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复习目标
1、阅读第一、二段,识记秦汉时期监察体系的构成和 地位。 2、阅读第二段,了解历朝检察体制的史实。 3、归纳并识记历朝检察体制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
秦朝:
中央: 御史大夫 地方: 监御史 ( 1) 中央:御史大夫、御史台(中国东汉 演 汉朝: 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 ) 变 地方: (州)刺史
太宗认为置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 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
先由丞相等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 三省六部制
宋代中央政治制度
皇帝
机构 职能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政机构
官职及权利 长官行宰相职 分行政权
长官枢密使,低 于宰相
参知政事 副 相
削弱宰相权利 皇帝总揽大权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三省六部制的 确立及其演变
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
应用时 代 丞相职 三公九卿制 确立于秦、盛行于汉 三省六部制 确立于隋,盛行 于唐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 三省长官均为宰 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 相,相权一分为 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 三 使中央集权制趋向巩固 使中央集权趋向 完善
地位 作用地 位
史料链接:
史料一: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 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 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史料二: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 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 就让他们站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 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能站 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史料三: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 “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 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情况表:
姓名 离职原因 任职时间
窦婴 许昌 田蚡 薛泽 公孙弘 李蔡 严青翟
赵周
免职 免职 去世 免职 去世 畏罪自杀 畏罪自杀
下狱死
1年又2月 3年又8月 3年又9月 7年又6月 2年又4月 3年 2年又10月
2年又7月
石庆 公孙贺 刘屈氂 田千秋
去世 下狱死 下狱腰斩 (汉昭帝时去世)
(1) ①职责: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 省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特点:_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③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相权,避免了权臣独 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2) 宋代发展:设立“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 设枢密院掌管军政;设三司使总管财政。 (3) 元代废除: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 中书省。
复习目标
1、阅读第一段,识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三个历史阶段 及各自的含义。 2、阅读第二至四段,了解察举制的史实并识记其评价。 3、阅读第五段,归纳并识记科举制的评价。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概况 选官制度 实行时间
中朝 尚 书 令
太 尉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特点:
相权一为三;各部门分工、合作,监督、牵制,保证君 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吏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中书省 皇 帝 户部 户籍、土地、赋税
礼部 礼仪、科举
尚书省
兵部 军政 门下省
刑部 刑狱
政事堂 工部 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 全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 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日之虑也。且日断十事, 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 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 要· 论政体》 请回答: 1)从材料来看,唐太宗是如何看待设置丞相一事的? 2)据材料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 3)为此,唐太宗在中央官制上采用了什么制度?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表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向定位 1.中国古代政治机构改革对当今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借鉴意 义。 2.加强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 3.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4.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比较认识中外政治 文明的特点。 5.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通过这些故事,大家能发现什么历史信息? (君权 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和相权的发展趋势?)
1、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 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 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 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2、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一、法令出一(阅读)
特征:皇帝集全国行政、司法、军事于一身 弊端:具随意性 独断性,影响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影响:历代都以维护皇权、服务皇帝为基本原则。 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和“奴才”的 关系。
二、君权和相权
复习目标
1、阅读第一段,分析并识记君权和相权之间产生矛盾 的原因。 2、阅读第二至五段,归纳并识记自汉至宋历代限制相 权的措施并形成正确的评价。
明初至清末: 都察院(中央监察机构,由御史台 发展而来) (2) 积极:监察体制的逐渐健全,(一定程度防止 评 官员腐败、贪脏枉法,滥用职权等,)适应了 价 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 局限:1、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 2、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 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8年又3月 12年又2月 1年又2月 2年
汉武帝在位54 年间,先后用相 12人.其中除4人 在任上正常死亡 之外,有3人被免 职,2人畏罪自 杀,3人被下狱处 死.政府高层官 员受到严厉处置 数量如此之多, 在历史上是空前 的.
汉代中央 官僚机构
皇 帝 外朝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