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文艺复兴-佛罗伦萨-阿尔伯蒂

02-文艺复兴-佛罗伦萨-阿尔伯蒂


圣安德烈教堂
更重要的,当然也是更具有影响 力的是大约于1470年设计的圣安 德列亚教堂,在这里他将注意力 转向传统的拉丁十字平面,并在 立面上用了一个神庙前立面与一 个凯旋门的组合形式。
在这里,他不仅创造了一个新 的立面设计,也放弃了伯鲁乃 列斯基使用的中堂一侧廊型的 巴西利卡式教堂,而使用了一 种拉丁十字平面的筒形拱顶覆 盖的中堂,和一些交替布置的 礼拜堂及两侧的支撑结构的处 理。因而,其主要轴线的方向 是与伯鲁乃列斯基不同的,因 为居于主导地位的中堂的东西 轴线被两侧交替布置的侧开间 的十字交叉轴线所抵消。这样 的处理的目的是要建造一个巨 大的比以前所建造的更高的、 更壮丽的筒形拱顶。
维特科威尔知道这一目标是通过在立面上使用罗马凯旋门的手法而达到的。他既用了罗马君士坛丁凯旋门, 也用了在里米尼本地的奥古斯都凯旋门的手法。这样的结果是,使最初向西凸现的陵墓被置于一个凯旋门下, 使其看起来像是一个为死者而设的纪念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种Trionfo della Fama,同时也充当了 教堂立面的一种古典的样式。
这种集中式平面的形式是一个新创,在伯鲁乃 列斯基的较早的经验中还不曾有这种希腊十字 的形式,阿尔伯蒂无意是从罗马陵墓或早期基 督教的殉道者圣祠中找到他的灵感的。位于拉 韦纳的加拉·普拉奇迪亚陵墓,提供了一个明 显的原型。在圣塞巴斯蒂亚诺教堂中神庙前立 面的古典类型,适合于在十字形平面设计中, 将柱式直接用于外墙表面上。现在的教堂没有 显示出这一特点。但是,维特科威尔却能证明, 在立面上应该有6个壁柱,而按照阿尔伯蒂的理 论,这座建筑应该置于一个高起的平台上。
由实施建筑师马泰奥·德帕斯蒂所获的奖 章中可以看的到,原始方案中也包含了一 个像万神庙一样的巨大的穹隆,也许是为 了增加一种耸入半空的荣耀感。
“您向我谈起过马内托所说的穹隆顶点的高度应当是穹隆宽度的两倍的问题,而 以我的观点,我更信服那些曾经建造了大浴场、万神庙,以及其他宏伟建筑的 人 们,而不是他,更不是其他什么人。……记住,并请铭刻在心的是,在这个模型 中,在沿着屋顶边缘的左侧与右侧,有一种东西与之很相象。我告诉您,我将这 种东西放在这里,是为了对屋顶的这一部分起一点遮蔽作用……对建造对象而言, 必须是对已建部分进行完善,而不是对尚未建造的部分随意改动。您能够看到, 壁柱的比例与尺寸从哪里得来的,如果您变动了什么,所有的和谐就会被破 坏。……就如对圆形窗户一样,我实在希望从事这项职业的人了解他的工作……”
崇尚古物的普遍风气在当时很多建筑都看的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阿拉贡的阿方索凯旋门
乌尔比诺
乌尔比诺是一个小城,坐落在高高的马尔切斯山上。
如果将那不勒斯的拱门与 乌尔比诺的西立面相比, 显出某种明显的相似之处, 如塔与拱门的组合,特别 是在最高处的敞廊顶端的 涡卷形的处理上即是如此。 更进一步满载东立面与大 庭院内,风格上的相似之 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简而 言之,宫殿建筑的两个最 有趣、最重要的部分—— 入口立面与庭院,很像是 由劳拉纳设计的,或者可 能是由他按照公爵的设计, 并在阿尔伯蒂,或许还有 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 的帮助下设计完成的。
与圣米尼亚托教堂不同,这个立面总的 看来有一种无法更动的比例关系,对长 宽高的尺寸做任何改动都回破坏整体的 平衡。这一构图简单到了极点并不足 怪,——本来它就是一个方块置于两个 方块之上,这一比例关系决定了立面各 细部的比例。
马拉泰斯塔教堂
大约在同时,阿尔伯蒂开始了在里米尼的圣弗 朗切斯科教堂的工作,要将这座教堂重塑成 为里米尼的独裁者西吉斯蒙多·马拉泰斯塔 的荣耀而设的纪念碑。
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2-315年
柱式
从维特鲁威那里,阿尔伯蒂还是 发掘出了有关建筑类型方面的主 要知识,此外,也发掘出了维特 鲁威关于柱式的知识,以及关于 建筑比例的理论。 阿尔伯蒂在他的论文中第一次对 古典柱式给出了一个现代的诠释, 他是第一个试图给柱式赋予各自 的特征并将之加以相互区分的建 筑师。而伯鲁乃列斯基则没有这 种考古学上的兴趣,他只是满足 于用一种粗略而现成的科林斯柱 式来解决一切问题。
明晰的几何图 案用两种不同 色调的石头构 成。
这项设计固然部分有赖于前人设计的建筑,但面对各种选择,阿尔伯蒂宁愿模仿佛罗伦萨 著名的罗马式建筑。他站在整个佛罗伦萨市的立场上来追求“谐美”。
立面的第一层建在早年 的工程的基础上,尖拱 暗示的垂直线由雄伟的 拱门两侧各四个纵向的 条块以及巨大的立柱向 上延伸。然后纵向的线 条被饰以方形图案的横 向宽带所平衡(即对立 物的和谐)。这一横向 宽带对下层而言是楼顶 间,对上层而言则是底 座。建筑的上层围绕哥 特式立面特有的圆花窗 而建,但又模仿了罗马 神殿的式样,四根壁柱 支撑起一条刻有铭文的 檐部,檐部上面冠以人 字墙。上层的两侧是两 个涡螺,或反向曲线, 在这里首次使用,以遮 蔽高高的中堂与侧堂低 矮的单坡顶形成的不和 谐。在此后的几个世纪 里,这一设计为后来的 建筑师反复使用。
伯鲁乃列斯基的不知名的传记作者,在谈到伯鲁乃列斯基从古代遗迹中体味到某种关系时,很可能已 经道出了真实所在,但是,由维特鲁威开拓并由阿尔伯蒂完善的比例理论,似乎不太可能受到伯鲁乃 列斯基的青睐。
文艺复兴时期最为梦幻的建筑书
《波里菲利之梦——梦中爱的纷争》 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
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 插图
阿尔伯蒂的建筑创作
鲁切拉伊府邸
新圣玛利亚教堂立面
马拉泰斯塔教堂 圣塞巴斯蒂亚诺教堂 圣安德烈教堂
鲁切拉伊府邸
阿尔伯蒂的建筑可以被看作是他的理论的三维空间形 式的说明。位于佛罗伦萨的鲁切拉府邸是于1446年始 建的。在虽然是一座比归甫尔宫要晚一点,但却是试 图使用柱式来表现一座宫殿的立面的第一个足尺度的 尝试。其目的,部分是为了要强调建筑物的宏伟感, 因为,阿尔伯蒂认为一所住宅的体量大小及宏伟与否, 会反映出其所有者的地位与身份。
圣塞巴斯蒂亚诺教堂
在1460年到他去世的这一段时间中,阿尔伯蒂 在曼图亚建造了两座教堂,这两座教堂都可以 看做是为了使古典神庙的前立面,适应传统基 督教堂形式方面所做的尝试。
在大约于1460年设计的圣塞巴斯蒂 亚诺教堂中,阿尔伯蒂在设计中, 通过使用希腊十字而不是拉丁十字 的平面,而回避了这一问题,他在 其中一翼上使用了神庙的立面。
另外,他还用柱式来区分不同的楼层。他 从古罗马大角斗场的外墙表面垂直处理中 借用了壁柱的思想,罗马大角斗场的四分 之三的柱子设置为多立克、爱奥尼与科林 斯柱式,顶层则用于了科林斯柱式。
在细部设计上,在阿尔伯蒂的立面中,接受传统的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式的向上递进的处理模式,并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情。因为,他在底层用了一种既不是多立克也不是爱奥 尼(甚至不是塔斯干)的处理,接着,在主要楼层处用了一 个十分正确的,甚至有点丰富的科林斯柱式,这样做的目的 或许是为了想对重要楼层进行某种强调的需要。顶层用了似 乎有些简单的科林斯柱式的作法,但却可能是从罗马大角斗 场那里学习而来使用两种科林斯柱式的作法,但却可能将之 看作某种不同的柱式。他谈到过他称之为的意大利柱式,但 这可能是一种组合柱式。事实上,他知道组合柱式的正确形 式,这一点可以从鲁切来府邸的支架的柱头中看的出来。
这不是一个严格对称的布局,由此, 人们会立刻想到由阿尔伯蒂与庇护 5世所做的对博尔戈的重新规划, 这一规划很自然的是由已有建筑物 的现状所限定的。
皮科洛米尼宫
贝尔纳多·罗塞利诺是鲁切来府邸的承建人,很 明显他是将这座宫殿作为古典样式宫殿的范例来 看待。皮科洛米尼宫的立面,尽管其底层的塔斯 干壁柱比阿尔伯蒂的设计更为正确,并且是文艺 复兴时期这种柱式的最早实例之一,但仍主要是 在由阿尔伯蒂在佛罗伦萨所经常使用的罗马大剧 场立面的基础上设计的,这包括主要楼层部分的 以及顶层的双柱组合的科林斯柱式的处理。
文艺复兴之二(佛罗伦萨)
阿尔伯蒂及其影响
阿尔伯蒂及其影响
人文主义者 理论家
艺术家
建筑师
阿尔伯蒂的早期经历与写作
在阅读维特鲁威的著作并对古代遗址进行研究中,在大约1443年,他开始自己在建筑 学方面的写作。他还为亲手建造一座房屋的时候,就开始了他在建筑学方面的论文写 作。所有他的作品似乎都是对他的与古代建筑学原理相一致的思想的实践性证明,就 好象他是用他所掌握的罗马建筑遗址的第一手资料,从维特鲁威那里直接推演出的建 筑。尽管他知道,这些资料与维特鲁威的论述并不一致。 在将这样两个资料来源加以组合之后,他试图在为新的用途提供新的形式,例如,在 佛罗伦萨的新圣玛利亚教堂,以及在曼图亚的另外两个教堂的立面设计,就是如此。
新圣玛利亚教堂立面
1442年,科西莫·德·美狄奇为最终建成圣洛 伦佐教堂承担了资助,这是市政当局以外的人 资助公共建筑的开端。考虑到这一慷慨之举, 佛罗伦萨第三号富有的人物乔万尼·鲁切莱办 同样一件善事也就不足为奇。 他要做的是在市内自己的府邸所在地区,为圣 玛利亚·诺维拉教堂完成立面的建设。该教堂 是意大利最重要的多明我会的圣堂之一,这组 建筑是教皇出访佛罗伦萨时的寓所,著名的佛 罗伦萨会议的会址。这次在5世纪30年代举办的 会议旨在将东西方教会统一起来,但未能成功。 教堂的立面在13世纪末就已动工修建,但只建 到拱型墓龛的高度上就停工了,以上部分只是 裸露的砖墙。
在其他方面,这座宫殿比它的原型就逊色多了,特别是在开间比例的变化上更是如此。因而,窗拱被设在开间的顶 部,而在鲁切来宫在窗拱的周围是留有一些空隙的。此外,皮科洛米尼宫的主要楼层的开间是方形的,而在鲁切拉 府邸,其开间的高度是宽度的两倍。
皮科洛米尼宫的原始特征是其前部花园的处理。这包括一 个三角形的敞廊,只是花园本身并不十分有趣,因为这是 一个在任何修道院都可见到的双外廊院式的再寻常不过的 花园。是庇护二世,而不是罗塞利诺建造这个宫殿,并设 计了这个敞廊。
“教堂是按古代神庙的范式设计的,用柱子、拱券,以及特别 设计用来设置雕像的半圆龛等,加以丰富的装饰。有三个比例 优美的门,中间的一个比两边的大一些。并有一个很大的与 Cyclops的那个一样的了望孔。教堂中陈列着皮科洛米尼用过 的兵器,在兵器上面放着用罗马教皇的头带环绕的三位一体王 冠,中间则摆放着教堂的钥匙……”
相关主题