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用数学公式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总工作量=各分工作量之和; 设总工作量为1或最小公倍数1.实心方阵: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2=(外圈人数÷4+1)2=N 2 最外层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1)×42.空心方阵: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中空方阵的人数。
★无论是方阵还是长方阵:相邻两圈的人数都满足:外圈比内圈多8人。
3.N 边行每边有a 人,则一共有N(a-1)人。
4.实心长方阵:总人数=M ×N 外圈人数=2M+2N-4 5.方阵:总人数=N 2 N 排N 列外圈人数=4N-4例:有一个3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有10人,问全阵有多少人? 解:(10-3)×3×4=84(人) (2)排队型:假设队伍有N 人,A 排在第M 位;则其前面有(M-1)人,后面有(N-M )人 (3)爬楼型:从地面爬到第N 层楼要爬(N-1)楼,从第N 层爬到第M 层要爬N M -层。
总长/间隔+1 环型棵数=总长/间隔 楼间棵数=总长/间隔-1 (1)单边线形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总长=(棵数-1)×间隔 (2)单边环形植树:棵数=总长÷间隔; 总长=棵数×间隔(3)单边楼间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总长=(棵数+1)×间隔 (4)双边植树:相应单边植树问题所需棵数的2倍。
:对折N 次,从中剪M 刀,则被剪成了(2N ×M +1)段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平均速度型:平均速度=21212v v v v + (2)相遇追及型:相遇问题: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追击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 背离问题:背离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背离时间 (3)流水行船型: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顺流行程=顺流速度×顺流时间=(船速+水速)×顺流时间 逆流行程=逆流速度×逆流时间=(船速—水速)×逆流时间 (4)火车过桥型:列车在桥上的时间=(桥长-车长)÷列车速度列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下桥所用的时间=(桥长+车长)÷列车速度 列车速度=(桥长+车长)÷过桥时间(5)环形运动型:反向运动:环形周长=(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 同向运动:环形周长=(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6)扶梯上下型:扶梯总长=人走的阶数×(1±人梯u u ),(顺行用加、逆行用减) 顺行:速度之和×时间=扶梯总长 逆行:速度之差×时间=扶梯总长(7)队伍行进型:对头→队尾:队伍长度=(u 人+u 队)×时间 队尾→对头:队伍长度=(u 人-u 队)×时间 (8)典型行程模型:等距离平均速度:21212u u u u u +=(U 1、U 2分别代表往、返速度) 等发车前后过车:核心公式:21212t t t t T +=,1212t t t t u u -+=人车 等间距同向反向:2121u u u u t t -+=反同 不间歇多次相遇:单岸型:2321s s s += 两岸型:213s s s -= (s 表示两岸距离)无动力顺水漂流:漂流所需时间=顺逆顺逆t t t t -2(其中t 顺和t 逆分别代表船顺溜所需时间和逆流所需时间) 五、溶液问题⑴ 溶液=溶质+溶剂 浓度=溶质÷溶液 溶质=溶液×浓度 溶液=溶质÷浓度 ⑵ 浓度分别为a%、b%的溶液,质量分别为M 、N ,交换质量L 后浓度都变成c%,则⑶ 混合稀释型等溶质增减溶质核心公式:313122r r r r r += (其中r 1、r 2、r 3分别代表连续变化的浓度) 六、利润问题(1)利润=销售价(卖出价)-成本; 利润率=成本利润=成本销售价-成本=成本销售价-1;(2)销售价=成本×(1+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销售价1。
(3)利息=本金×利率×时期; 本金=本利和÷(1+利率×时期)。
本利和=本金+利息=本金×(1+利率×时期)=期限利率)(本金+⨯1;月利率=年利率÷12; 月利率×12=年利率。
例:某人存款2400元,存期3年,月利率为10.2‰(即月利1分零2毫),三年到期后,本利和共是多少元?”∴2400×(1+10.2%×36) =2400×1.3672 =3281.28(元);①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②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A 的个数+满足条件B 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⑵三集合标准型:A+B+C-(AB+BC+AC )+ABC=总个数-都不满足的个数,即 满足条件A 的个数+满足条件B 的个数+满足条件C 的个数-三者都不满足的情况数C B A =C B A C A C B B A C B A +---++⑶三集和整体重复型:假设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分别为ABC ,而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之一的元素的总量为W 。
其中:满足一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x ,满足两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y ,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z ,可以得以下等式:①W=x+y+z ②A+B+C=x+2y+3z⑷三集和图标标数型:利用图形配合,标数解答 ①特别注意“满足条件”和“不满足条件”的区别②特别注意有没有“三个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形—x)T原有草量=(牛数-每天长草量)×天数,其中:一般设每天长草量为X注意:如果草场面积有区别,如“M 头牛吃W 亩草时”,N 用WM代入,此时N 代表单位面积上A 倍,那么N 个周期后就是最开始的A N 倍,一个周期前应该是当时的A1。
调和平均数公式:21212a a a a a +=等价钱平均价格核心公式:21212p p p p p +=(P 1、P 2分别代表之前两种东西的价格 ) 等溶质增减溶质核心公式:313122r r r r r += (其中r 1、r 2、r 3分别代表连续变化的浓度)核心公式: 2121a a a a a +=注意:n 的取值范围为整数,既可以是负值,也可以取零值。
2月有29日,平年(不能被4整除)的2月有28日,记口诀:一年就是1,润日再加★星期推断:一年加1注意:星期每7:ax 2+bx+c=a(x-x 1)(x-x 2)其中:x 1=a ac b b 242-+-;x 2=aacb b 242---(b 2-4ac ≥0)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a b ,x 1·x 2=a c(2)ab b a 2≥+ ab b a ≥+2)2( ab b a 222≥+ abc c b a ≥++3)3( (3)abc c b a 3222≥++ abc c b a 33≥++ 推广:n n n x x x n x x x x ......21321≥++++(4)一阶导为零法:连续可导函数,在其内部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其导数为零。
(5)两项分母列项公式:)(a m m b +=(m 1—a m +1)×ab(6)三项分母裂项公式:)2)((a m a m m b ++=[)(1a m m +—)2)((1a m a m ++]×ab 2十六、排列组合(1)排列公式:P m n =n (n -1)(n -2)…(n -m +1),(m≤n)。
56737⨯⨯=A (2)组合公式:C m n =P m n ÷P m m=(规定0n C =1)。
12334535⨯⨯⨯⨯=c(3)错位排列(装错信封)问题:D 1=0,D 2=1,D 3=2,D 4=9,D 5=44,D 6=265,(4)N 人排成一圈有N N A /N 种; N 枚珍珠串成一串有NN A /2种。
十七、等差数列 (1)s n =2)(1n a a n +⨯=na 1+21n(n-1)d ; (2)a n =a 1+(n -1)d ; (3)项数n =d a a n 1-+1;(4)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2A =a+b ; (5)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6)前n 个奇数:1,3,5,7,9,…(2n —1)之和为n 2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十八、等比数列(1)a n =a 1q n -1; (2)s n =qq a n -11 ·1)-((q ≠1) (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ab ;(4)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5)a m -a n =(m-n)d (6)nm a a =q(m-n)(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十九、典型数列前N 项和4.24.34.7★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200以内质数 2 3 5 7 101 103 10911 13 17 19 23 29 113 127 131 137 31 37 41 43 47 53 59 139 149 151 157 163 167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173 179 181 191 193 197 199 ①数字0的变换:)0(00≠=N N②数字1的变换:)0()1(1120≠-===a a N N③特殊数字变换:244216== 23684264=== 249381== 281642256=== 3982512== 6233279729=== 251032421024=== ④个位幂次数字:12424== 13828== 12939==22.面积公式:正方形=2a 长方形= b a ⨯ 三角形=c ab ah sin 2121= 梯形=h b a )(21+圆形=πR 2平行四边形=ah 扇形=0360n πR 2 3.表面积:正方体=62a 长方体=)(2ac bc ab ++⨯ 圆柱体=2πr 2+2πrh 球的表面积=4πR 24.体积公式正方体=3a 长方体=abc 圆柱体=Sh =πr 2h 圆锥=31πr 2h 球=334R π5.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母线长为l ,则它的侧面积:S 侧=πr l ;6.图形等比缩放型:一个几何图形,若其尺度变为原来的m 倍,则:1.所有对应角度不发生变化;2.所有对应长度变为原来的m 倍;3.所有对应面积变为原来的m 2倍;4.所有对应体积变为原来的m 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