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命题人:张文发班级姓名得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8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诘.责()文绉绉.()禁锢.()繁衍.()畸.形()fēi()红nì( )名càn ( )然zhì( )留yǒu( )黑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正确的一组是()(2分)如果我学得了()的好脾气,如果我学了一点点()的和气,如果我能()人,()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A、柔和待人接物饶恕认清B、一丝一毫格外宽恕识别C、一丝一毫出奇饶恕体谅D、一丝一毫待人接物宽恕体谅3、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鹤立鸡群气宇轩昂深恶痛疾翻来复去美其名曰B、抑扬顿挫冥思遐想油光可鉴五彩斑斓颔首低眉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烂造藏污纳垢由然而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无可质疑4、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
在写人方面,作者善于抓住形貌、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叙事方面,主线鲜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作者青年时代爱国、报国的心路历程的写真,通篇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作者牛汉是现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充满着一种沉重的苦难感与强大的力量感,著名诗人艾青就受到了他极大的影响。
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再塑生命》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抒发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5、默写填空:(10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朋友间深情厚意的送别诗句: __________。
6、仿照下列句式,发挥想象,写出两个关于友情的比喻句。
(2分)例句:友情像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友情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
仿:二、阅读(42分)(一)阅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文,并回答题。
(9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从.流飘荡()猛浪若奔.()8、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理解题:(3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古诗赏析(6分)陶者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附:作者简介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人称宛陵先生,今安徽省宜城县人。
他关心人民疾苦,诗风淡雅、朴实,寓意含蓄深刻,是北宋著名诗人。
注释:陶:挖掘。
鳞鳞:形容屋顶上瓦片像鱼鳞般那样整齐而明亮。
大厦:指高大的房屋。
10、这首诗中刻画了哪两种人?(2分)11、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2分)12、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阅读《教师是一只“青蛙”》,并回答问题。
(13分)①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同往常一样,我们又该学习新课文了。
不同的是今天是许多教师来听课。
②这次学习的课文是《坐井观天》,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以前,每学完一课,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我都要让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效果非常好。
这次,我要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我让同学们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将会怎样呢?果然,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一次被激发出来,有的同桌互说,有的前后位凑在一起争论,还有的仰起小脸在思考。
③待平静下来,我开始点名。
李梦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声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王佳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看不到边际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
孙艳蔷同学竟然让青蛙坐上了飞机去环球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对小鸟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大啊!”听课老师都被她的话逗笑了,我也没有想到她会把正大综艺的广告词“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改用得这么恰当。
④张雨是新转到我班的学生,我看到她把手举得高高的,便点了她的名。
她站起来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
”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我也笑了。
我打断了她的话,问大家:“是井里好,还是井外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井外好。
”我示意张雨坐下,随口说道:“我看你是一只青蛙。
坐井观天!”之后,我又让大家把自己的想的说的写下来。
⑤在批阅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时,我看到了张雨续写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它来到一条小河边,它累了,想去喝水。
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
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
它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经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
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真是太可怕了!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到了井里,井里安全啊!⑥读到这里,我的心被震撼了。
河水里常漂有死鱼,菜市上也常常有卖青蛙的,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让青蛙跳回又有什么不好?可我却没有给她一个发表观点的机会,倘若让她把话说完,不仅是同学不再笑她,而且也将给我的课堂教学增添一抹亮色。
可我竟然说她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需要出来的恰恰是自以为是的我!⑦提起笔,我在张雨作业的空格里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句话:“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
”13.请用简明的语言概述本文的大意。
(2分)14.张雨同学认为青蛙还会跳回井中的理由是什么?(3分)15.想象张雨同学课堂的发言被老师打断后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
(4分)16.文章结尾老师为什么说自己是一只青蛙?(4分)(四)阅读《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并回答问题。
(14分)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
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
”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
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
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
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
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
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
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
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
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
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
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
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
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
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
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
”“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
”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
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
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
”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
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
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
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
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
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
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
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⑥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
”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
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
”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
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
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
”我使劲点点头。
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17.第①段中哪两个细节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 (3分)18.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 (3分)19.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 (4分)20.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 (4分)三、作文(50分)21.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