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自发性脑出血指南汇总

2010自发性脑出血指南汇总

子量肝素或普通肝素皮下注射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Ⅱb B)。
血压的管理
► 1.根据目前完成的关于ICH血压干预的研究结论,临床医生 必须基于目前尚不完全的证据来控制血压,目前推荐的不同 情况下的降压目标见表六,仅供参考(Ⅱb C)。 2.收缩压150-220mmHg的住院患者,快速降压至140mmHg 可能是安全的(Ⅱa B)。 表六.高血压的ICH患者降压推荐意见 1.SBP>200mmHg或MAP>150mmHg,建议持续静脉应用降 压药物快速降压,测血压,5min/次。 2.SBP>180mmHg或MAP>130mmHg,且可能存在颅内高压, 可考虑监测颅内压,并间断或持续静脉应用降压药物以降压, 保持脑灌注压不低于60mmHg. 3.SBP>180mmHg或MAP>130mmHg,且没有颅内高压的证 据,可考虑间断或持续应用降压药物温和降压(如可降压至 160/90mmHg或MAP至110mmHg),监测血压,15min/次
► 3. 尽管对于凝血机制正常的ICH患者,rFVIIa可以限制血肿扩大,但是证据表明在不筛选 病例的情况下,应用rFVIIa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且缺乏增加临床收益的证据,因此, 在不筛选病例的条件下,不推荐应用rFVIIa(Ⅲ A)。在作出推荐应用rFVIIa的意见之前, 需要进一步研究是否应用rFVIIa会使特定的人群获益。
手术策略
► 1.对于大多数ICH患者而言,手术的作用尚不确定。(Ⅱb C) (新推荐) 2.小脑出血伴神经功能恶化、脑干受压和/或脑室梗阻致脑积 水者应尽快手术清除血肿。(Ⅰ B)(根据前版修订) 不推荐以脑室引流作为该组患者的初始治疗。(Ⅲ C)(新 推荐) 3.脑叶出血超过30ml且血肿距皮层表面1cm以内者,可考虑 开颅清除幕上血肿。(Ⅱb B)(根据前版修订) 4.把立体定向设备或内镜单用,或与溶栓药物联用,以微创 的方式清除血肿,其效果尚不确定,目前正处于研究阶段。 (Ⅱb B)(新推荐) 5.尽管理论上来看有效,但是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超早期清 除幕上血肿可以改善临床预后或降低死亡率。早期开颅清除 血肿可能增加再出血的风险,从而产生负面作用。(Ⅲ B)
癫痫
►2.抽搐的患者应该应用抗癫痫药物(Ⅰ A), ►持续EEG监测可能被用于障碍超过脑损伤程
度的ICH患者(Ⅱa B), ►意识障碍、精神状态改变且EEG捕捉到癫痫
样放电的患者可应用抗癫痫药物(Ⅰ C)。 ►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Ⅲ B)。
ICH患者急诊室病史、查体及诊治要点

1. 病史: 发病时间或最后被发现正常的时间 初发症状及症状变化 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 服用药物史 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减充血药,降压药,stimulants(包括促进消化的 药物) 拟交感类药物 痴呆 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痴呆 酒精及其它不良嗜好 可卡因及其它拟交感类药物抽搐 肝脏疾病 可能与凝血异常相关 肿瘤与血液系统疾病 可能与凝血异常相关 2. 查体 生命体征 发热与早期神经疾病进展有关,血压较高与早期病情进展及死亡率 增高相关 全身查体,以头,心、肺、四肢为重点 系统的快速神经系统专科查体 结构化的评估,比如国立中风健康量表可以在数分钟内 完成,并提供医护人员沟通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定量指标,GCS评分也被广泛熟知并 容易计算,且最初的GCS评分是预测长期临床预后的重要依据;这些必要时均可采用。 3. 实验室检查 血细胞计数、电解质,血尿素氮,肌酐、血糖 血肌酐升高与血肿扩大 相关,血糖升高与血肿扩大及较差的临床预后相关(尽管没有证据表明控制血糖正常 可以改善临床预后) 凝血酶原时间,INR,APTT 华法林相关的血肿与更大的血肿体积、更高的血肿扩大风 险、更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关。 对于中青年患者行毒物筛查是否存在可卡因或其它拟交感类药物滥用 可卡因和其它拟 交感类药物与ICH相关 育龄妇女尿常规、尿培养及尿妊娠试验 4. 其它检查 ECG 评估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心功能恶化的活动的心肌缺血或基础心脏损 害,获得住院期间心肺事件发生后的基线资料 胸片
► 1. 合并严重凝血因子缺乏或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该分别给予适当补充凝血因子或血小 板(Ⅰ C)。
► 2. INR升高的OACs相关ICH患者,应停用华法林,补充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并静脉 应用维生素K(Ⅰ C);PCCs与FFP相比,临床预后无明显差异,但并发症少;可以作为 FFP之外的替代选择(Ⅱa B)。rFVIIa并不能纠正全部的凝血异常,尽管可以降低INR,从 而不能完全使机体恢复正常的血栓形成机制。因此,不推荐常规应用rFVIIa(Ⅲ C)。
ICH的诊治 止血/抗血小板/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潜在的凝血异常,如口服抗凝药物有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 纠正这些异常都是必须的。
► 总体的建议是以最快的速度纠正INR; ► 维生素K联合 凝血酶原复合物及 重组凝血因子VIIa ► 患者24小时后INR降至≤1.4。
► 输注血小板的效果和安全性尚未可知。
自发性脑出血指南
2010
本指南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诊断, ► 止血方法, ► 血压管理, ► 住院病人护理管理, ► 并发症预防, ► 手术治疗, ► 预后评估, ► 康复, ► 复发的预防 ► 出院后注意事项。
ICH的急诊诊断和评估及病因
►ICH 发生后在最初几小时内病情进展非常常 见;院前急诊医疗评估与急诊室评估对比发 现,超过20%的患者在此过程中Glasgow昏迷 评分(GCS)将下降超过2分,在上述患;另外,在进入医院的第一个小时 内,15%的患者GCS下降超过2分;从而早期 神经功能进一步减退和较差的长期预后的比 率降低了强力医学干预的必要性。
► 4. 曾经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ICH 患者,输血小板的有效性并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is considered investigational)(Ⅱb B)。
► 5. ICH患者可行气压动力治疗联合应用弹力袜来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Ⅰ B)。 ► 6. 症状发生1-4天后活动较少的患者,在证据表明出血停止的条件下,可应用小剂量低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