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连续性文本考点梳理+++++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非连续性文本考点梳理+++++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非连续性文本考点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有关知识解说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新闻类、评述类文本和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试题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特点】(1)在内容上,多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2)在文体上,跨文体。

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

(3)角度多元,但问题聚焦,主题具有集中性。

(4)内容具有时代性。

材料一般都散发着时代的温热,亟需考生了解关注的问题,体现阅读与生活日益紧密的特点。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主要信息筛选【考点透视】信息筛选,主要是指对文章或文段、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概括、归纳。

要求能准确、简洁地表达对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信息的筛选归纳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隐含着逻辑思维能力的运用。

信息筛选的题目,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

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

【常见题型】1.“××”一词是什么意思?(或:请简要谈谈对“××”词语的理解)2.人们对该事件(现象)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

3.请概括某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4.(选择题)阅读文本,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错误)的一项。

5.概括或推断这种问题或现象出现的原因。

【答题方法】1.研题干。

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

2.作概括。

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

3.细答题。

答题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注意:根据分值,分点答题。

【典例分析】例1 (2018湖南邵阳)材料一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

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1)要控制饮食。

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

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

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2)要增强运动。

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

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

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图表内容解答【考点透视】图表、图形等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密集,能综合检测学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等诸多能力。

它是中考中最常见题型。

图表分两类:一是表格。

主要是统计表。

二是图形类。

主要包括统计图(柱形图、折线图、饼图、条形图、面积图、散点图、其他图案)、流程图、示意图、地图等。

近年的非连续文本中的图表类解答考题,只需将图表所蕴含的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

有时需表述其蕴含的内在信息,或是观点,或是结论。

考生可运用图文转化策略,全面了解文本包含的主要栏目、项目、类别、数据等信息。

例如由图到文的转换,一般来说需经过以下流程: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常见题型】1.请用简洁语言概括从数据表中得出的结论。

2.对XX图表进行比较,你能得出哪些结论?3.XX图表,反映了哪些现状(现象、问题)?……【答题方法】1.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关注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

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2.关注图表细节数据。

注意图表细节,如图表下“注”等提示文字;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信息的源头。

3.准确解读符号意义。

对于这类筛选整合信息的选择题,要准确还原符号的含义,辨别各选项与文中有效信息是否吻合,进而做出选择。

口诀:关注数据,横比竖比;高点低点,指向要点。

表述:要注意惯用词的使用──如约50%,用“近半”,约55%-——70%用“大部分”,70%以上用“绝大多数”,趋势可用“降低、增加”等词语,频率可用“略低、渐增”等词语,时间可用“逐月、逐年”等词语。

例1 (2018·北京)【材料二】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一座全面系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中设有“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和10多个不同门类的专题展览,每年还有50余个临时展览,国博己经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国博的展览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2017年国博接待观众总量达806万人次,其中包括未成年观众139万人次。

为了充分发挥国博的公共教育功能,自2012年5月起,国博设立了教育体验区。

目前,围绕“历史与艺术并重”的主题,根据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群体开发了“阳光少年”“社会大课堂”“文化博览”三大系列课程,形成了以藏品为基础,以体验为重要方式的公共教育新模式。

国博特别重视与学校合作,例如,为了使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和学校的教学内容相互补充,采用“双师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方位的认知。

阅读【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结合这则材料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材料信息探究【考点透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具有探究性的特点。

与其相对应的探究类试题大多是出示一则或几则材料,要求考生从提供的材料中去探究规律,并用文字写出探究的结果。

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认真研读所提供的材料,对材料或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发现规律、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常见题型】1.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仔细阅读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答题方法】1.研读。

找材料关键词,概括材料涉及的话题、观点及确定比较方向。

2.分析。

在筛选的基础上,将各材料的话题观点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其联系或变化规律。

3.表述。

在比较的基础上,联系现实和生活规律,发现材料提示的现象、规律、哲理等,并将其用文字表述出来。

(2022·江苏徐州·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三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22.请你用说明性的语言把材料三中的信息有条理地写出来。

答: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提出意见建议【考点透视】提出意见建议是指根据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提出相关建议,供有关单位和个人参考。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考查学生针对选文内容或观点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常见题型】1.针对某一问题提出一条或几条建议。

2.给某人制定合理的规划。

3.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题方法】1.分析问题,突出针对性。

提出建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只有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才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2.明确对象,突出合理性。

不同对象,不同问题,应提出不同的建议,突出它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原则。

3.建议类答题时要紧扣阅读材料,提出的建议要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然后分条组织答案。

【2022江苏扬州】实用类阅读【材料一】①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的重要基础。

目前,全球范围内正面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将每年5月22日确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宣传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②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物种数量多,特有品种比例高。

为了保护这一生物多样性宝库,中国政府坚持与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相契合的生态文明思想,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主要成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改写,魏辅文等,《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4期)【材料二】①扬州位于江淮交汇处,是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境内平原辽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特色鲜明。

丰富的湿地资源和多样的湿地类型,孕育了丰富的湿地生物多样性。

②近年来,扬州采用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形式保护湿地,并积极实施湿地修复工程,对重要的自然湿地资源进行修护。

目前,全市重要和典型湿地、重要水禽栖息地、重要水源区湿地资源逐步得到保护,初步构建了扬州市自然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③日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第一批)》《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清单(第一批)》。

④第一批《红色名录》共录有84种野生动植物,49种在扬州有分布。

其中,植物1种,为水蕨;鸟类有46种;哺乳动物1种,为长江江豚;两栖爬行动物1种,为虎纹蛙。

指示物种,指的是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生物。

《指示物种清单》共有118个物种,包括哺乳动物、两栖动物、蝶、鸟类等,清单中扬州有记录的物种有60多种,哺乳动物有长江江豚、华南兔、刺猬、东方蝙蝠、狗獾、黄鼬等。

华南兔在扬州郊野甚至城市中心都有记录,如在宋夹城、瘦西湖等地,都有过华南兔的踪迹;刺猬在城市中也很常见,四季园小区河边,居民在夏夜就看到过多只;夏季,每当夜幕降临,东方蝙蝠就开始出来活动……(据2022年5月24日《扬州日报》官方发布材料改写)学校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周”活动,请你运用以上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7.班主任委派你面向全校师生作“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宣讲,请你拟写出倡议的主要思路。

答:①首先,向全校师生宣讲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其次,向大家介绍,我们国家、社会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采取的措施;③第三,和大家分享,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④最后,向大家发出呼吁,呼吁大家行动起来,畅想美好未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