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骨肿瘤的 X线诊断

常见骨肿瘤的 X线诊断


关节改变
仔细观察附近关节改变对诊断非常有帮助。一般来说,肿 瘤不突破骨性关节面,不侵入关节腔,不累及对侧骨性关 节面。而感染则明显不同,当感染病灶邻近关节时, 可 以破坏骨性关节面,关节软骨,进入关节腔,甚至破坏对 侧骨性关节面。这一原则适应于所有关节,包括骶髂关节 和椎间盘。
关节间隙狭窄可局限性或均为狭窄,局部狭窄见于退行性 变,而均为狭窄见于炎症性关节炎,如类风湿。 同时,一些关节病变可类似肿瘤,典型例子如关节下退变 的囊性变类似骨髓肿瘤。注意关节有明显退变征象可以区 别。还有类风湿、痛风和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女,24岁。跟骨巨细胞瘤
二、恶性骨肿瘤
X线特点: 1、边缘模糊,界限不清,形状不规则。 2、骨组织不规则破坏,常侵犯骨皮质。 3、瘤骨:象牙质,棉絮状,光芒状。 4、骨膜反应。 5、软组织肿块。 6、可破坏邻近骨。
成骨肉瘤
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发 展快,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 病理: 1 肿瘤周围无包膜 2 浸润性生长,侵犯软组织 3 瘤组织主要是瘤性骨组织和 类骨组织。
钙化是指钙或其他无机盐沉积于已有的有 机物质上,有3种:①生理性钙化,主要见 于细胞产生的骨、软骨基质;②营养不良 性钙化,发生于退变组织,见于多种良恶 性病变;③转移性钙化,继发于代谢病, 如甲旁亢软组织钙化。
当遇到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时,应仔细检 查, 可用平片、CT 等以确定有无基质钙 化,MRI显示钙化不理想。如果有钙化,应 仔细分析钙化形态及形式(看钙化形式是 否提示病变为骨性、软骨性或纤维性), 因为基质可不钙化,因此一个无钙化溶骨 病灶,不能除外骨性、软骨性肿瘤。
WANG FENG LING_Ů__52 中心型肺癌。
男__68 10年前发现右小腿中 段内侧见一约‘枣’ 样大小的软组织肿块 影,边界清,08年4 月外出时用力后突感 右小腿疼痛来院就诊, 近日来复查:查体: 右小腿见软组织明显 肿胀,边界不清,动 度差,质硬,皮温增 高,见血管隆起影, 颜色略紫,下段皮肤 呈紫黑色。 经随访,患者为肝癌。
例如X线平片显示一骨肿瘤起源于骨内,肿 瘤中心部位活检为骨肉瘤,但软组织部分 活检结果与软骨肉瘤或多形性肉瘤相符, 即骨肿瘤的“三重性”。
X线平片整体观念强,确定肿瘤生长速度比 较可靠,同样由于骨肿瘤同一肿瘤X线表现 的多样性和不同肿瘤X线表现的同一性,因 比X线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和病理,当对某 一患者诊断意见不一致时, 最好的解决办 法是临床骨科、放射科和病理科医生的密 切合作, 综合分析。
_男_43岁,病史:左胸壁包块3-4年,近日 感觉疼痛加剧。 病理: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软骨瘤
软骨瘤分为:内生和外生,内生软骨瘤分 为单发和多发。多发性软骨瘤伴有软组织 血管瘤成为马富西氏综合症。多发性软骨 瘤合并畸形者称为奥利(Ollier) 氏病,有遗 传性。 发病部位:好发于手足短骨。
X 线表现
_男_65岁__53 左肩部疼痛5月余,近期右季肋区疼痛, 透视下观察:左肺中野及右肺下野见类 圆形结节影,右膈面上方见条带状高密 度影,右膈面模糊,左膈面见条索状胸 膜增厚影,双侧肋膈角变钝。
脊柱转移瘤与结核鉴别点
转移瘤: 椎体压缩变形,椎弓根破坏明显,椎 间隙保留,骨质无疏松。 结 核: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相临椎体破坏, 变形。
巨细胞瘤
X线表现:
1、好发于长骨骨端,表现为密度 减低的溶骨性改变,偏心性膨胀性生 长,也可呈多房性透光区,似“肥皂” 泡状,与正常骨分界清楚。 2、 骨皮质因肿瘤膨胀而变薄,无 骨膜增生反应。 3、很少穿破皮质进入关节。
诊断要点:
王云钊教授指出: 骨的多房性破坏呈皂泡状改变着。 骨的单房性破坏边缘有筛孔样改变着。 肿瘤突破骨皮质或骨壳,又在肿瘤外围形 成单层或多层骨壳着。
2、多发性骨软骨瘤
有家族性、遗传性,可起自婴儿,成年后 停止生长。 X线表现: 1、累及多骨,常左右对称。 2、长骨干骺端增粗,变形,皮质变 薄, 骨疣向旁突出,外形不一。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发病年龄:10—30岁居多。 发病部位:好发于下肢骨,特别是胫骨上 端和股骨下端,腓骨、颅骨、肱骨、手、 足、肋骨、骨盆及脊柱。
KONG QING ZUEN/81岁_男__33 手部肿物50余年,近2、3年感觉疼痛加剧, 局部软组织见溃疡面,愈合不佳,现住院 准备手术治疗(骨外1床) 病理:内生软骨瘤恶变为高分化软骨肉瘤 (周围软组织内为恶变之瘤骨)。
(三)、巨细胞瘤
常见,好发于青壮年,因其具有复发、恶变 和转移倾向,故将其分为良、恶性之间的 一种特殊类型。
骨 肿 瘤?
骨肿瘤是指在多种不同因素(内在、外在)
的共同刺激下,导致骨组织本身或附属于 骨的其它组织细胞异常的新生细胞群。
骨肿瘤
良性 过度 恶性
骨瘤
骨软骨瘤 巨细胞瘤 原发 转移
软骨瘤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X线检查的作用:
1、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判断 良、恶性。 2、可区分是原发或转移。 3、确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
基质有下列几种:①骨性基质:X线表现为 斑片状致密影, 一般平片表现很明显, 致 密影大, 一般大于1cm,有“实性”、 “云雾状”和“象牙质样”致密影,边缘 可清楚或模糊,但主要是确定骨性基质。
②软骨基质:钙化有3 种,一为细小点状 (斑点状),二为小融合区钙化(斑片 状),三为弧线样(环形,弧形钙化), 为软骨结节周边钙化。非肿瘤营养不良性 钙化和缺血性骨样组织可有类似斑点状或 斑片状钙化。
好发10~20岁的青少年,直至全身骨骺线 融合后即停止生长。
病 理
骨质组成的基底和瘤体 软骨组织组成的盖帽 (其生长有赖于此) 纤维组织形成的包膜
肿瘤的基底部可宽窄一与骨干相连,骨皮质
由骨干延续至肿瘤远端,瘤体内的骨松质 与骨髓腔相连。
1、单发性骨软骨瘤
X线表现:
部位: 好发于长骨干骺端,自骨端向骨干方 向生长的骨性肿块,向外突起,肿瘤基底 部可宽窄不一,顶部有不规则钙化。
3、软组织变化
可见软组织肿胀及肿块,常边界不清, 肿块内可见团块状瘤骨及放射状骨针。
男,15岁。股骨下段骨肉瘤
(二)、溶骨型成骨肉瘤
肿瘤常起自骨松质,以溶骨性破坏为主。 X线表现: 大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区,界限不清, 有三角形骨膜反应,瘤骨少或无。
胫 骨 上 段 骨 肉 瘤
三)、混合型成骨肉瘤
显示基质钙化最好办法为X线平片,CT有 时可显示微小钙化,而MRI帮助不大。骨基 质的分析是肿瘤定性诊断的关键, 同时也 是肿瘤生物活性的间接指标。
软组织改变
软组织改变可以提供许多诊断线索。软组织异常 征象包括皮肤移位、肌肉间隔移位、模糊、密度 增高、钙化和积气。当骨皮质破坏处出现软组织 肿块常为恶性肿瘤。很明显感染病变因水肿而使 软组织弥漫肿胀,肌肉间隙模糊,而无软组织肿 块。而肿瘤软组织肿块常为局限密度增高影,边 缘可以光滑或模糊,肌肉间隔移位,范围局限明 确。在显示软组织改变,MRI,CT有明显优势,尤 其MRI是显示软组织改变最理想方法。
上图病人资料
左大腿肿胀疼痛,红。有乙肝病史多年, 一月前在外地查B超发现肝部异常(具体不 详),来院途中上车抬腿时,疼痛加剧, 不能活动。遂拍片显示左股骨转子间见骨 折线,股骨见虫蚀样骨质破坏。人资料
_男_64岁__11 CT:肺Ca合并肺转移,肋骨转移,胸椎转移
根据瘤骨组织的多少可分为:
1、硬化型成骨肉瘤(成骨型)
2、溶骨型成骨肉瘤 3、混合型成骨肉瘤
(一)、硬化型成骨肉瘤
肿瘤常起自骨膜下及骨皮质,向各个方向发
展,侵犯骨皮质和骨松质。
X 线 表 现:
1、骨膜反应 平行型 葱皮型 三角型
2、骨质变化
瘤骨,成骨肉瘤的组织学特征
有三种形态: 1). 象牙质: 为致密硬化,边缘尚清的 肿瘤中央部分; 2). 棉絮状瘤骨: 边缘不清,常有环状 钙化存在; 3). 针状瘤骨;密度明显增高, 为瘤组 织侵犯软组织。
观察骨肿瘤时
病变部位
病灶数目
有无骨膜 有无增生 软组织变化 临近骨情况
肿瘤边缘
骨质改变
一、良性骨肿瘤
一)、骨瘤: 起自膜化骨。 (颅骨、面骨) 好发部位:颅骨及副鼻窦内。 X线表现: 瘤体为密度均匀一致、轮廓光 滑的圆形或半圆形高密度影,基底 宽广,向外生长。
(二)、骨软骨瘤 又称外生骨疣
分单发及多发二种,单发多见,占90%,
介入上述二者之间, 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反 应及骨质改变。
三、转移性骨肿瘤
转移途径: 血行、淋巴路、直接蔓延等。 特点: 1、多发; 2、红骨髓处; 3、无骨膜反应; 4、肘、膝以远转移少见; 5、软组织肿块少。
(一)、溶骨型多见,以破坏为主。
X线表现:
多发、圆形破坏,边界不清,似虫 蚀状,也可呈边界不清的大片状骨 质破坏区,多引起病理性骨折。发 生在脊柱的转移瘤应与结核鉴别。
病灶边缘分析是判断骨肿瘤生物活性(即生长速度),同 样骨膜反应分析也是判断肿瘤生物活性的一个指标, 而 基质钙化的分析有两个主要原因:①基质钙化的形态可以 提示定性诊断,即环形和弧形钙化提示为软骨类肿瘤。相 反,肿瘤边界和骨膜反应分析一般不能作出定性诊断;② 基质的X线表现是生物活性的间接指标。例如患者原来X 线平片有钙化,后来平片显示钙化消失,即钙化转化为无 钙化,表明钙化消失区生物活性改变和增加, 应为活检 取材点,常为良性或低恶性向高恶性转化。合并感染时可 出现钙化向非钙化转化。相反,非钙化向钙化转变少见, 不是恶性征象。
化验检查
许多化验检查对各种骨关节病变、骨肿瘤 的诊断很有帮助。常规检查最少应包括全 血计数、血沉、血钙磷、血碱性和酸性磷 酸酶、血清总蛋白,还有各种特殊检查。
强调指出:
在骨肿瘤诊断中,临床、X线与病理三结合,而 且,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平片、同位素扫描、血 管造影、CT,MRI等各有优缺点,应合理应用。绝 大多数肿瘤如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肿瘤, 均以病 理诊断为最后诊断。但骨肿瘤不同,应强调临床、 X线与病理相结合。主要原因是骨肿瘤成分的多 样性, 病理取材点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诊断, 尤其是当骨肿瘤突破骨皮质扩展到软组织时,其 软组织部分的组织学特征与骨内部分明显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