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 合成设计原理(white)讲解
第一章 合成设计原理(white)讲解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17
2.确定实用的路线
将按上法推出的各种可能的路线,进行比较和试用。若客观条 件不便实施,则应当放弃,再重新另推,直到得以切实可行的 实用路线为止。
第二步,合成(synthesis) 加上具体条件,以制订〔书写)切实可行的合成路线。
1. 确定反应的具体条件
完成各步反应的具体条件,如,酸、碱环境,溶剂,温度, 压力,光照或加催化剂,反应时间等等。选择的反应条件,要 尽量避免高温、高压、超低温、有毒或昂贵的试剂和溶剂。
1. 容易得到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14
如:某工厂欲上一个新产品,请求设计一条合成路线。
若所用原料需要从边远省份收购,或需从国外进口,就很难组 织生产。而且,即使原料组织过来,成本也会很高,造成产品价 格可能很高,对外销售就无竞争力。所以,就条路线本身而言, 再简单也不能被采用。
若设计出来的合成路线,原料能就地取材,就可大大节省运 费和很多环节的费用,从而降低了成本,其产品就可能有竞争 力。就是路线稍长几步,也是可取的。
又如,Willstatter路线合成颠茄酮: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10
3、骨架变而官能团不变 如,用重氮甲烷与羰基的反应,可进行环的扩环反应
也可以: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11
4、骨架与官能团均变
在复杂分子的合成中,常常用到这样的方法技巧,在变化碳骨 架的同时,把官能团也变化成所需要者。如: Robinsen路线合 成颠茄酮:
将四条路线,可汇集起来,组成一个“合成树”。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24
合成树
合成树: 将TM所有可能的合成路线连同所得的中间体汇成图,
即为合成树。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25
小结:合成路线设计
1. 从目标分子的结构入手,只要回推得合理,是可以设计出切 实可行的合成路线,而且往往不止一条;
2. 掌握“逆合成法”,培养回推能力。重点放在反应前后分子 结构的变化上。
若选购试剂,则要注意试剂的级别与价格的关系。
一级(优级试剂):也称基准或保证试剂(Guaranteed Reagent)。简称GR级试剂。
二级(分析试剂):Analytical Reagent,简称AR级。
三级(化学纯试剂):Chemical Pure,简称CP级。
四级(实验(室)试剂):Laboratory Reagent,简称LR。
如: 90% 90% 90% 90% 90%
(1) A
B
C
D
E
F
总产率:59%
(2)
90% 90%
A
B
C
90% 90%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20
例2 试设计对氨甲基苯甲酸水合物的合成路线。 (1)分析 目标分子结构: 商品名:抗血纤芳酸。代号:PAMBP。用于治疗纤维蛋白溶 解酶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分子骨架单环芳烃,不必合成。 着眼于羧基:
着眼于氨甲基: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21
根据结构分析,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可以设计出四条合成路线 (2)合成 ①骨架不变,官能团部分变。选商品化原料,对硝基苯甲酸法。
※ 理想的合成路线:高效、安全性好(绿色)
反应步骤少,副反应少 总收率高 高效
原料易得,价廉
安全性
合成过程的安全性 环境安全性
(1)合成步骤少,总收率高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31
٭每增加一步反应,不仅会使总产率减低,在实际生产中还 可能因此多建一个车间。
٭要避免“一条线”似的合成路线,尽可能采用“汇聚式”路 线。
评价;此路线技术条件要求不高,但原料氰化纳有毒,浓盐酸 对设备腐蚀性大,三废处理较难。
②骨架不变,官能团全变。采用商品化原料,对二甲苯法。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22
评价;优点:工艺较简单,技术条件要求不高,设备也夫特 殊要求,腐蚀性不大,原料本低。
缺点:有大量副产品对—苯二甲酸和
③骨架不变,官能团全变。结合前两种方法,用对甲基苯胺法。
26
五 书写合成路线的通则
1. 每步反应可用示意式表示(不必写完整的方程式)。箭号“→” 表示反应。原料写在箭号尾部,主要产物写在箭号头端。副产 物可以不写;或写在箭号的下边, 其左冠以减号“—”。
CH3
H
Br
H OH
CH3 (dl)
HBr H2O
CH3
H
Br
H Br
CH3
2. 试剂、催化剂和其他反应条件,写在箭号的上边。有时,箭号 的上边写不完时,也可写在箭号的下边。但不写“十,一”号。
经过反向推导过程,得一条完整的合成路线。
如:试用逆合成法推导乙醚的合成路线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4
分析:乙醚是何种物质? (醚类)
乙醚的前身?可用何种试剂?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哪类反应制得?
乙醚的前身可以是乙醇,以硫酸为催化剂,在140℃的条件下 发生缩合反应而制; 乙醇的合成可推出以乙烯为原料;乙烯的制备则以石油为原料。 若以逆向式表示则为:
合成树的每一分支,都是一条可能的合成途径。
TM
A
B
C
E
F
G H I J K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L
30
实际上,只有某些路线才是有意义的。至于哪些可行,则受有 机合成化学的基本规律制约。因此,对合成路线需进行评价。
1、评价标准
根据合成路线长短,产率高低、原料是否经济易得,反应条 件是否温和,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碳骨架的变化,并不一定都是大小的变化。有时,仅仅是结构形
状的变化,就可达到合成的目的。如,分子重排反应,由3,3-二
甲基-2-丁醇制备2,3-二甲基-2-丁烯。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12
改变骨架大小的反应,在合成上用途更为广泛。它们又有两种 情况:(1)由小变大;(2)由大变小,如蓖麻酸的裂解:
许多复杂大分子的合成,常有使机合用成设计各(第种一章)类型反应组合设计合成路13线
在设计合成路线时,无论是“逆合成法” 或其他方法,都必 须考虑原料问题。
如:用逆合成法倒推合成路线,究竟倒推到何种地步为止? 是否都推导到石油为原料呢?
应该是倒推到“适当的原料”为止。只有选择到适当的原料, 合成路线才有实际意义。
三、原料的选择
选择“适当原料”的原则 设计合成路线中,就所用的原料而言.一般要求符合两条原则。
常规写法:
简化写法: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28
不能写成:
7. 若反应得到几种异构体(最好不选用此反应),应写明分离异 构体的步骤。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29
§2 合成设计的逻辑学
合成设计逻辑学:合成设计中的总体思维形式和规律。包括合 成路线的评价,合成策略的选择和文献方法的应用及发展等。
一、合成路线评价
需要熟悉常用化工品的安全等级,价格等基本信息。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18
2.适当控制反应选择性 从产品合成效率考虑:目标产物收率高,纯度好; 从环境效应考虑:“原子经济”及“绿色合成”角度考虑; 措施: (1)引入导向基:对官能团的活化或钝化;定位效应等。 (2)引入保护基:避免分子中其他部位不必要的反应或被破坏。
例1 试设计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路线。 1)分析 目标分子的结构是:
从结构上看:先认准它是哪类物质—不饱和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酯一般是由酸和醇酯化而来,双键如何引入?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19
双键常由消除反应、也可由叁键还原或羰基维蒂希反应引入。 消除反应,常见的有消除HX、去H2O等。以上分析表示如下:
两条路线相 比,显然b 优越于a。
将推导的过程反向串联起来,就构成了制备乙醚的合成路线;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5
2、使用逆合成法的原因 在很多情况下,合成者一开始所面临的任务往往仅是给出要合
成的产物。例如,无论是考试题,或是生产单位提出要生产的产 品等。这样,除了由产物回推原料以外,别无它法可取。有时, 即使给了原料,也需要外析产物的结构,而后结合所给原料,以 设计出合成路线来。
如,某厂要生产乙酰乙酸乙酯,试用逆合成法设计合成路线。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6
合成:将推导的过程反串起来,加上充分的条件:
目前工业上用二乙烯酮和乙醇作用生成的烯醇经1,3-重排而 得乙酰乙酸乙酯
逆合成法”简而言之就是八个字
——“以退为进,化繁为简”的合成路线设计法。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7
注意:纸面上看来合理的合成路线,并不一定就是该地、该时、 生产上用的路线。还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确定它在 生产上的适用价值。
推导过程需要追问以下问题: (1)产物丁是哪一类型的化合物?
(2)制备丁使用何种方法与何种试剂?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哪类反
应?从而推出它的前身丙。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
3
(3)若丙不是允许使用的原料,那么丙又是何种类型的化合物? 又有何种方法制备——试剂、条件、反应,进而推出乙。
(4)若乙仍不是允许使用的原料.还需如此类报下去,直到推出 允许使用的“合适”的原料甲为止。
必须熟悉并掌握一些重要的有机反应。只有熟悉很多基本反应, 设设计合成路线才能得心应手。反之,通过大量合成路线设计, 又能使很多重要的有机反应得以掌握、记忆。
3. 当回推出原料,酝酿成熟怎样安排合成顺序和反应步骤 之后,写出简捷而清楚的合成路线。
下面将讨论怎样书写出符合有机合要成设求计(第的一章合) 成路线。
目前,选择原料,还需考虑政府是否同意采购的问题!
(2)价格便宜
原料价格便宜这是设计合成路线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
有机合成设计(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