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套期保值的管
理方案
1
四季度棉花企业套期保值方案
利用棉花期货合约对现货进行套期保值在国际上已是非常成熟了,是有效控制成本、稳定销售价格、收购价格的手段。
但在国内,由于棉花期货上市较晚,棉花企业对套期保值专业知识方面了解的还不够全面。
主要体现在棉花企业内缺少有专业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导致企业负责人对套期保值业务重视不起来,即使想参与也不知从何下手。
其实,企业完全能够找一个信得过的期货公司合作,由期货公司的专业人员提供套期保值方面的专业性的服务。
对于企业来说,参与套期保值首先要认识到,棉花期货市场的基本经济功能就是回避棉花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亏损风险或成本增大风险的。
因此,要想有效的规避棉花现货价格波动带来的亏损风险或成本增大风险,就要利用棉花期货市场对棉花现货进行套期保值。
一.对市场的总体分析判断
近一个月以来,棉花收购价格连续上涨,籽棉收购价从开秤的2.7元/斤涨至现在的3元/斤以上,收购成本达到14000元/吨以上。
但价格上涨反而增强了棉农的惜售心理,收购企业的日收购量不断减少。
今年的收购进度缓慢造成市场资源的暂时供给不足,棉纺企业库存较小,原本指望大量收购时能够轻松补库的愿望落空,只能被动接受连续上涨的价格以维持生产的库存。
我们认为:今年棉花收购的”高开”,为棉花经营造成了很大的风
2
险,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当前影响棉花价格的主要因素是籽棉的收购情况,但收购期过去之后,影响棉花价格的主要因素将转移到消费层面上。
籽棉的价格只是影响棉花的收购价格,而消费才最终决定销售价格。
当消费不理想之时(消费是有价格弹性的,消费量并非一成不变),市场是不会考虑籽棉的收购存本的。
应该冷静看到,本年度全球棉花不是供不应求,而是供大于求,中国的确存在较大缺口,但全球的供求形势还不能让我们过度乐观。
今年的形势并不同于的形势,不具备上冲17000元/吨的条件。
今年大多数的企业谨慎收购,加上棉农惜售,棉花收购进度缓慢,不能给市场足够的供应量是近期棉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对于政府而言,在棉花行业,主要考虑的是两方面利益不受大的损害:农民和纺织企业。
当前的棉价已经完全不会伤害农民的利益了,但若棉价进一步上涨的话,纺织企业的利益(或者说国家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江浙地区大量的纺织企业出口利润平均只有5%——8%,如果棉价持续上涨并保持涨幅10%以上,这些企业将被迫停工,造成大量员工失业,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问题,而且只要棉价过高就有可能转变成巨大的利空因素,即:政府抛售储备棉或增加进口配额。
中美纺织品谈判依然没有进展。
即使今后中美谈判成功,也很难回到今年1-5月份那样的出口增幅状态了。
棉花的总消费量的确是增加的,但这种增加不会对棉价形成很大的影响。
从时间上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