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梁施工技术方案

系梁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说明
1.1工程概况
(1)概述
贯泉水库大桥中心桩号K211+379.93,桥型跨径8×25,桥长207米,起始桩号K211+276.5,终点桩号K211+483.5。

下部结构为墩及基础(柱式墩、桩基础)和台及基础(柱式台、桩基础)。

1.2工程规模、范围
主要工程量见表1-1。

1.3 施工进度计划
结合本标段总体阶段目标安排,大桥确保12个月实现单幅通车,15个月内完工。

具体分项工程施工进度如下:
墩台工程: 2008年12月9日~2009年1月9日
系梁施工技术方案1、施工准备工作
1.1 施工组织与管理机构
图2-1 施工组织与管理机构图
1.3施工任务划分
表2-2 各班组施工任务划分表
3、施工方案
2.1系梁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破除桩头砼,桩基检测全部合格后,平整基底,铺垫5cm的碎石层找平,然后浇筑5cm厚细石子砼作为底模,侧模用大块钢模板拼装。

钢筋在棚内加工制作,现场绑焊成型。

砼用罐车运输,分层浇筑和振捣,及时覆盖养护。

(1)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前放出平面位置及标高,确定开挖范围和坡度,基坑开挖边坡视地质情况及坑顶周围有无动静载而定,坑底开挖尺寸应比设计宽出100cm以上,以便于模板的支拆工作。

基坑垫层施工完毕后,将承台的纵、横向中心线测设于基坑垫层上和基坑顶部比较稳定的位置,然后根据施工图给定的承台的平面几何尺寸标出承台的边线及检查线,模板架立后用水准仪测出系梁的高程并在模板上标记。

(2)基坑开挖
采用人工配合0 机械开挖,当挖至离基底20cm时,停止机械开挖,改为人工进行,保证基底不被扰动,基坑内若有水,在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井排水,开挖中不间断地抽水,防止水回流到基坑。

(3)桩头凿除
采用人工配合风镐凿除桩头,进行桩基无破损检测。

(4)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至比设计基底标高低10cm后,清除积水、杂物和松散土质,做到基底清洁、平整,然后铺5cm厚碎石垫层找平,再浇筑5cm厚细石子砼。

(5)钢筋绑扎
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绑扎钢筋网,将桩顶钢筋与系梁钢筋焊接牢固,完成墩身主筋的预埋,并采取适当加固措施,保证墩身主筋在系
梁砼浇筑过程中不发生移位。

(6)支立模板
模板采用定型钢模、钢管和方木支撑加固,基坑四周坑壁用木板垫紧撑实,确保模板稳定牢固和尺寸准确。

(7)砼浇筑
砼在拌和场集中拌和,砼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人工配合吊车入模,20~30cm分层浇筑,插入式振动器捣固密实,并及时进行养护。

脱模时的强度宜为2.5MPa以上。

3、系梁施工质量要求:
4 确保质量的措施
(1)质量目标:创建国家优良工程。

(2)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①组织技术人员详细审查设计图纸并进行技术核定。

对主要工程量、主要设计内容等进行必要的计算,对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向监理工程师书面提出,避免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或经济损失。

②组织技术人员分期、分批地学习招标文件、有关技术规范设计文件和质量标准。

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包括劳务人员)进行所在岗位和工序的应知应会教育。

③认真复核设计单位交付的导线点及水准点,复核后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

对设计交付的测量桩志、自行测定的路线控制桩等要保护好,避免被破坏。

④坚持持证上岗。

4.1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图10-3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3)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
为保证工程质量,对于主要结构用材料、半成品(水泥、钢筋、钢绞线、支座、伸缩缝、锚具、圆管涵预制管件等),业主将组织各相关合同段承包人和监理单位代表通过竟争性招标选择材料供应商,承包人只能与通过招标选定的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并报业主审查备案;产品质量证书报监理工程师核查。

除此之外的其他材料由承包人自行采购。

对采购的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半成品)进行验收后组织进场。

进场后按检验和规程对其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确保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实体。

①水泥、钢材及其它成品材料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做材质试验,水泥应在有效期内用完,若受潮或储存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试验,并按其检验结果使用,使用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②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料;
③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拒收。

④工程材料的保管
a.水泥:建造水泥库,水泥库地面要高出周围地面30~50cm以上。

b.钢材:搭棚进行保管,且钢材要用木方、枕木等垫起30cm以上。

(6)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①项目部在组织施工时要科学管理、文明服务;要抓人员培训、抓质量、抓计划进度,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

②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作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对工程项目从巡视、检查及旁站等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的质量监控。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工作,并将质量管理与内部经济效益挂钩。

③发现违反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施工,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成品和设备时,各级质检人员均有权制止,
必要时可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

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的方法、频率进行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取样和试验。

⑤各种混合料必须按事先确定的施工配合比计量,采用先进的自动计量上料系统,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⑥质检人员每天进行施工中间检查。

质量检查活动中,对现场人员的岗位职责、工序应知应会知识进行检查。

(7)施工操作的质量保证
施工操作者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质很强的工种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工种岗位的岗位技能。

对一些专业技术工种必须要做到考核持证上岗。

按不同工序的质量要求合理解决施工水平问题。

施工操作中,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对工程必须本着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

做到操作任务明确,质量责任清楚。

(8)加强雨季、冬季施工的质量控制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计划安排,雨季施工难以避免,因此,做好雨季施工的防雨措施是质量保证的关键,如在雨季进行混凝土浇筑必须准备好雨棚及防雨胶布,及时对已浇筑部分进行覆盖,做好临时排水沟、截水沟等等。

冬季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及有关规定执行,并作好防冻、防滑、防火等安全工作,在施工安排中,尽量避免安排在最寒冷的月份进行混凝土施工。

对混凝土冬季施工,采取热水搅拌混凝土,热保温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必要时采用蒸汽养护,编写冬季施工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5.安全保护措施
(1)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重要的安全设施必须执行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原则,即:同时施工、
审批,同时验收,投入使用。

(2)在本工程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并维修必要的标志牌,为现场施工人员和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

对交通要道处,派专人看受,防止过往行人或车辆不注意发生事故。

(3)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程的各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

特殊工种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准持证上岗。

(4)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高空作业佩戴安全带。

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检验,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

(5)在施工期间,项目部、各工区在现场各设一名专职安全员。

6.文明施工措施
(1)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布置。

生活区、施工场地布局要合理,场内道路通畅、平坦、整洁,排水成系统,并畅通无阻,夏无积水、冬无流冰。

(2)施工区内道路畅通、平坦、整洁,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构造物周围浇筑散水坡,四周保持清洁;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水泥、钢材等材料入库保存、分类存放,且应垫离地面30cm。

(3)施工便道要保持畅通,经常洒水、避免扬尘。

(4)施工期间要保持工地清洁,做到工完料净,杜绝洒漏材料。

在施工作业中,要有防止尘土飞扬、泥浆横流、混凝土洒漏、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措施。

要有考核制度,定期检查评分考核。

(5)施工钢模、机具、器材等集中堆放整齐。

专用钢模成套放置,零用钢模及零配件、脚手架扣件分类分规格,集中存放。

(6)砂石分类、分规格堆放成方,并竖立标识牌。

(7)混凝土构件分类、分型、分规格堆放整齐。

梁板存放要注意地基承载处和支垫点正确稳定。

(8)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别堆放,不得混杂,且应设立标识牌。

(9)现场要有旗帜、标语、安全标志,人员着装上岗
7、环境保护要求及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并遵守国家、江西省、鹰潭市的有关环境保护规定及业主提出的其它环保要求。

(2)加强环保教育。

组织职工学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使大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贯彻环保法规。

认真贯彻各级政府的水土保护、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特点,及时申报安全环境保护设计,切实按批准的文件组织实施。

(4) 强化环保管理。

定期进行环境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主动联系环保机构,请示汇报环保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5)植被及水土保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