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原教案(1)

草原教案(1)

16草原
一、本节课教学目标:
1. 会认会读会写第一段出现的生字“渲”,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骏马、无限、柔美”几个词语,能读写并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三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本段选词用语的准确性。

3.在草原自然美熏陶感染下,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本段选词用语的准确性。

2、难点:背诵第一段,体会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达的草原的意境美。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读一读,写一写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感情朗读等方式引领学生带着想象走进文本,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3. 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

4.借助小练笔,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

教师: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3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直奔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师:同学们,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

生:草原
师: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
生:一碧千里,高远辽阔,牛羊成群
2.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起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四川,观看神奇的九寨沟;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这节课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齐读课题:草原
师: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草原风光。

(播放草原风光图片)
(二)简介作家老舍,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师:(过渡)草原风景如诗如画,老舍先生描绘草原美景的语言文字更是优美。

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来感受大作家遣词造句的魅力吧。

首先来了解一下老舍。

(放幻灯片)
师:接下来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师:(出示幻灯片)
(1)点名拼读。

(2)、齐读
(3)指名读
(4)指导学生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要注意笔顺和部件结构,要写的正确匀称
(5)书空一遍
(6)翻开课后生字表描红一遍。

(7)请学生上黑板书写“渲染”并评价。

2.检查对词语的理解与积累。

(1)我会读:(勾勒、骏马、无限、渲染、柔美 )
(2)我会理解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

用水墨或淡涂抹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

勾勒:用线条勾边儿。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就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大多数说明草原翠绿的颜色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
3.下面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要求读书的同学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其他同学要注意去听,学习别人读书的优点,对读错的字词帮助纠正。

(2)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板书“美”)
三、学习第一段,感悟草原风光
1、从哪些景物来写草原美?
生: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
师:嗯,我们一起来看板书,你都答对了么?(点幻灯片,出示板书)
2、这些景物各具什么特点?
生:天空晴朗、空气清新、小丘是绿的、平地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

一会儿。

像白色大花。

(老师板书)
3、你喜欢草原的哪些景物呢?请认真品读第一段,用波浪线画出喜欢的句子,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天空、空气、天底下、小丘、羊群……)学生自由练读, 。

4、生汇报学习,师多媒体出示句子:
师:喜欢草原的天的,请举手,读一读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清新、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③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④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高歌一曲?
师:喜欢天底下的请高兴地起来,读一读
(2)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②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翠色欲流、苍翠欲滴……。


③读出草原的绿。

师:对羊群充满爱的请表示OK,读出描写羊群的句子。

(3)出示: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草原的美丽景色? (比喻: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师:想到小丘上去玩的请拍拍手,读一读
(4)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就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大多数说明草原翠绿的颜色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

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过渡:面对这样如诗如画的美景,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
5.出示句子: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
②“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师补充描写草原美景的小诗:《敕勒歌》齐声朗读。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6、出示句子:在这样的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回味”什么意思?
生:
师:难道骏马和大牛也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吗?
师:这句话看似写骏马和大牛,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7.有感情朗读
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

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配乐《致爱丽丝》
8.熟读成诵: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播放课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白板出示板书)
9、、我会填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 ),空气是( ),天空是(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 )。

(2)这种境界,既( ),又( ),既( ),又
( )。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 ),好像回味着( )。

15.小结(看板书,诵读第一段)
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

下节课我们将跟着老舍先生,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也许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16、草原-----美
既。

又。

既。

又。

16.品味练笔
老舍先生用优美的语言描写,
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

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 在教学本课时,我直奔第一段,通过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

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通过引导学生❽读、思、、议、想❾理解课文内容,感悟
❽草原上空气新鲜,天空明朗❾,❽绿得无边无际❾,❽绿油油的草原上飘动的白色花朵❾景色十分迷人,在读的过程中,采取了自由读 、小组读、 个人读,最后我又为学生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草原的美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感受草原的景美。

不足之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