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太阳》第二课时教案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十二课《番茄太阳》(板书)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中的“番茄太阳”是指什么?(在课文中,番茄太阳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指太阳,小女孩所想象的太阳,第二层意思是指小女孩的笑脸,第三层意思是指小女孩美好善良的心灵。
)2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在菜市场,看到一个与父母摆摊买菜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明明,虽然她双目失明,但非常爱笑。
在与我的交往中带给我许多的快乐,当她获得好心人捐献的眼角膜,将去接受治疗时,明明说长大后要把她的腿献给我,使我非常感动。
)3说得很好,很完整。
下面我想问问你们,一个架着双拐的阿姨,一对在菜场卖菜的夫妻,还有一个五岁的双目失明的小女孩,这一课就围绕他们展开了一个故事。
我想问问,在你们读完这篇课文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受?(A非常的感动。
你为什么感动?因为那个小女孩从一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有人愿意为我捐献眼膜,然后她就愿意为那个阿姨捐献她的双腿。
所以我是为这个感动的。
(李欣昱)师:双目失明的小女孩儿愿意为别人捐献双腿——你很感动,对不对?好。
B我有一种心酸的感觉。
心酸?为什么就是特别想哭,因为明明她一生下来就双目失明,可以算是一个残疾人,那个阿姨也是个残疾人,然后她长大以后愿意再接受残疾的痛苦,把双腿捐献给另一位残疾人,所以我感到心酸。
(彭俊峰)C我的感受是可怜,这篇课文讲的两个残疾人都非常的可怜,因为刚开始明明她是从小就双目失明,我们这个世界有多美好她一点都不知道,看不见,而且那个阿姨的腿是残疾的,不能像我们自由人这样奔跑追逐,我觉得他们非常可怜。
(蔡钟莹)D我的感受是感恩,因为明明毕竟是个小女孩,社会为她捐献了眼角膜,她却懂得去回报社会。
再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知恩图报。
所以我感受到感恩。
(周晓宇)E我的感受是高兴。
为什么高兴?因为明明生来就是一个残疾人,眼睛看不到,很可怜。
而我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有疼爱我的父母,家庭也比较宽裕,条件比明明好多了,所以我感到高兴,庆幸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倪宇辰)F我的感受是温暖。
因为明明虽然看不见,但他有关心疼爱她的父母,从课文中可以感受到他们一家充满了欢笑,还有许多好心人在帮住他们,所以我感到温暖。
(沈璐蝶)G我的感受是惋惜。
因为课文中说了,她长得非常漂亮,但因为是盲童,却看不到美丽的世界。
所以我感到很惋惜。
(李奕良)4同学们说得很好,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自己真切的感受,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下课文,看看我们有没有什么新的感受。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所涉及到的人物有那些?(李雨笑)(板书:阿姨医生捐眼角膜的好心人爸爸明明妈妈)5 今天呀,老师带来了一份礼物,大家看一看是什么?(苏哲)(山茶花,我在劳动课本上见过,它是我们昆明的市花,是云南八大名花之首)6 对,山茶花的颜色很多,花形大而艳丽,它不但是云南的名花,而且是世界名花。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在称赞它。
这么美的花,老师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书中的一个人,你想送给谁?(A送给那个双目失明的小女孩。
B送给那个残疾人,那个阿姨C送给捐献眼角膜的好心人 D 送给爸爸E 送给妈妈F 送给白衣天使医生7你看,同学们讲了那么多,有的说送给爸爸,有的说送给明明,有的说送给好心人,有的说送给医生,还有的同学要送给妈妈。
这么多人到底应该送给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发表自己的意见,现在就请同学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想一想应该送给谁?然后在课文中找根据,待会儿你站起来有理有据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比如说你先说送给谁,然后联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或读课文。
好吗?现在自由读。
边读边勾画(我先请一个同学来告诉我,你认为应该把这个礼物送给谁?1 生:我认为应该把花送给阿姨。
因为从第一段中:“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我感受到阿姨她心情很不好,不是很快乐。
所以我想把花送给她,阿姨收到花,肯定会感到高兴,快乐。
(周晓宇)师:你读得很仔细体会到了阿姨她心情的变化,对不对?好,还有没有要送给阿姨的吗?2生:我也想送给阿姨,因为这个阿姨很耐心,不管明明问她什么问题她都很耐心。
(吴文静)师:你从哪儿发现的?你读一读。
生:(我从文章的第14段知道)……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比如天上的云怎么飘,鱼什么形状?我耐心地回答着她……师:阿姨很有耐心地帮助她,所以要把花送给阿姨,还有没有要送给阿姨的?3生:我觉得阿姨还有爱心,从课文第6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因为明明双目失明而感到心疼,作者也是一个腿部有残疾的人,看着明明更能体会明明作为残疾人的痛苦,所以心疼,看出作者的善良,所以我想把花送给她。
(罗希)师:说得真好。
还想送给谁?4生:我想把花送给医生,因为医生为明明寻找眼角膜,并为明明做手术。
让她恢复视力,医生很伟大。
(田翰林)师:送给救死扶伤的医生很好,还可以送给谁?5生:送给捐献眼角膜的好心人,因为如果没有捐献眼角膜的这个人,即便医生的医术再高明,也不可能使明明的眼睛复明。
(辛圣元)师;你们知道这个人嘛?生:不知道师: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人叫做:好人、好心人。
捐献眼角膜有一个规定你们知道吗?(捐眼角膜有一个规定,就是说你的眼角膜要捐给谁是不能由自己决定的,是无偿捐献出来。
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眼角膜将要给谁,所以说所有捐献眼角膜的人都是好心人,都应该送上一份礼物,对不对?师:还可以送给谁?6生:还可以送给爸爸。
因为爸爸把明明抚养长大,教明明认识了很多东西。
(陈泊霏)师:在课文当中有几处写到了爸爸?两处。
分别在那?(出示可件)生:第一次是在第三自然段,生(读第3段)师:这里爸爸是在教明明认识什么?蔬菜。
师:还有呢?生:还有第12段(生读)师:这里爸爸是在教明明认识什么?生:认识太阳。
师:明明不知道太阳什么样子,爸爸让她摸番茄。
通过摸番茄来想象太阳。
你们发现没有,爸爸出现了两次,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在做同一件事情,告诉我做什么事情?生:他让明明摸生活中一些事物,知道蔬菜的样子。
师:对,两次都在让明明摸,来教她认识这些东西。
我问你,明明多大了?生:五岁。
师:是不是从生下来就看不见的?生:是。
师;那我问你——爸爸仅仅是教她认识蔬菜吗?生:不是。
师:你来说!生:还让她认识了生活。
(陆畅)师:认识生活?都认识什么?想一想。
五年之中?生:认识月亮,星星。
让她摸着黄瓜,告诉她月亮有时是弯弯的,就象你摸到的黄瓜,月亮有时又圆又大,象个大圆盘。
(孙正宇)师:说得好,还会教他认识什么?生:认识一些吃的,比如爸爸让明明闻一闻,告诉她这种酸的东西叫醋,让她用舌头舔一舔,告诉她这种咸的是盐巴。
(何雨衡)师;很好,让明明借助其他的感觉来认识事物。
那假如现在明明坐在饭桌前准备吃饭时,假如说拿起碗儿,爸爸会怎么做啊?生:爸爸会说,这就是碗!爸爸还会让她摸一摸,一边摸一边说:明明你摸一下,这个外面是圆的里面是凹的,里面可以盛吃的东西。
(杨靖)师:对,先告诉她名称,在通过摸告诉她怎么用。
师:对,假如拿起筷子,爸爸会怎么说?生:爸爸会说筷子是长长的,一般是用木头做的。
(辛圣元)师:假如说看到桌子,爸爸会怎么教她?你讲!生:摸摸这个四条腿的东西吧,这是我们吃饭用的桌子。
(陆畅)师:摸一摸,感受一下桌子。
明明所有的感觉都需要用其他的器官来感受,对不对?生:对。
师:我再问问你,明明是个小孩,是靠手来摸的,一次两次她能认识吗?生:不能。
师:那她多少次呀?生:无数次!师:对,无数次地教她,对不对?现在我想说一句话,同学来补充,我说:爸爸多想是明明的……生:眼睛!师:完整的来说一遍。
生:爸爸是明明的眼睛。
师:对,孩子没有眼睛,谁可以做他的眼睛,谁呀?爸爸妈妈。
你们觉得这个父亲怎么样?生:很伟大。
有耐心。
生: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付出一切。
(赵涓)师:现在我们再来读第三自然段。
先自己来读一读,然后我请同学站起来读一读,开始!生:(自由读)师:谁来读一读,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父亲,你来!生读:(沈宇琪)师:很不错,同学们,在这一段中有几个词我们必须注意到,才能把这一段读好,你知道是哪个词语吗?你来讲!生:来回。
李雨笑师:来回——为什么是这个词?生:因为父亲教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认识事物,只有来回抚摩,才能认识。
师:还有没有?生:我认为还有一个词是耐心,因为这个父亲如果只让明明摸一遍就走的话,明明永远都不知道这是什么蔬菜,而这位父亲是让明明耐心地摸,耐心地教明明认识这种蔬菜,明明好记得这种蔬菜。
(李欣昱)师:对呀,非常好!这个词说得非常好,下面我就请你们来读爸爸的话,我告诉你们,读书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法,它很有讲究,它要求你把心放进去,来体会一下爸爸会怎样和他五岁的女儿交谈?光读话,开始练习!生自由读师:你来读!生读(田翰林)师:父亲爱女儿吗?生:爱!师:在读的时候再加一点爱好吗?生再读。
(罗希)!师:怎么样,有点味道吧?生:有。
师:但是还有一条,因为是个盲童,她在摸,我们应该怎么样?你来讲!生:应该慢一点。
师:为什么要慢?生:好让她有时间摸。
师:对了,还得慢一点,你来读一次,好不好?又柔和又慢。
生:(王哲)师:你觉得你够慢吗?你觉得你的女儿能学会吗?师:来,你来读一读!耐心,要耐心。
生:赵昆师:好,请坐。
同学们,你们说当我们读课文的时候,是不是什么样的课文我们都要很大声,很响亮的声音来读呀?生:不是!师:比如说这篇课文,我们是轻一点读还是声音很响亮地读?生:轻一点。
师:对,轻一点才能看出父亲的慈爱,谁再来一次。
生:这是黄瓜,长长的,皮上有刺……(李雨笑)师:就照这样来一次。
“这是黄瓜,长长的,皮上有刺……”开始!生齐读师:好,你们说这位父亲耐心不耐心?生:耐心。
师:非常好,还有没有同学觉得应该送给谁?7生:我认为应该送给明明(陈阳)师:明明是个双目失明的孩子,送给她,她也看不见呀?生:虽然明明眼睛看不见。
不能看见这幅画的美,但她可以用心去感受这幅画。
用鼻子去闻,用手去摸,去感受。
她依然会感到高兴的。
(童佳)师:还有没有想送给明明的?生:我觉得应该送给明明,因为课文中的第16自然段说。
(读内容)我觉得明明接受了好心人捐赠的眼角膜,好不容易从一个残疾人变成了一个健全的人,而她长大以后又要将她的双腿捐献给有病的阿姨,所以我认为这花应该送给她。
(周晓宇)师:很好!现在我们来看这一段,就是明明献腿的这一部分,谁来读?生:“她伏在我的耳边……(杨静)师:当她读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被感动呀?生:没有!我再请一位。
通过你的声音把你的感受传达给别人,生读师:读得多好呀!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
师:假如你现在就是阿姨,当你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你会想些什么?生:我会想,明明呀,你实在是太善良了,你已经从一个残疾人变成一个健全人了,而又要为了我而失去健全人的那种感觉,为了我献……把双腿献给我,你真是太善良了!(赵昆)生:我会说谢谢你明明,阿姨希望你能看到美丽的世界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