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7分)轻歌曼舞、赏心yuè目的黄梅戏,已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地方戏剧种之一。
它不仅陶醉了神州大地,也赢得了许多国际友人的赞赏,以至受到英国女王的青睐。
法国影评家认为《天仙配》“赏人心目”;日本戏曲专家称赞黄梅戏唱腔“浑厚优美,简直像一条山间淙.淙不尽的流水,韵味清新,别俱风格”。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黄梅戏像春天绽放的杜鹃,绚丽夺目; , 。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淙.淙不尽( ) 赏心yuè ( )目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 (2分)3、文中“青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分)4、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上句内容相应,句式基本相同。
(2分)5.将语段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2分),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味自娱,深尝陶醉。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①③④②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③④6、某学校的一位老师,接到一份请他参加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他因病不能出席。
如果他给大会秘书处写信说明情况,比较得体..的一句话是()(2分)A、我因病不能参加这次大会,失去了一次学习良机,对此,深感内疚。
B、我因病无法前去参加大会,失去了一次与同行切磋学问的良机,对此深感遗憾。
C、我因病不能到会,失去了一次学习的绝好机会,对此深感不幸。
D、我因病无法参加这次会议,辜负了你们的美意,对此深感惭愧。
7、在今年黄石市中学生文学社团评比活动中,某校文学社团参赛的社刊有如下栏目。
如从短语结构类型来看,其中有一栏目的名称与其他几个不一致,为保持结构一致,请指出并另拟一个。
(2分)栏目名称:七彩空间点亮心灯作文茶座社会看台教师园地将栏目“”改为“”。
8、将下面画线句子改为排比句,以突出广告的铺天盖地之势(不改变原意)。
(2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就生活在广告的海洋里了。
广告事实上已经占据了我们整个时间和空间。
报纸、杂志、电视,甚至大街上,没有一处能少了广告。
9、名著阅读。
(4分)(1)阅读选自名著《水浒》中的一段文字,做后面的题目(2分)“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
略施小计鬼神惊。
”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
人物:情节:(2)妙笔点评《水浒传》。
(2分)原文: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
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圣叹点评: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请根据选文,针对鲁达的为人写点点评(不必仿写)。
10、语文实践活动。
(6分)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
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分享智慧”吧。
(1)【扬国学精神】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为学校的电子显示屏原创一条宣传语。
要求宣传语中含有“经典”一词。
(2分)例:①书香溢满校园,经典伴我成长。
②用国学经典,开启智慧人生。
(2)【诵经典华章】经典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分)①《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相近的阐述:;。
②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
”《<孟子>两章》中与这一看法相同的语句是:,。
(3)【晒百家观点】在诵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时,同学们的意见产生了分岐。
有的同学认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对一个人成功的决定作用,是“封建糟粕”,《弟子规》中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我们没必要学习这些所谓的“国学”。
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你怎样说服他?(2分)二、古诗文积累运用与阅读(20分)(一)默写填空(6分)11、漫步文学长廊,品读优美古诗文: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王维的“,长河落日圆”、岑参的“,愁云惨淡万里凝”为我们呈现边塞风光;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毛泽东的“,还看今朝”。
写出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刘禹锡的“,病树前头万木春”、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二)比较阅读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2—16题。
(15分)【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乙】吴王欲伐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②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③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⑤得其前利⑥,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①[吴王欲伐荆]吴五,指吴王阖闾;荆,楚国。
②[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待从官;少孺子,年轻人。
③[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
④[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
⑤[务欲]一心想要。
⑥[前利]眼前的利益。
1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1)起.于鲁:(2)公输盘不说.:(3)吴王欲伐.荆:(4)如是者三旦.: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成,将以.攻宋②以.光先帝遗德B、①露沾其.衣②其.真无马邪C、①请说之.②不顾其后之.有患也D、①行十日十夜而.至于②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14、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15、甲文体现了墨子的思想,乙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2分)16、[甲文]中的公输盘为了制止楚国攻打宋国,[乙]文中的侍从官为了劝谏吴王放弃攻打楚国,都作了积极的努力,结合选文说说他们在制止战争的这件事上所体现出来的相同的精神。
(3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17—20题。
(7分)①东京时间20XX年3月11日下午2时46分左右,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整个东部地区受灾惨重。
日本强烈地震发生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在第一时间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
②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
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
那么地震是否一定会引起海啸呢?③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它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
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④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
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
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⑤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
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
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⑥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
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
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⑦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
如20XX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
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因此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⑧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
20XX 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新华网作者张家伟内容有改动)17、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作者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1分)18、请说说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分)19、第①段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20、根据上文内容,结合下面的“材料链接”,说一说此次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的原因。
(2分)【材料链接】日本岛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全球80%的地震发生于此,故而这一地带发生海啸次数亦最多,占到全球有史可考的海啸记录的85%。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21—22问题。
(6分)妈妈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妈妈我背起行囊走向远方春日阳光暖暖的而我的心空却下着绵绵雨丝雨丝润湿了我的双眼也润湿了您的双眼雨丝模糊了我的视线也模糊了您的身影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连着你牵着我思念您的笑容思念您的嘱托从此我知道了妈妈的爱很深很深21、读了这首诗,根据你对生活的体验和对本诗的理解,说说诗中所抒发的情感。
(2分)22、对下面的两个诗句作简要赏析。
(4分)(1)春日阳光暖暖的/而我的心空却下着/绵绵雨丝(2)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连着你牵着我(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23—27题(12分)捅马蜂窝冯骥才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
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