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宿州市十三校重点中学2010

宿州市十三校重点中学2010

宿州市十三校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共6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打开中国画的天地,在烟云腾迁、古木逶迤之后,总有一种幽幽的寒意。

明文徵明说:“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

”中国画家又爱画寒林,秋日的疏木,冬日的枯槎,春日的老芽初发,都被笼上了一层寒意。

王维就是大量以寒入画的画家,也可以说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将雪景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画家,《宣和画谱》卷十著录的王维雪景图就有26幅。

在唐代,开创泼墨之体的王洽的画,也使人有“云霞卷舒,烟雨惨淡”之感;另一位水墨创始人项容,其作《寒松漱石图》,也表现出对荒寒境界的重视。

五代时,荒寒趣味成了山水画家的自觉审美追求。

生于南方的董源,画作重秋的高远和冬的严凝之境,使得他在少雪之乡而多画雪,于温润之地而多出冷寒。

宋代山水画家得荒寒骨气的,最可称范宽、郭熙二人,范的雪景足称高格,从其《雪景寒林图》中,可见雪意中混莽而又荒寒的韵味;而郭特工山水寒林,于营丘寒林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清代黄公望以苍莽、王蒙以细密、吴镇以阴沉湿漉的气氛,共筑冷的世界;如王蒙的《夏日山居图》,写夏山之景,丝毫没有浓郁葱茏之感,相反使人感到阴沉冷寂,气氛苍莽。

中国画的荒寒韵味,也体现在其他画科。

在竹画中,竹的寒痕冷意素为画界所重,如吴镇自题竹画云:“亭亭月下阴,挺挺霜中节,寂寂空山深,不改四时叶。

”画梅又以墨梅、雪梅为尚,如扬补之的墨梅,清气冷韵,令人绝倒,黄庭坚以“嫩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许之。

菊画也不忘求冷追寒,画史中有所谓冷菊之称。

中国画对于荒寒的推重,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将荒寒作为一种审美趣尚,喜欢作寒景,出寒意,使得雪景屡出,寒林叠现;二是将荒寒作为典型气氛,不仅于雪景寒林中寻其荒寒寂寥之趣,也给不同的题材笼上寒意;三是将荒寒作为最高境界,绘画境界有多种,而荒寒雄视众境之巅。

鉴于荒寒感在中国画中的独特位置,它理应成为探讨中国画民特色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选自朱良志《论中国画的荒寒境界》,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荒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荒寒是中国画所推崇的一种审美观,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家都喜欢画雪景,同时画春夏秋冬的山林之景,也会点染一种幽幽的寒意。

B.唐朝王维、王洽、项容三位画家都以寒入画,在绘画艺术的天地独树一帜,对中国画荒寒特色的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C.山水画家们从五代开始,虽然画的题材不同,画的时空迥异,但荒寒趣味成了自觉的审美追求。

D.荒寒在中国画中有独特的位置,它是构成中国画民族特色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从情趣、风格境界三个方面来探讨其精髓。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王维诗歌的特色,他也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喜欢画雪景的画家,《宣和画谱》就收录其大量雪景图。

B.《寒松漱石图》重冬的严凝之境,因为董源生于南方,过于追求荒寒趣味,使得他在少雪之乡而多画雪,于温润之地而多出冷寒。

C.一些山水画在雪景寒林中笼上典型的荒寒气氛的同时又极富个性,如宋清两代的画或高格,或灵奇,或苍莽,或细密,或阴沉湿漉。

D.吴镇的竹画、扬补之的墨梅以及菊画中的冷菊均能体现荒寒韵味,黄庭坚用“嫩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一语加以称赞。

3.根据本文信息,下列诗词意境与中国画家们的审美趣尚不吻合的一项是()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

家世儒学。

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

思少学钟、胡①书及鼓琴,并不成。

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

”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

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

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

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

遂构思十年,门庭籓溷②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

及赋成,时人未之重。

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

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

谧称善,为其赋序。

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

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

世咸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

”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

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

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

”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③,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

数岁,以疾终。

(选自《晋书?左思传》,有删改)注:①钟、胡:即钟繇、胡昭,魏晋书法家。

②籓溷(fān hùn):篱笆边,厕所旁。

③伧父(fǔ):粗野鄙贱的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门庭籓溷皆著笔纸著:放置,安放B. 思造而示之造:拜访,探访C. 世咸贵远而贱近贵:显贵,地位高D. 专意典籍意:放在心上5.下列四组句子中,能说明左思《三都赋》创作成功,形成“洛阳纸贵”原因的一项是()①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②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③门庭籓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④谧称善,为其赋序⑤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⑥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A.①③⑤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⑤⑥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左思出身寒微,相貌丑陋,不善言辞,小时候习书法、学鼓琴都没有学成,经他后天不断勤奋学习,所写书信重修饰,文采壮美华丽。

B. 左思面壁十年、呕心沥血写成《三都赋》后,名重一时,当时众多知名学者张载、刘逵、卫权等交口称赞,并相继为之作注作序。

C. 文章记述天资不算聪慧的左思成功的事例,意在告诉人们家庭儒学熏陶、后天不懈努力以及名流赏誉鼓吹等主客观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D. 文章叙写了陆机初入洛阳,怀抱志愿,先鄙视嘲笑左思,后又为其所折服等事件,旨在从侧面写出《三都赋》的名重当世。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秋夜闻笛[元]萨都刺何人吹笛秋风外,北固山前月色寒。

亦有江南未归客,徘徊终夜倚阑干。

[注]萨都刺:元代著名诗人,其故乡为雁门关下的荒漠地区。

8.联系全诗,赏析诗歌第二句中“寒”字的妙处。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笛声”是古诗中富有韵味的一个常见的意象。

唐代诗人成彦雄《村行》一诗“暖暖村烟暮,牧童出深坞。

骑牛不顾人,吹笛寻山去”与《秋夜闻笛》中的“吹笛”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任选一项,每空一分)甲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

-----------------,----------------。

-----------------,----------------。

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②富贵非吾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③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⑤阁中帝子今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⑦但以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⑧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九歌》)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云梦泽不经意从一部日本畅销小说读到:“所谓风流,就是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

”仿佛此时才觉得聚蚊如雷的市声,汹汹扰扰难以忍受,随即起来关窗。

有一条美丽的河流被一支动听的民歌传诵着。

老师带孩子们来到河边写生,孩子们问:“老师,河在哪里?”老师流了眼泪。

小时候他就在这河边摸鱼扑水练狗爬式,母亲挽着裤管淘米捣衣,河风送着整整一列船队。

现在他的学生们看到的仅是一道小泥沟,连芦苇都渴死了。

天然湖泊也在被迫精简机构,由于地下水位的迅速降低,由于污染,由于填滩盖疗养院;瀑布都有了管教,平时野性全无,被引去耕地发电。

上级领导来了,才开闸放松辔头,暂现片刻龙腾虎跃的真身。

幕闭锣鼓停,如此观瀑布,跟看马戏团表演差不多。

尤其当你听说,放两个钟头的水,将损失5000块钱,你便觉得那白花花流的都是银子,因而很是心疼。

游湖和观瀑毕竟不是日常生活,赞叹罢了,人都回到钢筋水泥的城市迷宫里。

浩淼的水,洛妃的水,大禹的水,“细雨轻烟”的水,“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水,水的神话、水的霓裳彩衣、水的冰清玉洁,都被人类一一解构。

水的分子式是H20,水源来自四通八达的管道,带着铁锈和漂白粉味儿,矿泉水、纯净水、太空水,水的乱世家族被温温吞吞封存在塑料瓶子里,随人们去旅行。

谁敢“拨开青苔喝山泉”呢?哪怕随身带着黄连片儿。

大清早开了重重铁门,送孩子穿过城市去上学,不觉得缺了什么。

夜半应酬或下班回来,半幅裙裾沾了尘灰是有的,但不会打湿。

和情人在马路上散步,如果鞋尖泅潮,不是刚过了一辆洒水车,就是谁家的污水泼到街上来。

直到有一天,菜市场上看到地摊叫卖的塑料玫瑰,伧俗的染色花瓣上,竟然沾着几粒透明小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