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时间:90分钟主命题学校:宜城一中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将所选答案的代号正确填涂到答题卡上。
)下图为2016年世界四个国家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四国中属于典型的“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2. 四国中()A. 甲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乙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 丙国出生性别比失衡D. 丁国人口规模会缩小【答案】1. C2. B【解析】该组试题以人口金字塔图为切入点,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发展变化【1题详解】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人口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快,青少年人口比重大,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大致呈三角形,图中丙符合该模式,C正确。
甲、乙、丁老年人口比重均较大,不符合该模式。
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甲国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少,人口增长速度不会加快,A错误。
一般来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从乙图中可以看出,该国老年人口比重大,因此该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问题严重,B正确。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国新生人口中男性和女性比重大致相同,性别比较平衡,C错误。
丁国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差别小,青壮年人口较充足,不能反映出该国今后的人口规模会缩小,D错误。
故选B。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经济越发达,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
但是,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比城市与农村区域,发现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
下图是中国近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图。
根据材料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3. 图示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50年城镇人口老龄化低于农村人口老龄化B. 农村老年人口数一直低于城镇老年人口数C. 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大约是2045年D. 城镇老年人口数持续增加4. 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根本原因是()A.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B.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C. 人口城乡迁移D.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答案】3. C4. A【解析】【3题详解】结合图例,读图可知2050年城镇人口老龄化数值为28%左右,农村人口老龄化数值为20%左右,故A错误。
图中信息显示约在2020年之前农村老年人口数高于城市老年人口数,故B错误。
根据材料,“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再结合图中曲线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大致在2045年,故C正确。
在2055年之后,城镇老年人口数呈减少趋势,故D错误。
故选A。
【4题详解】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根本原因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故A正确。
人口城乡迁移是直接原因(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务工,导致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故C错误。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应均不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故B、D错误。
故选A。
人口状况及流动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左图)和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右图)。
回答下列各题。
5. 下列影响我国不同地区人口环境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A. 西部地区—水资源B.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C. 中部地区—矿产资源D. 东部地区—气候资源6. 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A. 从东北、西部向中部B. 从西部、中部向东北C. 从西部、中部向东部D. 从资源贫乏区向资源丰富区7. 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年龄分布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①鼓励生育二胎②加大城市幼儿园、中小学建设③加强户籍管理,限制农民工进城④加强技能培训,增加就业岗位⑤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⑥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①③⑥D. ②④⑥【答案】5. A6. C7. D【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
【5题详解】依据木桶效应含义,人口容量大小取决于最小的那个制约因素。
我国西部多干旱、半干旱地区,故水资源是限制西部人口容量的“木桶短板”,A对。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气候条件优越,BCD不对,选A。
【6题详解】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迁移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及图示信息进行分析,读图各区域之间人口迁移数量最大的是西部向东部和中部向东部,故选C项。
【7题详解】图示反映了我国的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因此相关措施应围绕该年龄段的人群展开。
大量的20岁左右的年轻人可能使迁入地的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故当地应加强针对儿童的教育管理,②正确;外来人口多,且文化素质较低,就业困难,因此政府应加强岗前职业技能培训,④正确;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会给该市的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服务带来巨大的压力,⑥正确。
故选D。
“睡城”也称“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人口虽然大量入住,但是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乘车赶往市中心。
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是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
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在燕郊和北京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
下图为燕郊相对位置示意图,图中箭头及数字表示京漂族每天上班的方向及平均距离。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燕郊成“睡城”,其原因有()①房价相对较低②工资水平高③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较近④交通便利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9. 人口“潮汐式”流动会给北京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下列最有利于缓解这些问题的措施是()A. 在燕郊与北京之间增建高速公路B. 北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C. 将北京的部分企业转移燕郊及附近地区D. 在燕郊及北京地区大量增建住宅区【答案】8. C9. C【解析】【8题详解】燕郊被称为“睡城”,是因为这里是京漂族睡觉的地方。
这里的经济水平较低,房价较低,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较近。
京漂族在北京购不起房,在这里购房或租房居住。
除房地产外,该地交通便捷,工资水平较北京低,消费水平低。
是京漂族睡觉、休息的地方,所以称睡城。
据此进行分析,燕郊与北京市相比,房价相对较低,①对;燕郊与北京和天津相比,工资水平相对低,②错;从图中可看出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较近,③对;当地交通便利,故能够实现到北京或天津等城市上班,④对。
故本题选C。
【9题详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北京、天津企业多,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福利待遇高;燕郊房价低,生活成本低,两者之间交通便利。
燕郊及附近地区承接北京转移的部分产业,可以增加燕郊及其附近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可减缓北京市区的交通拥堵等状况,故C正确。
在北京大量增建住宅,但房价还是很高,依旧有大量的京漂族购不起房,在北京与燕郊之间增建高速公路,可适当缓解交通拥堵,但毕竟投入的成本大,不是最有利的,故AD可排除;北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与缓解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等问题关系小,可排除B。
所以选C。
下图示意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分布模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为()A. 田园模式B. 同心圆模式C. 扇形模式D. 多核心模式11. 图中①用地所在的功能区主要特点是()A. 土地价格比较低廉B. 建筑物分布稀疏C.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不大D. 内部功能分区明显【答案】10. C11. D【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态及功能区的特点【10题详解】本题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判断:读图可知,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从城市中心区向城郊区沿陆空对外交通用地之间向外呈扇形布局,所以该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为扇形模式,故选C。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判断:①用地位于该城市的中心地区,为中心商务区,土地价格高,建筑物高大密集,人口密度昼夜差别大,内部功能分区明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将围绕“创新趋动,转型发展”做文章,上海新一轮发展中心转向郊区,在建设重点方面,集中资源,推进松江、嘉定、青浦、南桥及临港等基础好的重点新城的功能建设和能级提升。
回答问题。
12. “十二五”期间,上海着重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这些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主要有()①劳动力充足②科研力量强③矿产资源丰富④交通便捷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13. 规划建设上海市郊区新城的最主要目的是()A. 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B. 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C. 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D. 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答案】12. B13. B【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上海市科研力量、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不足,且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不多,②④对。
故选B。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城市化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规划建设上海市郊区新城的最主要目的是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B对。
郁金香原产于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唐代诗人李白在《客中行》中写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17世纪,郁金香经土耳其传播至欧洲,最终在荷兰大量种植并成为国花。
完成下列各题。
14. 郁金香传播至荷兰是因为A. 荷兰的气候更适合郁金香的生长B. 欧洲有广阔的市场C. 荷兰的优惠政策D. 荷兰的海运非常发达15. 荷兰的郁金香至今仍在世界占统治地位可能由于A. 成熟而高超的种植技术B. 悠久的种植历史C. 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D. 世界鲜花市场不断扩大【答案】14. B15.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学生要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14题详解】郁金香原产于我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说明郁金香生长于较干旱的环境,而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不是更适合郁金香的生长,A错;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欧洲广阔的市场是主要原因,B对;荷兰的优惠政策不是主要原因,C错;鲜花不能用海运,D错。
【15题详解】成熟而高超的种植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A对;悠久的种植历史影响力小,B错;荷兰属于发达国家,劳动力不廉价,C错;世界鲜花市场不断扩大不一定需要荷兰的郁金香,D错。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16. ①②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A. 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种植园农业B. 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季风水田农业C. 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D. 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17. 下列关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B. 受市场波动影响大C. 机械化水平高D. 商品率低【答案】16. D17. C【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及特点分析【16题详解】读基本情况比较表可知,①以畜牧业主,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为大牧场放牧业,②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为混合农业,③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劳动力多,为季风水田农业,故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