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考点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的重点所在。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在题中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文中选出重要的句子,说说它的含义;二是体会文章标题的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在文中涉及的面十分广泛,命题角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处着眼,小处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特色切入;一种是大处着眼,大处设题,即考查全篇的艺术表现特色。

【知识汇总】1. 句子的含意有基本含意、深层含意、言外之意之别。

体会文中句子的含意,首先是体会句子的表层含意。

其次是体会句子的深层含意,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如哲理意义、隐喻(象征、比喻、双关)意义,这样的意义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理解。

第三是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

各种修辞方法,如比喻、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

2. 品味语言的表达艺术,“表达艺术”说明鉴赏角度多变,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等多角度切入。

(1)高考要求掌握七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借代、对偶、反复;(2)常用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抑扬、虚实结合、衬托、对比、联想想象等;(3)常见的语言表达主要考虑句式(长短句、整散句)、词语的使用(叠词、俗语等)、语言风格;(4)表达方式主要有四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尤其注意:①记叙。

a.记叙人称: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不受限制,灵活自由,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

b.记叙方法:顺序、倒叙、插叙。

倒叙的好处是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插叙的好处是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②描写。

a.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绘;b.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绘;c.动静结合;d.正侧结合;e.虚实结合;f.细节描写;g. 工笔、白描。

写人散文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

【考查方式】1.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常用的设问方式有:(1)对这句你是如何理解的?(2)请简析该句的内容。

(3)这句话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常见的设问方式有:(1)请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说说本文或××段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3)××句或××段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

(4)××句或××段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例题讲解】(2012·浙江卷)母亲的中药铺甘典江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除了新华书店,就是母亲的中药铺。

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爱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母亲当过赤脚医生。

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进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

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

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有三个阿姨。

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

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地聊天。

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

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

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

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名字曼妙的植物。

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

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

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就是“甘甜之草”。

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

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

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

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

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

人参太贵,吃不起。

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用来泡茶喝。

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

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

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

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

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

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

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

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

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锁的西药店。

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诗人。

相反,我害怕西药,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

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

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昂贵的感冒药更能帮我发汗,助我痊愈,让我心暖。

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

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

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生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

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

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

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为我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例1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

解析题目的指向性十分明确: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

作为细节描写,必须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展开生动细致的描绘,同时必须明确文段中的细节描写是借助于什么手法展开的,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细节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①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

②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例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解析首先要弄清画线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本句写到“一根草”“一撇叶”等都是药,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中药”的含义。

“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中的“灵芝”(比喻),已经超越了中药本身的含义,那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则表露无遗。

答案①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

③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

④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例3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析文本的题目是《母亲的中药铺》,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照应的作用显而易见。

母亲作为一味中药,一味人生中的中药,不仅具有药理上的意义,更具有人生中无可替代的作用(要分析其具体作用)。

而充满抒情性的语言表达,更是把对母亲的真挚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答案①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

②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

③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

④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方法归纳】“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1. 从关键词语入手。

抓住关键词语,可推知整句的意思。

2. 从分析修辞入手。

将使用修辞的句子还原成未使用修辞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

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

3. 从特殊位置入手。

如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尾括句往往作总结,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揭示下段内容,如是文眼句,则可联系全文进行分析。

4. 从文本主旨入手。

中心思想渗透在文章的各个部分,体会关键句可以结合主旨进行。

5. 从相邻句子入手。

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6. 从结构层次入手——抓主干。

如是单句,先找主谓宾;如是复句,则先找准第一层关系。

如是并列,句意应是两个并列意思的相加;如是偏正,句意应放在“正”的部分,但“偏”部分不可忽视。

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在回答时主要从这样三步来回答:1. 指出语言特色(修辞手法优先、表现手法次之、其次是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最后);2. 对这种特色进行阐释;3. 指出其表达效果(解答时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任何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