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场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目录一、箱梁及空心板梁预制 (2)(一)配合比设计原则及不同环境条件下施工控制 (2)(二)各种原材料的选择 (2)(三)钢筋施工技术措施 (2)(四)模板施工技术措施 (3)(五)压浆控制技术措施 (3)(六)雨季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4)二、箱梁及空心板梁架设 (4)(一)梁体移运的控制措施 (4)(二)运梁施工准备 (4)(三)装车及捆绑 (4)(四)运输技术措施 (5)(五)箱梁架设技术措施 (5)一、箱梁及空心板梁预制(一)配合比设计原则及不同环境条件下施工控制进场后,根据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及不同的环境温度设计多种配合比,并做热期及冬季相应施工条件下的试验,确定不同环境下最优配合比设计方案,以确保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100年的要求。
本标段所用混凝土的配制全部按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进行配制,并按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且在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的同时尽量降低水胶比和胶凝材料用量,防止混凝土表面收缩开裂。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由试验确定,所有混凝土的浇筑均应在初凝时间之前完成。
在满足混凝土设计技术要求和施工要求的前提下,配制混凝土时,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弹性模量,避免早期混凝土收缩由于早期混凝土弹性模量过大而产生拉应力,造成混凝土开裂。
(二)各种原材料的选择原材料必须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并应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合料仅为粉煤灰或矿渣)其性能符合GB175的规定,禁止使用其它品种水泥。
细骨料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砂,细度模数为2.3~3.0,含泥量不大于2.0%,其余技术要求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规定。
粗骨料为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率小的碎石或卵石,其技术要求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规定选用的骨料在试生产前进行碱活性试验。
不使用碱-碳酸盐反应的活性骨料和膨胀率大于0.2%的碱-硅酸盐反应的活性骨料。
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一般桥涵不超过3kg/m3,特大桥、大桥和重要桥梁不大于1.8kg/m3。
混凝土外加剂采用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产品,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外加剂掺量由试验确定,严禁使用掺入氯盐类外加剂。
混凝土矿物活性掺合料(Ⅰ级粉煤灰、磨细矿粉)要符合GB/T18046和GB1596的规定,Ⅰ级粉煤灰需水量比不应大于100%,磨细矿粉比表面积大于450m2/kg。
掺入的引气剂、保坍剂及其它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外加剂应符合(GB 8076)的规定,其品种及数量由试验确定。
(三)钢筋施工技术措施采用单控冷拉工艺时,应严格执行试验室规定,准确控制钢筋伸长值,I级钢筋冷拉伸长率≤2%。
调直后钢筋外表不得有裂纹、擦伤、缩颈及重皮现象,调直后的钢筋其抗拉强度、弯曲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
调直后的钢筋分类堆放整齐,不得再出现弯折现象。
下料槽钢切口并横加挡板,固定于台架上控制下料长度,切断机下料。
钢筋下料尺寸准确,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允许误差±10mm;弯起位置误差为±20mm;箍筋内边距离尺寸误差为±3mm;钢筋不得有马蹄形切口、重皮、油污或弯起现象;下料好的钢筋应分类堆方整齐。
钢筋弯制严格按操作平台大样图控制成型质量。
钢筋弯钩严格按相关标准执行,成型钢筋外观无污染,无翘曲不平现象并分类堆放整齐。
采用专用模具加工。
加工成型定位网分类堆码,防止错误使用。
定位网加工时要确保焊接质量。
箱梁的底腹板钢筋、顶板钢筋均在自制绑扎台座上整体绑扎成型。
采用特制钢骨架及开口角钢控制钢筋绑扎尺寸。
钢筋骨架绑扎成型后,拆除作业平台,做好吊移前的准备。
进场钢材堆放时,修建专用平台,平台周围设排水沟。
平台表面采用防水材料处理,平台呈排水坡状。
堆放钢材用防雨盖布遮盖。
钢筋加工及绑扎区搭建防雨棚,加工区设排水设施。
成品料及骨架半成品采用专用台架架空,防止地面返潮锈蚀钢筋。
(四)模板施工技术措施外模分节制造,运到工地试拼合格后方可使用。
外模采用拼装式大块定型钢模的方式设计和制作。
经详细计算外模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外模的安装及拆除均靠龙门吊完成。
内模在箱梁模板体系中结构最复杂,是保证箱梁质量的关键,而且在箱梁循环作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主要的控制因素。
为保证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内模设计成节段拼装内模。
端模设计成整体式,由面板、支架及加强肋组成,附有梯架和吊环。
面板光滑平整,接缝严密。
端模与底模、外模、内模采用螺栓进行连接。
端模安装前,先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端模管道片眼是否清除干净。
再依次将波纹管逐根插入端模各自的片眼,进行端模安装就位,上好撑杆及螺栓,调整端模到垂直位置。
底模设计为整体式,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反拱。
同时为满足梁体张拉后,荷载集中在台座两端的受力要求,底模在两端予以加强,保证其强度及刚度要求。
钢底模在正常使用时,定期或不定期对其反拱及下沉量进行检测。
钢底模和混凝土台座接触良好、密实,确保钢底模在多次反复使用过程中不变形和不发生下沉现象。
(五)压浆控制技术措施预制梁终张拉完成后,宜在48h内进行管道真空压浆。
压浆时及压浆后3d内,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压浆用水泥应为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的压浆剂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水胶比不超过0.28,且不得泌水,初始流动度不超过17s,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压入管道的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预应力管道采用智能压浆工艺;压浆泵应采用连续式;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
管道出浆口应装有三通管,必须确认出浆浓度与进浆浓度一致时,方可封闭保压。
压浆前管道真空度应稳定在-0.06~-0.10MPa之间;浆体注满管道后,应在0.50~0.70MPa下持压3-5min;压浆最大压力不宜超过0.70MPa。
水泥浆搅拌结束至压入管道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40min。
冬季压浆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并掺加防冻剂。
认真做好管道压浆记录,尤其重点记录管道真空度。
压浆完毕后必须逐片进行管道压浆密实性的检查,防止管道压浆出现不密实的现象。
(六)雨季施工技术保证措施对砂石料料场、道路加强维护,搞好排水工作,及时疏通场内及道路积水,防止砂石料遭受泥浆的冲击、污染,保证砂石材料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钢材、水泥等储备物资存放时,设置防雨棚,建立存放架,使其高出地面30cm至50cm 进行存放,并派人看守,经常检查,发现材料变质、性能下降时及时清出现场,不得用于施工生产。
雨季期间进行钢筋绑扎时,设立临时防雨棚,防止钢筋遭雨水侵蚀,钢筋绑扎后及时灌筑混凝土,防止钢筋暴露时间过长而造成锈蚀。
雨季施工期间,混凝土搅拌站搭设防雨棚,混凝土拌和时由试验人员现场随时测定砂、石料含水量,控制砼的拌和用水量,确保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准确。
梁在养护期间,用篷布遮盖,防止雨水冲蚀。
下雨时不进行梁体张拉工作,梁体张拉均在雨停后及时进行。
雨期施工作好模板的保养工作,及时清理模板表面的污渍,锈蚀的模板要及时除锈,并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二、箱梁及空心板梁架设(一)梁体移运的控制措施预制梁在梁场内移梁、存梁及出场装运时的梁端容许悬出长度,应按设计要求办理。
预制梁在梁场内吊移和出场装运、落梁均应采用联动液压装置或三点平面支撑方式,运输和存梁时均应保证每支点实际反力与四个支点的反力平均值相差不超过±10%或四个支点不平整量不大于2mm。
存梁台座一端使用固定台座,另一端可采用两个千斤顶组联浮动承载,保证存梁期间箱梁严格三点支承,克服目前同类桥梁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因过多约束可能产生的、不可预见的内部损伤与潜在危害。
(二)运梁施工准备了解运梁技术要点,并对线下桥梁工程进行验收,掌握路基填筑质量等情况,确保运输安全。
对待架设的质量、施工资料、梁体方向等进行详细检查,确保箱梁出场合格,片位正确。
检查运输道路的质量,并对路基及便道进行重载试走行。
认真检查运架设备,使其处于良好状态,满足安全需要。
(三)装车及捆绑经检查合格的箱梁,在梁场采用龙门吊起吊装车。
运梁车提前就位于装梁位置,提梁机将箱梁缓慢准确地吊放在运梁车上。
吊梁时为防止箱梁受扭,采用特制吊具,使箱梁在吊移过程中始终处于“四点起吊、三点受力”状态。
装梁时根据需要调整运梁车上横向托梁及支撑垫块的位置,并在垫块与梁底之间放置橡胶垫板。
运输时支承点在梁腹板下,且距梁端不超过4.0m。
为了防止箱梁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滑移或错动,采用支撑丝杠、钢丝绳对箱梁进行支顶和捆绑加固,并在钢丝绳与箱梁混凝土之间设木垫块,防止损坏混凝土棱角。
(四)运输技术措施运行指挥方式采用“对讲机+形体语言”的方式,各种指令必须在口述重复确认后,方可执行。
在梁装上运梁车后,由技术员和安全员检查运梁车工况和通讯指挥系统,确认满足可运行要求后,由运行指挥员指挥运行。
运梁过程中,运梁车前后左右各有安全员监护运行,注意观察道路情况、运梁车速度和箱梁状况,并与运梁车司机、前方指挥用对讲机保持联系,遇到突发情况要按下紧急制动按钮紧急停车。
运梁车载梁运行时,以最高不超过3.5km/h的速度行驶,沿预先设置好的道路红线前进,在通过桥梁时必须保证运梁车车轮在箱梁腹板上方行走。
(五)箱梁架设技术措施架桥机拼装严格按照拼装工艺执行,负责架桥机拼装的技术人员必须提前仔细研究架桥机总装图和各部件图纸,并严格按照安装顺序工艺图纸指导安装人员进行工作。
架桥机安装完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
特别是要对电气、液压仪表、线路全面检查,对安全防护装置检查,对各结构件是否安装到位,销轴、螺栓全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架桥机检查无误后,应按试吊大纲做好各种运转试验、负荷试验。
架桥机试吊各项参数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架设完毕后,对支座板下的外露水泥砂浆垫层进行洒水养护,不允许出现表面裂纹,并用小锤检查支座下垫层和锚栓片密实情况,若发现有空洞,要进行补浆(注浆)处理。
安装支座钢围板时,对出现的锈蚀、脱漆表面作除锈补漆处理,清除支座表面的泥浆、灰尘、杂物,然后安装支座钢围板,最后将墩台顶面、梁体内腔杂物作彻底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