程问题。
许多情况下,通过若干预定位置的构 件,不是做简单运动的连架杆(曲柄或摇 杆、滑块),而是做平面复合运动的连杆。
变,使A1′M2N2D1′≌ A1M1N1D1,得到A (A1)、D(D1)的新位置A1′、D1′。
M2 N2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设计:保持图形A1M1N1D1(AB1C1D) 形状不
变,使A1′M2N2D1′≌ A1M1N1D1,得到A (A1)、D(D1)的新位置A1′、D1′。
M2 N2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炉门装置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y
B
A
C
加热炉炉门演示
D
y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y
A
B
C
D
y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2、实现两位置的运动生成机构设计 例4-3 连杆输出——两位置复合位移的运动
生成,规定固定铰链点位置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问题:设计一个四杆机构,引导连杆实现 S1、
S2两个预定位置。此外,依据具体结构要求
M1
s1
N1
M2
N2
A(A1,A2)
D(D1, D2)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设计:保持图形A1M1N1D1(AB1C1D) 形状不
变,使A1′M2N2D1′≌ A1M1N1D1,得到A (A1)、D(D1)的新位置A1′、D1′。
M1
s1
N1
M2
N2
A(A1)
D(D1)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设计:保持图形A1M1N1D1(AB1C1D) 形状不
问题的不同解法,选用哪种方法进行设计, 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时也可能需要用2种 方法互相求证。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4-5-4 运动生成机构的设计
运动生成机构经常是利用连杆通过若 干预定位置,所以运动生成机构的设计多
数是实现连杆预定若干位置的设计
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原理
构件的位置可用构件上任意两点连线的 位置表示(如连杆位置用BC连线表示),该
第4章 平面连杆 机构
第4章 平面连杆机构
4-1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 4-2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和演化 4-3 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特性分析 4-4 平面连杆机构传力特性分析 4-5 平面连杆机构运动设计 *4-6 平面多杆机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