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故事读文言文:
和氏璧、晏子使楚、杨布打狗、曾子杀猪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
1.省略句
饮于河、渭。
《夸父逐日》
渴,欲得饮。
《夸父逐日》
江山如画,一时(产生)多少豪杰。
《浪淘沙•大江东去》
2.被动句
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贻笑大方。
3.判断句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4.倒装句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一)和氏璧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工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璞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其宝焉。
遂命曰:“和氏之璧。
”
玉含在石中未经剖开理治的称为“璞”
治玉的工匠
欺骗
古代的一种酷刑,把脚砍掉
诸侯死称为“薨”
你
何,为什么
【巩固练习】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
⑴奉而献之厉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和乃抱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泣尽而继之以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卞和为什么大哭?(用原文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选角度,简要评价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
(三)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出使
因为
身材短小
动词,请
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
衣裳的袖子
不贤、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巩固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使”的意思。
①晏子使.楚_________
②使.子为使._____ ____
③使.狗国者从狗门入_________
④齐命使.各有所主_________
⑤故宜使.楚矣_________
2.翻译以下句子。
⑴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⑵其贤者使贤主。
3.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晏子出使楚国。
楚国人因为他身材矮小,想侮辱他,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
晏子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
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
”楚国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他出访无能为力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三)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战国初期哲学家
白色
黑色
打,敲
像
刚才
乐乐侠笔记:
(四)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文学常识】
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
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
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
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
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通“汝”,你
回来
猪
往
不过,只是
开玩笑罢了
依赖
则,就
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课后作业:
要做则做
原文
后生家每临事①,辄(zhé)曰②:“吾不会做③。
”此大谬miù也④。
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yē)⑤?又⑥,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⑦。
”此亦大谬也⑧。
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⑨,大误终身。
家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⑩,附记于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cuō)跎(tuó)⑾。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12)?请君听我《明日歌》。
”
注释
①临事:
②辄:
③吾:
④谬:
⑤耶:
⑥又:
⑦且:
⑧亦:
⑨一味因循:
⑩家:
⑾蹉跎:
⑿几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
注释
①后生家每临事:后生:指年轻人。
临事:遇到事情。
②辄:总是,就。
③吾:我。
④谬:错误。
⑤安,疑问代词,怎么。
耶:相当于“呢”。
⑥又:另外,还有。
⑦且:暂且,姑且。
⑧亦:也;也是。
⑨一味因循:一味:单纯地,一个劲地。
因循:这里指牵就,拖延。
⑩家:这里指家族、本家。
鹤滩:指与作者同姓的钱鹤滩。
⑾蹉跎: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⑿几何:多少。
道理
不要因为不会做就放弃,凡事要尝试了才会做。
二、想和做,说和做,人生贵在做,否则,光阴就会在等待中逝去,老大徒伤悲,后悔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