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个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8X3分=54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粉笔蹭到衣服,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C.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D.秋天到来,树叶飘落2.下列关于物体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杯水内能越大温度越高B.0℃以上的物体才有内能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D.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内能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4.摩托车上的汽油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5.下列对能量转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蓄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B.发电机发电:电能→机械能C.人骑自行车:化学能→机械能D.内燃机工作:化学能→内能→机械能6.以下学习文具,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铅笔芯B.塑料三角尺C.透明塑料笔袋D.橡皮7.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开关S能使L1和L2同时发光和熄灭的是()A.甲、丙B.乙、丁C.甲、丁D.丙、丁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B.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C.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电荷D.绝缘体中缺少大量的电子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2两端电压的是()A.B.C.D.10.将如图所示的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当滑片向左移动时,要使电阻减少,下列哪种接法正确()A.a和b B.a和c C.c和d D.b和d11.下列关于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中有电流,导体才能有电阻B.电阻大小取决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D.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无关12.如图所示,两盏相同的电灯在闭合开关后都能发光。
过一会儿,两盏电灯突然都不亮了,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为零,此时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A.电灯L1断路B.电灯L2断路C.电灯L1短路D.电灯L2短路13.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A.分子间的有相互作用力B.分子间有相互排斥的力C.分子间没有空隙D.以上说法都不对14.如图的四个电路中与实物图对应的是()A.B.C.D.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开关S闭合,灯L1、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当他用导线连接L1两端时,两灯仍不亮;当导线连接L2两端时,L1亮、L2不亮。
由此可以判断()A.灯L1断路B.灯L2断路C.灯L1短路D.灯L2短路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能正确测出通过灯泡L1的电流的是()A.B.C.D.17.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L1发光、L2不发光B.L1被短路C.L2被烧坏D.电池被烧坏18.如图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9.(2分)氢气是无污染的环保燃料,已知氢气的热值为1.4×108J/kg,完全燃烧3kg氢气放出的热量是J。
20.(4分)(1)冬天,搓手能“取暖”,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天然气灶烧水,使10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水吸收的热量是.21.(4分)通过A、B两个电路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将A、B串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A的电流为0.2A时,A和B两端的总电压是V;将A、B并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B的电流为0.2A时,A两端的电压是V。
22.(4分)如图所示,MN间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处于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5A;当滑片P处于ab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0A,则电源电压为V,R1为Ω。
23.(2分)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A。
24.(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个元件均能正常工作。
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示数,电流表示数。
(选填“有”“没有”)25.(4分)分别在20℃冷水和70℃热水中同时轻轻注入一滴等量的墨水,几秒钟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分子运动的越,扩散进行得越快。
三.综合题(25题3分,26题7分,27题5分,28题7分,共22分)26.(3分)根据实物图,画出它的电路图。
27.(7分)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压为3V)、电压表、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
(2)电路连接正确后进行实验,某小组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其值为V.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你认为实验的疏漏之处是。
纠正后得到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为。
28.(5分)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小明利用定值电阻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应当控制不变,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画出了该导体的I﹣U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象归纳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当一定时,。
(友情提示:请写出表达式)29.(7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3V,电流表示数为0.3A;断开S2后,电压表示数为2V。
求(1)电源电压;(2)电阻R2的阻值。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个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8X3分=54分)1.(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粉笔蹭到衣服,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C.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D.秋天到来,树叶飘落【分析】微小物体的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眼睛是看不到的。
【解答】解: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粉笔灰是微小的物体颗粒,它的运动不是扩散现象。
故A选项错误。
B、粉笔蹭到衣服,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是粉笔的微小颗粒沾在衣服上。
不是扩散现象。
故B选项错误。
C、玉兰花开,玉兰花的香气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人们闻到阵阵花香。
故C选项正确。
D、秋天到来,树叶飘落,是树叶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不是扩散现象。
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运动的,分子的运动眼睛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人们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物体的运动不是扩散现象。
2.(3分)下列关于物体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杯水内能越大温度越高B.0℃以上的物体才有内能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D.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内能【分析】(1)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2)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解答】解:A、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杯水内能越大温度越高,故A正确;B、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故B错误;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质量、温度、体积有关,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以及热传递的理解,把握住两点:(1)物体的温度改变,其内能一定改变,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可能改变,例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以及液体的沸腾。
(2)物体的内能改变,温度可能不改变,例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3.(3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分析】如图所示,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具体做法在时间一定时,比较温度的变化量;然后再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在某一定时间时,甲的温度的变化量比乙的温度变化量大;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分析,甲的比热容小,是煤油;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故选:C。
【点评】本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这是一种常用的一种分析问题和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学生要熟知其道理。
4.(3分)摩托车上的汽油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分析】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其中排气冲程是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为其提供能量。
【解答】解:摩托车上的四冲程热机工作时,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提供了动力。
故选:C。
【点评】有关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特点及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的能量转化形式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只要分清气门的开合和活塞的运动方向,便能很好的解决。
5.(3分)下列对能量转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蓄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B.发电机发电:电能→机械能C.人骑自行车:化学能→机械能D.内燃机工作:化学能→内能→机械能【分析】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因为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解答】解:A、给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发电机工作: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不正确但符合题意;C、人骑自行车:化学能→机械能: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内燃机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通过四个实例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在做这类题时,我们要注意分析哪种能量增加了,哪种能量减少了,因为总是减少的这种能量转化为增加的那种能量。
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归纳。
6.(3分)以下学习文具,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铅笔芯B.塑料三角尺C.透明塑料笔袋D.橡皮【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石墨、酸碱盐的溶液等。
【解答】解:A、铅笔芯是导体,符合题意;B、塑料三角尺是绝缘体,不合题意;C、塑料笔袋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D、橡皮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